張立宏
摘 要: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的訓練不僅是對學生知識上的強化和補充,更是對其生活交往能力的一種提升。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有實際意義的交際情境,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立足課堂,重視課外,多途徑,巧訓練,相信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低年級;口語交際;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5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37
新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的總要求是: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與人溝通和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這個目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當前,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日益頻繁,生活節(jié)奏大大加快。很難想象,不會聽、不會說、不會口語交際的一個人,在這樣的社會里,怎么生存下去。新課標非常適應這個變化,把學生會聽、會說和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為一個整體,使聽和說的目的性更強,并落實到了口語交際上。
一、精心選擇交際材料,創(chuàng)設有實際意義的情境,激起學生興趣
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材料的來源大致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語文課本中提供的說話機會;另一個是教師選取的課外說話材料。一、二年級新教材文質兼美的課文,為教學提供了進行語言規(guī)范和語言實踐活動的素材和具體情境,所以教師要用好教材。而課外說話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親切可感。選擇課外說話內(nèi)容應該堅持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識性、思維性、實踐性。例如,通過講小老鼠過河的故事,講到小老鼠剛坐上船,船一下就沉下去了,該怎么辦呢?教師表現(xiàn)出非常著急的樣子,這時學生置于此景中,也會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去表達。教師選擇了有趣的故事情景為口語訓練的內(nèi)容,令學生想說、敢說、有機會說。教師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時時留心觀察學生,當學生受到外來影響而興奮或產(chǎn)生感情共鳴時,教師要注意抓住時機進行交際訓練。例如,秋天落葉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秋天的變化,因為可觸可感,學生會爭著搶著說出秋天來了,天氣轉冷,樹上的葉子變紅了、變黃了,都從樹上落下來,田里的玉米成熟了,樹上的果子豐收了。這些是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的,由于捕捉了時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于是他們會把話毫不費勁地說得既完整又動聽,從教師“要我說”變成“我要說”。
二、立足課堂、抓實訓練
口語交際課是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主陣地,只有抓實課堂訓練,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明確目標,讓學生“會說”
口語交際中的練習有明確的目的。所以,在每次訓練中我都提醒學生注意克服平時說話的隨意性,不能想到就說,要邊想邊說,邊說邊想。有時指導學生根據(jù)要求把自己的所想簡單列個提綱,使說話更有條理;有時讓學生在交流前把自己的所想進行一番整理,思索確定后交流,久而久之,學生就能掌握說話的技巧,也就“會說”了。
(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樂說”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挖掘說話內(nèi)容的內(nèi)在美,激發(f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探知的過程,體驗說話課的快樂,是提高學生說話能力的有效途徑。例如進行口語訓練課時,教師將學生課間活動的情景拍成照片放給學生看,然后讓學生把看到的想到的都交流出來。在進行這次口語交際訓練時,我用“生活展現(xiàn)情境”,學生先觀察、感受,從中受到啟發(fā)后才交流,果然學生情緒高漲,暢所欲言。
(三)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愿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藝術和技巧在于發(fā)揮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們在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然而有些話題難度較大,有部分學生膽怯不愿開口。這時我就分組進行訓練,每組中優(yōu)差生搭配組織,先讓愿意發(fā)言的學生說,然后再鼓勵膽怯的學生自由發(fā)言,這樣降低難度,分散難點,使人人開口,人人愿說,讓他們享受成功,得到發(fā)展。
三、借助閱讀、相繼訓練
閱讀是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訓練的又一課堂。我經(jīng)常在閱讀課中相繼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利用課文插圖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巧借質疑討論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結合課文語段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借助課堂小結訓練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等。例如,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一課時,我先利用課文插圖提問:“課文插圖再現(xiàn)的是什么內(nèi)容?從插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面對這一問題,學生各抒己見,感情激烈。然后我又巧借質疑討論發(fā)問:“小燕子第一次飛回來,它說了什么?”“小燕子第二次飛回來,它說了什么?”“燕子媽媽為什么笑了?”讓學生分組討論,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接著讓學生反復感情朗讀,深入體會,進而又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訓練了學生的語感,使學生懂得了在口語表達中如何抒發(fā)自己的感情。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課文內(nèi)容,迸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重視課外,擴充訓練
有道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笨谡Z交際不能僅僅局限在課堂上,在課外有著更廣闊的天地。要善于貼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常以一種“我——你”式的師生關系和學生平等交往,鼓勵學生和教師溝通,與家長交流,同“社會”交流,鼓勵他們將學到的新本領大膽展示給家長,將自已的發(fā)現(xiàn)和同伴、教師、家長交流,這樣既能拓寬視野,又能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五、重視激勵性評價
學生的心靈有渴望被人賞識的愿望,在進行口語訓練時,教師應盡量用“誰愿意說?”“這位同學說得不錯,誰能說得更好?”這樣的話來引導、激勵學生。要經(jīng)常用肯定的方式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和上進心。對于一些語言表達能力弱、膽小的學生,教師更要關愛他們、耐心地傾聽他們的發(fā)言,用誠懇的態(tài)度,得體的語言給他們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交談,積極地參與口語交際的實踐活動。
口語交際貴在實踐,只要我們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學習規(guī)律,多途徑,巧訓練,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瓊英.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探討[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
[2] 陳金香.淺談新課改下低年級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