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美
摘要:英語是世界上運用最多的語言,我國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加強。由于學生并不處于英語交流的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的氛圍較差,使得學習難度增大,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氛圍是教師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英語教育中尤以任務型教學法為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對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設計應用進行分析討論。筆者將就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原則以及設計方法入手分析怎樣在英語課堂中設計任務。任務的設計應貫徹在“做中學,學中做”的原則,這樣學生就能在自然情境中把所學知識加以更好地應用,從而達到預期目的。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優(yōu)點;原則;任務設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77
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我國的英語教育事業(yè)也在同步發(fā)展壯大中,它的教育方法也越來越多,而深受大家青睞的就是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是根據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交際制定語言學習任務, 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定計劃, 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計劃、完成任務,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評估自己的學習(Ellis, 1999)。以任務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是最近20年來交際思想的一種新的發(fā)展形態(tài),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
從教學理念上講,任務型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講求教與學的開放性,師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的教必須為學生的學而服務,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更要重視所運用的英語單詞、句型、語法等以及其相關知識在語言中的應用,在真實的語境中感悟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循序漸進,逐步提升。
在任務型教學中有大量的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遵循的原則
1. 言語、情境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的語言材料是指以現(xiàn)實世界中的真實交際為目的而不是以教學為目的的語言素材,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具體的“真實”的任務情境,使學生在完成這一“真實”的任務過程中,運用英語表達意思。
2. 形式——功能原則
傳統(tǒng)語言練習的最大不足之處便是語言脫離語境,脫離功能,學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語言形式,但不能以這些形式得體地表達意義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則就是在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將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明確化,讓學習者在任務履行中充分感受語言形式和功能的關系,以及語言與語境的關系,增強學生對語言得體性的理解,使學生能在不同的場合適當?shù)亓私鈶撚迷鯓拥男问健?/p>
3. 任務相依性原則
Nunan(1999)提出,學習單元中任務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并形成由初級到高級以及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huán)。
4. 可操作性原則
在任務設計中,應考慮到它在課堂環(huán)境中的可操作性問題,應盡量避免那些環(huán)節(jié)過多、程序過于復雜的課堂任務。必要時,要為學生提供任務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5. 趣味性原則
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之一,便是通過有趣的課堂交際活動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需要注意的是,任務的趣味性除了來自任務本身之外,還可來自多個方面,如多人的參與、多向的交流和互動,任務履行中的人際交往、情感交流,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后的興奮感、成就感等。
四、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設計應用
任務的設計是任務型教學法的關鍵,它是激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起點,任務設計的好壞直接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的趨向。
1. 猜測性任務設計
猜謎是學生最喜歡的智力活動之一,這種任務設計能在短時間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設計猜測性任務時,要注意任務設計要有針對性,不要單純地為了烘托課堂氣氛進行猜謎游戲,也可針對某一類型的詞組或某一系列的單詞有規(guī)則變化地掌握情況做檢查。
2. 調查性任務設計
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現(xiàn)實生活中選擇適合學生調查的對象,讓學生自己組織交流問卷,在調查結束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寫一篇總結性文章,在實踐中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樣也更易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并運用到實際中。
3. 競賽性任務設計
大部分學生的好勝心強,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多設計競賽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 創(chuàng)造性任務設計
創(chuàng)新精神對于學生來說是必備的。這種思維方式,遇到問題時,能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現(xiàn)有知識的限制,也不受傳統(tǒng)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性的。
語言源于生活,只有將語言融入生活,語言才會綻放魅力。任務型教學法正是將語言學習這門難題與實踐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師教給學生語言的形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自我把握語言功能的能力,貫徹了在“學中做,做中學”的原則。
(作者單位:浙江省浦陽五小 3112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