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下,我國高校思想教育也呈現出新的發(fā)展方向。為了應對多元化的工作環(huán)境,高?!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要順勢轉變,保持更加強勁的發(fā)展勢頭。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探討在翻轉課堂視域下,借助網絡自助學習平臺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開展教學改革探索,以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創(chuàng)新網絡環(huán)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態(tài)。
關鍵詞:思想道德修養(yǎng);翻轉課堂;教學改革
高?!八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以下簡稱“基礎課”)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所設立的一門高校必修課程。盡管這門課程已經作為重點課程,可是教學效果卻并沒有達到預期?;诮嬛髁x學習理論的翻轉課堂成了更受歡迎的新型教育方法,為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式,不但能夠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教育的發(fā)展深度,也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關系更加親密,這也是我們在“基礎課”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
一、對“基礎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是一門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識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承載了意識形態(tài)、思想道德、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其教學內容量大且復雜,實現課程要求的教學目標難度很大。傳統的“基礎課”學習模式大多采用課堂灌輸式講授,受各種原因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不佳,而教師在大量的重復授課形式下也難以獲得成就感。而翻轉課堂的主旨在于運用現代技術,采取混合互動式教學模式,讓學生自覺主動承擔學習責任,教師由主導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領者和協助者。目前對“基礎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難點及問題,一是如何設計出既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又讓學生喜歡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內容;二是如何敏銳地捕捉到學生在課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在課堂上得到有效解決;三是如何確立全新多元有效的翻轉教學考核評價機制。
二、對“基礎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
在“基礎課”這一教學模式中,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延續(xù)著傳統的教育手法,主要還是以督促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為主。這樣的模式雖然能起到知識傳遞的作用,但是卻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所謂“翻轉”,就是將傳統意義上的“先大班上課傳授基礎知識、再個人課后研究艱深難題”模式翻轉為“先個人自行學習基礎知識、再大班上課集中探討艱深難題”模式。翻轉課堂將面對面的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結合起來,在保持課程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豐富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在翻轉課堂模式下,任課教師提供網絡教學視頻供學生學習,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完成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及時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在接下來的授課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和解惑性。
目前,我校對“基礎課”進行了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建立了“基礎課”網絡自助學習平臺。我們將“基礎課”教材八個部分內容進行了分解和重構,并形成專題講座視頻以供學生自學,使學生做到課前自覺預習教材、學習基礎知識并能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這種考核評價方式的轉變,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性,很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思辨能力,從而真正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性。
三、對“基礎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反思
一是課程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在保證完成教學大綱要求內容的前提下,輔以社會熱點和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豐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二是由于學生線下自學和師生線上互動是開展翻轉課堂的重要保證,因此我們需要加大對學生線下學習和線上互動的監(jiān)督力度,以避免出現由于部分學生課前準備不夠充分,課堂展示效果較差的情況。三是在課程改革實施中要綜合學生的反饋意見,多開發(fā)一些新型的教學手法,使教育成果更加顯著。四是翻轉課堂雖然引入網絡視頻課程讓學生提前自學,但視頻無法代替現場授課,因此授課教師更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教學機會,更加精心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以彌補網絡教學中的一些盲點和缺陷。
總之,通過翻轉課堂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依賴網絡自助學習平臺,再配合教師課堂答疑及討論,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學習和思辨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大慶.關于高?!八枷肫返滦摒B(yǎng)”課程改革的構想[J].國內高教研究,2016(9).
[2]張勤.關于高校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教學特殊性解讀[J].高校教育教學,2014(5).
[3]張渝江.翻轉課堂變革[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4]孫華.MOOCs背景下“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2).
作者簡介:鄭萬敏(1981— ),女,四川宜賓人,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