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化學可以說是理科中的文科,很多知識點需要靠平時積累且穩(wěn)定性很強。而學生在很多化學基礎知識的積累過程中容易產生遺忘,解決遺忘的方法很多,課堂小測是重要的手段與環(huán)節(jié)之一。課堂小測有著其獨特性,學生對小測過的題目或知識點體會深刻,不容易忘記,從而讓知識在反復的鞏固練習中變成常識,成為永久性記憶知識成為可能。
關鍵詞:課堂小測;化學教學;有效
課堂小測顧名思義當然是一個小型的測試,其目的是幫助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自己教學的效果,通過課前大約5~10分鐘時間,課堂小測在課前進行時安排可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其形式靈活而有效,過程緊張而牢固。課堂小測,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中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 課堂小測的運用與目的
課堂小測主要是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結合青少年學生的學習爭強好勝的心理理論而設計的。其目的是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以及檢驗學生當堂或者近期的學習效果,跟蹤督促學生及時復習,從而達到溫故知新,常學常新,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 課堂小測的實踐與作用
1. 課堂小測——溫故而知新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初中化學基礎性較強,知識點多,需要記憶的較多,而且需要有效長久的記憶和使用。心理學家說一個人學習新知識后的三、四小時知識最容易遺忘,且時間越長遺忘率就越高,所以教育專家提出學習要常復習,溫故而知新,才能熟能生巧。
一個人學習新知識后,時間越長遺忘率就越高,因此要常復習,溫故而知新,才能熟能生巧。知識在體系化中學習,知識融入體系,有利于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在新知識的學習中,通過小測以回顧舊知識,從而為學習新知識并形成知識體系,小測起著承上啟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要學習第四單元課題4《化學式和化合價》時,提前讓學生去復習前面學習的元素符號,上化學式那節(jié)課時先檢驗學生對元素符號和化合價的掌握情況如何;學習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時,可以小測前面學習過的1鐵和鹽酸、2大理石和鹽酸、3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這樣讓新舊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的理解識記,融會貫通并有助于構成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做題的能力。
2. 課堂小測——緊張而牢固
課堂小測既是一種知識高強度的訓練,也是心理高強度的訓練。課堂小測客觀上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興奮與適度的緊張,提高聽課效率。課堂小測,大多數(shù)學生在考試中處于緊張的情緒,但每一次小測能是學生經歷小的考驗,慢慢地適應了測試,消除了緊張的情緒,以適應今后的考試,平時經常性的緊張訓練最終讓以后的緊張考試變成不緊張,從而發(fā)揮出了最佳水平。課堂小測,引導學生在成功中收獲喜悅而不驕傲,在失敗面前毫不氣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每一次課堂小測,學生對小測的試題及相關的知識點,記憶猶新,知識記憶更為牢固。這為以后新知識的學習及考試中的發(fā)揮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習了復分解反應后,可以請一些學生到黑板上寫反應方程式,如:稀鹽酸和碳酸鈉、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氫氧化銅和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鐵溶液、硝酸鉀溶液和氯化鈉溶液的反應方程式并判斷能否發(fā)生反應,看看哪個同學寫得快又準確。這種即時競賽的課堂小測,是學生所喜愛的,其形式緊張刺激,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學生對習題及考查點記憶尤其深刻。
3. 課堂小測——靈活而高效
根據新課的內容和重要性,課堂小測可以有多種形式,白紙上默寫、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自行設計一份試題,或者讓學生準備一個專用的聽寫本,每次都聽寫在上面,以考卷形式、提問,或者叫幾個學生同時到黑板上,也可以叫學生拿出作業(yè)紙,可以馬上點評,也可以學生互改,老師批改。其形式靈活,而效果明顯。例如:學習了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后,可以用搶答的形式來檢查學生對一些常見的酸堿鹽溶解性掌握的情況,如:硫酸、硫酸鈉、氯化銀、氫氧化銅、碳酸鈣和硫酸鋇等物質的溶解性。靈活而多樣的課堂訓練,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好勝心與自信心,都有很大的幫助,進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化學有了興趣,那么就會愛上化學,學習成績自然就會越來越好了。
本人從事初中化學教學20多年了,曾經通過同樣的班級的學生做對比實驗,一個班級有小測一個班級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小測的班級的學生成績比有小測的差很多。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化學課堂小測是一種靈活而高效的教學手段,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對鞏固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運用得當,課前小測不僅可以減輕學生負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習效率,效果事半功倍。課堂小測以其獨特的作用成為初中化學課有效教學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竇忠惠.微課在初中化學有效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5,(8):6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初中化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辦公室主編.新課程,新視角[M].2005.
作者簡介:
張雪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南靖縣城關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