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志
摘要:詩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通過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審美水平,對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有很大積極作用。本文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詩文教學,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文教學;有效策略
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化中的精華內(nèi)容,其被選入到小學語文教材中,在學生的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等方面發(fā)揮著重大積極作用。但是,在日常教學中詩文教學活動地位尷尬,這是因為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再加上詩文對小學生來講較為艱澀、難懂,很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教學效率十分低下。那么,如何高效進行詩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
1、借助多媒體教學法,提高教學實效
信息技術被引進教育領域后,已經(jīng)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詩文教學中,教師也應積極將這一教學方式納入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來。比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鋤禾》這首詩時,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歌曲《鋤禾》,讓學生跟唱,使得他們在跟唱過程中準確理解并記憶詩文內(nèi)容,從而優(yōu)化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中有很多專業(yè)的詩文朗誦錄音或者視頻,教師可將這些素材用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聽,讓他們在感受詩文韻律美的同時更加深刻地感受詩文內(nèi)涵,從而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水平與朗誦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詩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作用,依據(jù)教學需要靈活為學生播放視頻、錄音、圖片、文字等信息,讓他們在用音樂渲染出的、用圖像顯示出的情境中慢慢地品味古詩。在品味的基礎上,讓學生盡情的朗讀古詩,把他們獲得的感受和體驗通過語音、表情和動作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詩文相關的知識,最終有效提高詩文教學效果。
2、借助情景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詩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因此,為了高效進行詩文教學,教師應大膽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積極將那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而情景教學法可將原本古板的教學過程變得趣味性十足,極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詩人寓景于情,情境交融,把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注入詩句中去,達到物我俱化、物我兩忘的藝術境界。只有進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讀、感悟詩句。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游園不值》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文中的插圖或者借助多媒體音像手段,幫助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感悟情趣盎然的兒童活動場景。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在頭腦中再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畫面。讀“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感受到的內(nèi)容,注意說出感受到的詩人的心情。真正領略古詩的語言美、意境美。再如,在學習《贈汪倫》一首詩時,教師也可以用情景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顿浲魝悺芬辉娒枋龅氖亲髡呃畎自陔x開某地之際,好友汪倫前來送行的場面,作者借詩歌來表達自己與汪倫之間的深情厚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舒緩的音樂,并邀請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李白與汪倫,讓他們演繹出作者筆下的送別情景。兩名同學可依據(jù)自己對詩文的理解靈活設計對白,盡可能逼真再現(xiàn)詩文中的送別景象,并彰顯出汪倫與李白的依依惜別之情。教學實踐表明,用情景教學法組織詩文教學活動,不僅可大大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加深學生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識,并且還能提高學生的詩文鑒賞水平及教學實效。因此,在詩文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情景教學方式與過程,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幅優(yōu)化教學效率。
3、借助比賽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效果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勝心都很強,并且比較喜歡比賽。在教學中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積極用比賽法組織教學活動,就能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從而切實提高詩文教學實效。比如,在學習《憶江南》這首詩時,教師就可用比賽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按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學過程:①以一定標準將全班學生分成五人小組。每個小學中學生的水平應基本均衡。②每組成員先在組內(nèi)練習朗誦,組員之間相互評價與糾正,確保每個組員的朗誦水平都能快速提升,最后選出一個代表作為朗誦比賽選手,比賽獲勝算小組榮譽。③師生共同制定比賽規(guī)則:采用評分制,由裁判打分。④確定裁判。為了公平公正,裁判不僅包括教師,還應包含三到四個詩文鑒賞能力較高的學生。在實際朗誦比賽中,學生們?yōu)榱粟A得最后的榮譽,都勁頭十足地在小組內(nèi)做朗誦訓練,有的小組先讓其中一個組員朗讀,其他組員為其挑毛病并糾正,有的小組直接推選選手,針對這名同學進行強度訓練。教學實踐表明,比賽教學法十分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有效激發(fā)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能明顯提高詩文教學實效,并且對學生朗讀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促進作用。
總之,詩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了學生審美能力、朗誦能力、文學素養(yǎng)的高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大膽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積極將多媒體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比賽教學法等引入到課堂中來,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詩文教學實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