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小學教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英語教育,不僅僅是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教學方式也進行了極大的優(yōu)化,并且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為了極大的調(diào)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繪本閱讀就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所以本文就主要對小學教育中的英語繪本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教育;英語;繪本教學;研究
一、 引言
繪本具有情節(jié)生動、主題廣泛等特點,這對于年齡較小,比較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是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的。我們在小學英語教育中采用繪本教學方式是能夠調(diào)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的,激發(fā)孩子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而且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繪本教學來講故事以及進行一些現(xiàn)實中的生活情景的展示,讓同學們進行相互交流,加強同學的實踐能力,這樣就使得學生對英語充滿興趣,大大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成績。
二、 小學教育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學習興趣不濃厚。
自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教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也包括英語教學方面的改革,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濃厚,這主要是由于在家庭和社會沒有一個學習英語的氛圍,一些學生的個性是比較突出,對這些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不足,這就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興趣。而且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沒有進行積極的引導,只是機械的對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點進行講解,沒有與實際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學生的融入感不強,這就大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 小學英語教學的拓展性較差。
在小學英語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教育的拓展性是比較差的,由于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知識以及技能的提高是比較緩慢的,而且相關(guān)知識的更新?lián)Q代也是比較慢的,所以這就使得學生不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交流與探究,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英語教學課堂是缺少多元性的。而且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以及社會的發(fā)展,英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來進行教學,這就使得老師的時間安排比較緊張,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是有一定的不利影響的。
(三) 學習的探究能力不強。
現(xiàn)在的小學英語的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探究能力不強,而老師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是先講解相關(guān)的英語知識點,然后再布置一些類似的探究性的習題,但是這種探究性的習題,其實是一種機械式的學習,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究性教學活動,這就使得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不強。
三、 小學教育中英語繪本教學策略
(一) 做好相關(guān)的英語教學準備工作。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相關(guān)的課堂準備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老師是要做好相關(guān)的準備工作,這樣才能夠使得英語課堂可以順利地進行下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存在一個錯誤,就是老師往往是指導學生先進行英語的閱讀檢查,然后對相關(guān)的學生進行點評。老師在相關(guān)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認為,學生的題目錯誤就代表了他們的閱讀能力是比較低的,而且有的時候,有的學生也會對老師說,在進行閱讀的時候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內(nèi)容,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布置大量的探究性的習題,雖然這種方法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經(jīng)過長時間使用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對相關(guān)英語詞匯的掌握并不牢固。由于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老師并不應該讓學生進行機械的閱讀,而是應該通過閱讀相關(guān)繪本故事來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并且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是比較小的,并沒有成熟的思維,所以通過故事以及插圖來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如下圖所示,相關(guān)的繪本課本中是有著較多的插圖,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可以通過講故事來增加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以及相關(guān)的練習。
(二) 使用引導的教學方式。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發(fā)展了,我們應該要改變以往以老師滿堂灌為主的教學方式,而是要以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對學生要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還不成熟,所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以情趣教學法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積極地參與課堂,主動的進行學習。我們利用英語繪本設計情節(jié)讓學生主動學習,并進行自由的發(fā)揮。例如,如下圖所示,森林里的動物們在玩耍,老師可以問學生它們都在玩什么呀?大家看大象想干什么?最后大象怎么了?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故事情節(jié)的說明,然后再說明大象、玩耍等相關(guān)的詞匯和知識點,這樣就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和理解。
(三) 創(chuàng)新閱讀的教學方法。
我們在教學活動中,為了更好地開展繪本教學,我們是需要根據(jù)具體的情況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進行英語的閱讀教學,而且還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例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進行積極的引導,如在“Can I play with you”中,我們要學生根據(jù)“Can I play with you”的內(nèi)容進行繪本閱讀,并進行簡單的情境對話表演。
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且也能夠全面的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成為課堂的主體。
四、 結(jié)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課程改革的進行,對英語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老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并且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接受能力較弱,而繪本教學是能夠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本文就主要對小學教育中的英語繪本教學探究,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借鑒。
參考文獻:
[1]王瀟.新課改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8).
[2]魏曉宇.不一樣的繪本之旅—論小學低階段英語繪本教學策略建構(gòu)[J].新課程.上旬,2014(11).
作者簡介:
穆園園,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