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依然存在低效的現(xiàn)狀,部分地區(qū)的閱讀教學甚至是無效的。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無論是對于老師的授課還是對于學生的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極大地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本人通過
結(jié)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提出提高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為以后相關(guān)的教育探究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語文是小學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并且會伴隨著小學生今后很長時間的學習。從生字詞的識別到對句子的理解再到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是一個逐漸提升的過程。很多老師認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比較差,很難完成閱讀課程,或者說很難獨立完成閱讀課程,而且認為閱讀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所以很多小學老師喜歡將語文課程的教學重點放到字詞和句子上,而忽略了閱讀的學習,這對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閱讀教學缺乏感染力
小學語文教材,是教育專家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精心編排的,難度也是由淺入深的。很多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多年一直教授這一門課程,逐漸地激情退去,不管是什么課文在講的時候都是一個語速一個語調(diào),根本無法體現(xiàn)語文的美感,這就使得老師的教學缺乏了感染性,學生自然無法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更無法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時對于語文課的學習也會產(chǎn)生厭倦。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需要有豐厚的知識儲備,語言也要富有感染力,這樣才能朗讀出優(yōu)美的課文,才能讓學生體會出從書中走出的人,從紙中流露出真摯的情感。通過有效的閱讀教學,來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所以缺乏感染力的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平淡沉悶的講課方式勢必無法令聽課者產(chǎn)生共鳴,這樣的閱讀教學就缺乏有效性。
(二) 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學方法單調(diào)、不靈活是小學語文課上存在的問題之一,很多老師認為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同時還比較貪玩,擔心如果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會引起課堂氛圍的異?;钴S,而導致場面失控。老師在研究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時多是精心去研究如何從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知識體系上做改變,但是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要求老師熟讀課文和深刻理解知識點,同時還要注意教學的方式,小學生的性格具有追求新穎、富于變化的特點,這就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樣應(yīng)該時刻關(guān)注。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否則單一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聽老師講,這就會導致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學習效率下降。
二、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 閱讀教學中要凸顯閱讀的感染力
感染力對于小學生學習語文特別重要,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所以比較感性,老師的人格魅力對于小學生的吸引力就會特別大,通常學生如果喜歡一個老師也就會愛屋及烏地喜歡上老師所教授的課程。一個將課堂氣氛搞得十分沉悶的老師勢必無法得到學生的好感,而小學生總會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第一時間表現(xiàn)在行動上,很多學生將會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十分不耐煩,上課的時候走神、交頭接耳等不良的行為也會出現(xiàn),所以老師很有必要提高語文閱讀的感染力,注重文章情感的渲染,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語調(diào)以及情緒要隨著文章的情感發(fā)生變化,這樣才能夠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文章的情感和故事背景。例如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中,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是悲痛哀傷的,文章開頭對于天氣和人們表情的描寫就已經(jīng)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diào),這就要求老師將其中的情感表達出來,這篇課文在朗誦的時候老師就應(yīng)該將語速放慢,語調(diào)壓低,讓學生體會到當時人民的悲傷之情。這就要求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勤加練習,時時將感染力滲透于教學之中。
(二) 巧妙使用多媒體,增加閱讀的生動性
老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xiàn)一些圖片、音樂以及小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了解文章的意境。有的時候僅僅通過閱讀無法真切地體會到文章的意境和畫面。例如在講《桂林山水》一課的時候,學生很難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老師通過播放一些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觀看,學生自然就能體會到其中的意境了。在描寫《黃山奇石》一課中,老師就可以播放幻燈片的形式直觀地向?qū)W生展現(xiàn)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這對于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
(三) 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
創(chuàng)造性閱讀即閱讀的內(nèi)容不局限于課本上內(nèi)容,老師幫助學生選一些符合學生現(xiàn)階段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書籍讓學生閱讀,既可以通過給學生留一定的課上時間來進行閱讀,然后學生需要將閱讀的內(nèi)容分享給大家,也可以給學生布置成家庭作業(yè),然后講給父母聽,例如可以讓學生閱讀簡潔版的《水滸傳》,每天閱讀一節(jié),并將里面的故事講給父母聽,還可以讓學生向父母表達他們對書中人物的看法,這樣既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維體系。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不應(yīng)單單局限在課堂中,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了解語文的美妙和神秘之處,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對文本的閱讀,逐漸培養(yǎng)學生理解能力、識字能力以及交際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靜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之點滴探索[J].科技信息,2013,(19):323.
[2] 張月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9):118.
[3] 葛金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校園心理,2009,7(2):125-126.
[4] 季方.網(wǎng)絡(luò)創(chuàng)新下的語文閱讀教學[J].辦公自動化:辦公設(shè)備與耗材,2013,(7):34-36.
作者簡介:
鄭海榮,河北省三河市,蔡官營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