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彪
摘 要:小學生從整體來講,身體素質尚未成熟,處在基礎發(fā)育階段。適當的運動有利于小學生擁有好的體能,為之后的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球是一項快樂的運動,從小學開始教授籃球,不光能給小學生帶來樂趣,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本文就小學生籃球教學作出分析,以運球教學為例,發(fā)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力求為之后此問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生 籃球教學 運球能力 培養(yǎng)探析
小學籃球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當下的小學籃球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學校將賽制規(guī)則與技術規(guī)范作為重點來教學,而籃球的游戲及趣味性受到了嚴重的遏制。這種現象的產生讓兒童產生了倦怠感,負面情緒越發(fā)嚴重,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籃球潛能對擁有籃球天賦的學生也極其不利。針對此現象,下面就做詳細的闡述。
一、小學生在學習運球時出現的問題
(一)不注重基本動作的練習
學生喜歡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也有受到籃球明星的影響,他們在打球是會產生過度的模仿耍帥心理,而打球的競技性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忽視。很多學生連運球的基本動作都不懂,還有很多學生喜歡投籃,就直接跳過籃球的學習步驟直接練習上籃。這種跳躍式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在籃球運動中獲得進步同時課堂效率也會得不到提升。
(二)學生自身素質影響
從身體柔韌性上看,小學生可以完成很多有難度的動作。但是就小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流程來看,小學是他們發(fā)育的最基礎階段,身體條件與運球的學習還不能達到完全的匹配,所以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運球的學習。
二、提高小學生運球教學效果的有效對策
(一)注重小學生學習籃球的規(guī)范性
小學生在練習運球時會因自身的身體素質導致動作缺乏規(guī)范性。小學生的力量小,不能擁有較強的控制力,所以在動作上很難達到預期的標準。在這種時候,要是缺乏引導與指正,那么對學生之后籃球技術的進步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適時的觀察學生的運球練習,做到現場清算,一發(fā)現問題就告之學生,并通過演示讓學生明白怎樣才是正確的,從而提高學生的規(guī)范性練習。例如:在運球訓練中,教師從拍球到腳步移動再到投籃,都必須做到嚴格規(guī)范要求,注意學生的姿勢、步伐、重心,引導學生達到最佳標準,幫助學生做到更規(guī)范化的練習,促進學生取得進步。
(二)將游戲與小學生運球相結合
籃球教學中一般出現的難點就是運球的反復練習會讓學生感覺籃球課堂的乏味。同時籃球也帶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而小學生天性好動,好奇心重,對于一件事不能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所以面對籃球突然出來的條條框框也會感到厭倦,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將小游戲與籃球的運球教學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讓運球教學的課堂效率得到提升。下面就針對幾條快樂的游戲法進行探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最終的籃球教學目的。
1.搶拍游戲
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將學生分成小組,以每組為4人為準,每個學生配一個籃球。將活動范圍規(guī)定在以5米為直徑的圓內,讓學生進行運球與斷球練習。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籃球被斷與運球出界都算輸或者在運球途中產生的失誤導致籃球落地都算輸,之后同組人員作為替補繼續(xù)比賽。這種方法將籃球運球教學變得有趣,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的運球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2.接力游戲
教師在籃球場教學時,可以將運球運動與接力賽相結合。仍然是分組進行,將上課學生分成兩組。比賽賽制為學生進行運球到指定地點后再運球回到原點由本組另外一個同學進行接力。比賽形式進行不同的變換,單手、雙手及雙手各運一球等,都能提升學生的控制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手腳做到協(xié)調發(fā)展,為運球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運搶游戲
依舊在籃球場進行,首先進行分組,確定一位接球員。同學采用正確的姿勢進行運球和傳球,最終球到達接球員那里算得一分。比賽中出現違規(guī)動作算界外球、接球員的接球必須在規(guī)定范圍內;運球出界由對方再次發(fā)球;以接球員接球為終點,之后再重新發(fā)球開始比賽。通過運搶游戲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運球與傳球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的競技意識。
4.躲球游戲
在籃球場進行教學時,要將游戲融入其中,首先都要進行分組,通過學生自己為運球手制造一定的障礙。主要形式是,學生運球其他學生站在運球跑道兩側,運球的同學要恰當的躲避兩側同學的碰撞,不得出現因碰撞而球掉落或偏離的現象。最后,看哪一組順利完成的學生最多,來進行比賽結果統(tǒng)計。這個游戲會提高學生的控球能力,同時運球動作也會變得異常靈活。
(三)將球星效應與籃球教學相結合
籃球明星對于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很大的,很多小學生一講起籃球明星就熱血沸騰,手舞足蹈。所以,將籃球明星效應合理的應用到教學中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它能有效的引導學生更熱衷與籃球,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就不會輕易在練習時,感到異??菰?,沒有興致去學。例如:教師可以將NBA的錄像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學生會被專業(yè)的NBA球星所吸引,會因對他們的憧憬而下定決心刻苦練習。還有教師也可以適時的講授球星的故事讓學生了解到他們的奮斗歷程,了解到他們的成功都是從最基礎的點滴進行的,這樣學生在進行籃球基本動作練習時才會更有動力。
三、結語
總之,將游戲教學與小學生籃球運球教學相結合,適應了當下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給予學生動力做好基礎練習。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讓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小學生的運球能力需要在實踐練習中不斷的積累經驗,教師必須在一旁進行適時的指導,給予學生正確的示范,這樣學生才能有明確的參考標準,以便于自身籃球水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娟.論小學生籃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法[J].武魂,2013(10).
[2]朱強.小學籃球教學有效性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