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婷
摘 要:在新課改與現代教學中越來越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采取因材施教式的教學模式。但我國學校教學普遍采取班級授課制的方式,無法實現一對一的個性教育,因此我國學者將分層教學理論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以試圖解決這一困境。鑒于此,本文從初中班級英語學習的現狀入手,對分層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初中英語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分層教學法是建立在教師對班級內所有學生學習特點、性格特征、綜合能力等各種情況深入了解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要素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分類并盡可能使每一組學生的各種狀態(tài)與需求相仿,以形成不同的層此,再對每一層次的學生進行整體的針對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解決了大額班級授課制下無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的困境,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式?;诜謱咏虒W法個性教學的良好效果,被我國教育教學廣泛借鑒與使用。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現狀研究
1.學生基礎薄弱不齊
現在中學教學面臨的學情困境就是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并突出地表現在英語學科。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雖然我國義務教育規(guī)定小學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但是在大多數經濟發(fā)達、條件較好、國際化水平高的城市地區(qū)往往在一年級期間就開始英語學習,這就導致升入初中的學生英語基礎差異性極大。特別是在城郊地區(qū)的中學,學生來源相對復雜,絕大多數學生的小學學校師資力量較弱,直接導致了升入初中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在入學階段就產生了明顯的兩級分化。并且這種分化是由小學學習所造成的,初一英語教師完全無能為力,只能考慮大眾學習水平按部就班到進行英語教學,導致英語基礎好的學生不能夠實現有效的提升,而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課堂教學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
2.教學效果不均衡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英語教學學習情況的不均衡現象,即好與差的兩級分化情況嚴重,而這種分化情況主要通過平時的試卷成績反映出來,也成為諸多中學英語教師的困擾。在班級授課制下教師對這個班級的所有學生同時授課,但是學生反饋卻截然不同,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永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且成績優(yōu)異,而沉默寡言的學生永遠不參與課堂教學且成績較差。針對這樣的現象,很多教師表示無能為力,也不知道應該采取怎樣的策略解決這一教學困境,因此還是才去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造成教學效果的差異日益加大并形成初三中考階段成績的明顯差異。并且,這種教學效果的不均衡不僅僅表現在一目了然的試卷成績中,還隱含在學生后期的能力塑造效果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學習中形成的個人能力培養(yǎng)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且綜合能力高低基本與成績高低成正比關系。
3.學生學習主動性不足
由于英語學習是一門新的語言的學習,學生在學習中有諸多困難,因此學習興趣一直相對較低,缺乏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有多個。首先是由于學生基礎不同,導致基礎差的學生難以跟上英語課堂教學,久而久之產生厭煩的心理,不愿意參與課堂教學之中。其次是由于初中英語教師教學本身缺乏趣味性,在枯燥的語言教學中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生主動性不高。此外還有英語難以被學生經常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而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無用的觀念而導致學習不主動進行學習。但是在諸多原因中,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產生的跟不上教學進度往往是學生厭煩英語學習的主要原因。
二、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鑒于以上學生英語學習過程當中的明顯差異性問題,最好的解決策略就是采取分層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分組不同要求的方式,適應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特點,實現所有學生有效英語學習。
1.教學對象分層
首先,中學英語教師采取分層教學的第一步是對所有教學對象進行分層。教師對所有學生分層必須建立在完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首先,教師可以在進行中學英語學習之前通過試卷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建立在對學生基本情況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再考慮學生學習特點、學生學習習慣、學生性格特點等因素,將學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相同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安排教學。一般情況下,分層組數不宜過多,每班6-8組、每組6-8人較為合適,但是仍需根據班級人數的具體情況而定。當教師將利好分成小組時,切記以優(yōu)良差的方式進行命名,可以采取A、B、C之類的平等方式命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2.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決定學生學習的方向,把握學生學習的進度與要實現的學習效果。因此當英語教師對班級進行分層教學后,就意味著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教學目標要求,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統(tǒng)一教學目標要求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設置不同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學生的知識接受與學習速度問題,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不斷弱化對不同學生的教學目標要求,使針對每組學生的教學目標都切實可行,學生都能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要求,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與情感需求,切實落實學生的知識學習。但是要注意的是,每組教學目標的設計要達成課標最基本的知識與能力要求,不能盲目適應學生要求而沒有教學原則。
3.課堂提問分層
由于分層教學法下,學生分組、教學目標分層,因此課堂提問也需要進行分層。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的必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但是由于每一學習小組的教學目標不同,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也不同,因此教師就必須立足于每一小組的具體學習要求進行相關的課堂提問輔助工作。例如在初中英語課本閱讀聯系中,教師可以提問基礎好的小組分析復雜長難句的句型結構,但是卻要提問基礎薄弱學生簡單句型的句子結構,對于向善于總結提煉的小組提問深化的內容,對于善于探索的小組提問開發(fā)型問題。換言之,教師要基于小組學習的特點、小組成員的基礎、小組成員能夠展現的最大能力進行提問的分層。
結語
分層教學法適應了現代教育理念下要求注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理念,針對性地解決了學生發(fā)展中的困難,有利于學生在自身基礎上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實現所有學生的有效教育。因此,教師要深入了解分層教學法,更好的應用于初中教學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張海艷;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年第23期。
[2]郭琳琳;試論層次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年第11期。
[3]陳露露;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教科文匯(中旬刊);2010年第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