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要: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需要大量記憶課本的知識點和化學方程式,這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極性不高,自主性不強,在背誦記憶方面也大多草草了事。另一方面,高中化學的知識性強,教學任務重,使得老師在上課期間往往課堂模式單一,一味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低。那么要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掌握學生心理,研究探索出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事半功倍。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策略研究
在理科學習中,化學的屬性與文科學習很相近,需要大量的記憶,記憶知識點,記憶化學方程式,記憶化學實驗以及各種實驗現(xiàn)象。很多學生在記憶過程中面臨著記不住或者記憶混亂,學習效率低,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就要針對化學學科的特點,研究一些適合化學同時也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學習策略。比如,通過課堂實驗加深記憶,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直觀的體驗觀察實驗,對實驗的記憶也更加深刻,在進行化學方程式記憶時也能通過聯(lián)想降低難度?;蛘咴谡n前預習做足準備,通過獨立思考和自己閱讀課本,初步對知識進行了解掌握,建立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目的,以便在上課時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學習效率。
一、做好充分的預習,老師進行良好的導入
(一)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
預習對于化學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高中的學習中,學會自學和預習也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瘜W的預習中主要包括“讀、劃、寫、記”這四點,讀就是對教材初步進行閱讀,能根據(jù)提綱中所給的重點學習內(nèi)容有目的的讀懂課文,第二個是劃,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加深記憶,需要劃出課文中所給的重點內(nèi)容和關鍵部分,比如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化學方程式,或者某個實驗給出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加深對課本的理解;三是寫,寫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將自己認為的重點,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閱讀中遇到的難點和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記錄在課本旁或者筆記本上,然后通過課堂老師的講解,進一步學習和理解。學生在預習中通過這些步驟,可以更加明確學習的方向和內(nèi)容,在課堂上也更加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的效率。
(二)老師進行良好的導入
課堂導入是一門教學藝術,優(yōu)秀的導入可以迅速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熱情高漲,但傳統(tǒng)課堂老師都會忽視導入這一步驟,直接切入課堂主題,使得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都很大降低,因此,導入作為化學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應該得到老師的重視和注意。比如在課堂開始前可以通過與化學有關的小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課堂學習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進行思考。又或者在學習“酸堿鹽”的相關內(nèi)容時,老師可以在上課時帶一些與酸堿鹽有關的化學物質,讓同學進行觀察,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通過這些與以往不同的課堂導入,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增加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二、注重聽課效率,及時進行復習
(一)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課能力
在高中的學習中,由于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思維模式,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加上老師對于學生的課堂管理也較初中時期松散,這時候就會有一部分學生在上課期間聽課能力差,喜歡自己制定計劃,不能與老師課堂同步。但在化學的學習中,課堂聽講是獲得知識的最直接的途徑,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如果抓不住課堂上的內(nèi)容,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和做題都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要培養(yǎng)化學的學習能力,還需要老師對學生聽課的能力做一定程度的引導。首先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充分集中注意力,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積極的跟隨老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分清學習的主次,不要在課堂上頻繁的翻閱筆記本和參考書,影響自己的思考,影響聽課的效率。在記筆記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因為追趕筆記而錯過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老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因此學生應該在課堂上專心聽講,進一步吸收這些經(jīng)驗,記筆記應該主要列下提綱,課后進行自己補充,這樣既可以回顧上課的學習內(nèi)容,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梳理自己記憶知識的思路,使課堂發(fā)揮真正有效的發(fā)揮自身的意義。
(二)及時有效的進行復習
復習是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過程,同時也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之一。課后及時有效的進行復習,可以針對重難點和提綱要求對知識進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識點在腦中形成知識網(wǎng),有利于化學能力的提升。那么在復習中主要分為新課復習,階段復習和整體復習。在新課復習中,可以通過舊課的知識導出新課,或者在新課學習中遇到舊課學習過的知識,對它進行回憶和鞏固,思考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新課的學習中也更有思路,更有自己的見解。
二是階段復習,階段復習可以通過單元復習模式進行,學完一個單元,通過做題和知識網(wǎng)的分析,把這個單元的知識串在一起進行理解記憶,通過測驗做題的方式進行鞏固,做到對知識不學新忘舊,使所學的知識都能得到充分的掌握。三是整體進行復習,一般這一過程教師都會編入課程,在學習完一本書或者一個知識體系,都會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復習,讓學生更加充分的掌握知識,另一方面,應試教育的要求中也需要整體復習的有效進行,在復習的基礎上,才會對知識更加熟識理解,然后通過期末測評,有效的體現(xiàn)自己學習的效果。也可以采用知識回憶的方法進行復習,首先自己在腦中回顧所學過的知識和大體的知識網(wǎng)絡圖,然后遇到遺漏或忘記的部分再翻閱課本。最后在復習的過程中還要通過完成課后作業(yè)鞏固復習效果,使知識理解和消化的成果體現(xiàn)在自己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
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是由一系列階段過程組成的,在進行一階段一階段的穩(wěn)固學習之后,再進行有效的整合聯(lián)系,才能形成一個化學學習整體。只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化學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更好的理解化學,掌握化學,使化學學習能為我所用,才能將化學充分的聯(lián)系到實際中,提高化學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坪.《淺論高中化學四階段的學習方法》,學術期刊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5年17期
[2]張飛.《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學術期刊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年35期
[3]趙曉麗.《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及思考》,學術期刊 《高考》 2015年6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