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峰+吳冰鶴+張金才??
摘要: 為了更好地完成籃球教學任務,使學生既好又快的掌握籃球投籃技術動作,應當充分利用大學生已經(jīng)學習掌握的物理學理論知識來幫助他們理解籃球的運動規(guī)律,從而能更好地學習掌握投籃技術動作。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對這種方法的應用,實際驗證了利用經(jīng)典物理學原理幫助學生學習投籃技術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就如何利用物理學原理幫助學生學習、改進投籃技術動作做了深入的探討,實現(xiàn)了二者的完美結合,同時加強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思想。
關鍵詞:物理學原理;籃球;教學;應用
一、 前言
鑒于對升學率的追求,中學的體育課內(nèi)容單調(diào),大部分學生沒有接受過正常的體育教育,所以,進入大學體育課堂后,對動作的領會能力欠佳。加之接觸新運動技能的年齡偏大,繼承自中學階段的身體素質(zhì)偏低,即使對普及率較高的籃球技術的掌握也顯不足??紤]以上不利因素,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應與時俱進,不僅體現(xiàn)在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而且有必要結合物理學原理來講解體育訓練活動,讓學生在掌握物理學原理的基礎上提高掌握體育運動技巧的效率。
二、 力的三要素的應用
在學習投籃技術的過程中,當問到學生為什么投籃總是偏離籃筐的時候,幾乎沒有學生能說出其中的真正原因。中學生已經(jīng)習慣了不假思索的接受運動技術訓練,不會主動探索其中的物理運動規(guī)律。如果能夠運用經(jīng)典力學中力的三要素進行解釋,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用點在球的中下部,方向向上,球自然會向上拋出,但運動軌跡卻并不是直線。所以按照發(fā)力的方向直線預計運動路線顯然是不行的,要想讓籃球準確命中籃筐,需要用大小合適的力作用在籃球某一位置以一定角度拋出籃球,使得球筐在籃球的運動軌跡上才行。通過這一分析過程,從而讓學生知其所以然解決角度偏差的問題。
三、 拋物線的應用
剛剛說到投籃時,籃球并未與籃筐處于一條直線上,籃球的運動軌跡是拋物線運動。我們先來看看,為什么籃球運動軌跡是一條拋物線。
通過中學所學,我們知道從動力學角度,當物體所受合外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時,其運動軌跡就是直線;否則,就是曲線?,F(xiàn)在,不考慮空氣的影響,籃球被拋出后只受重力,其所受合外力方向自然就是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而其運動方向,卻是斜向上的,故而籃球拋出后做拋體運動,運動軌跡是拋物線(可運用中學物理知識做簡單計算,在此不再贅述)。這樣一來,要想讓籃球命中籃筐自然必須要讓籃筐在拋物線上,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將兩者直線相連,不然籃球總會偏向籃筐下方。
但事實上多數(shù)學生對拋物線和角度在實際投籃中的應用比較模糊。投球不中,他們只知道動作錯誤,卻不知道錯在哪里。運用距離和高度的知識,讓學生清楚籃球空中運動的規(guī)律來實現(xiàn)球的入框位置計算,能極大地促進學生掌握投籃學習效率和命中率。
四、 籃球的空中運動規(guī)律補充
我們前面考慮時排除了空氣的影響,但籃球在空中運動難免受到空氣的影響,比如空氣阻力和氣流擾動的影響。所以,有必要運用流體力學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對應運動技術?;@球的旋轉往往會讓學生感到困惑。例如,投籃的同時用手指撥動籃球和扣腕動作會產(chǎn)生怎樣的旋轉?旋轉籃球的空中運動有什么樣的優(yōu)點?為什么有人投籃時籃球總會往固定的方向偏差?運用流體力學對運動物體的作用來解釋這些現(xiàn)象,學生就很容易接受。旋轉并向前運動會造成球上部空氣密度與球下部空氣密度差,從而影響拋物線運動的弧度,掌握這些道理有助于學生把握撥球和扣腕的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現(xiàn)場情景和掌握正確動作的能力。
五、 發(fā)力
初學投籃動作往往感覺使了很大的力氣籃球卻不能到位,學生對這種不能充分發(fā)力的感覺無所適從,個人體能似乎受到限制。事實上,人體運動的工作原理非常復雜,但是從運動機理分析,人的力量作用于物體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杠桿原理,我們要做的是把軀干、手臂變成一根完美的動力臂,把力量作用于籃球的過程。不能很好地發(fā)力的主要原因是腿、腰、軀干、臂、腕在發(fā)力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協(xié)調(diào)一致,其中不協(xié)調(diào)環(huán)節(jié)越多,發(fā)力就越困難。對學生來說,發(fā)力是一個比較難琢磨的問題,他們根本不能從杠桿原理的角度去分析。課堂上講授這一原理后,學生就能進一步認識到技術動作的重要性,認識到模仿的重要性,認識到理解動作實質(zhì)的重要性,對于自己的動作有一個明確的改進目標,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六、 結語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把這些物理學原理與技術教學結合起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能使學生更快的理解掌握球的運行規(guī)律,而且使學生能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所學技術,所以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另外還能鍛煉學生把所學的知識主動應用到實踐中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徐鷹.核心力量訓練對籃球運動員作用的影響和分析——以吉林大學籃球?qū)I(yè)學生為例[D].吉林大學,2012.
[2] 劉長喜.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程序教學法的實驗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籃球選修課為例[D].首都體育學院,2015.
[3] 段然.籃球投籃運動軌跡與命中率的物理模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20).
[4] 景鵬.論籃球訓練中的數(shù)理問題[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5).
作者簡介:張金峰,河北省滄州市,滄州師范學院齊越傳媒學院;吳冰鶴,河北省滄州市,滄州市第一中學;張金才,河北省滄州市,滄州師范學院圖書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