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愛紅
摘 要: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較差,缺乏生活常識和應變能力,自我保護的意識比較弱,在幼兒階段燒傷、誤食等意外傷害時常發(fā)生,給家長帶來極大的痛苦。而孩子天生就是冒險家,他們總是有許多問題,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而不能意識到一些事物帶來的危險。因此幼兒自我保護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
關鍵詞:學前教育;自我保護;安全;重要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6歲的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很弱,這就需要我們成年人過多地關注和保護,但是他們是一個獨立發(fā)展的個體,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我們只能作為參與者,而不是替代者。教育家達爾文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蔽覀兠鎸ψ钚枰Wo的孩子往往是給他們保護,但要只給他們保護而不教會他們自我保護的本領,他們是不能健康快樂成長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須既有我們成人的關懷、保護,也要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一、通過日?;顒拥臐B透,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幼兒教師在活動中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抓住各個環(huán)節(jié)隨機教育。如:室內活動時,不要把手指放在門縫里,別人一推門就會把你的手指夾傷;野區(qū)活動時,特別是在玩攀爬竹梯、競技類游戲等活動時事故很容易發(fā)生;做手工時,剪刀的尖端應向下,這樣可以避免碰傷別人;抓緊、扶好玩具,不要擁擠和互相推搡;在幼兒洗手時,要求幼兒排好隊,不推也不擠,以防摔傷。我們一定要提前教給孩子正確的玩法,在活動區(qū)域貼上一些溫馨小提示,讓幼兒無意識地獲得自我保護知識。
二、通過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提升幼兒安全意識
在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時,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習慣是我們首要的任務。習慣是在重復和不斷強化中逐漸養(yǎng)成的,而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缺乏自制力、堅持性,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督促和檢查,使幼兒良好的習慣不斷得到強化,逐步形成自覺的行為。例如,教孩子走路時不要把手插在兜里,不推別的小朋友;吃東西的時候不嬉笑打鬧,避免食物進入氣管;戶外活動時,不要猛追猛跑;玩滑梯的時候排好隊,喝水前吹一吹,避免燙傷;等等。幫助幼兒養(yǎng)成好習慣,從而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幼兒才能玩得更開心,更大膽地去探險。
三、通過教育活動的形式多樣化,強化幼兒安全意識
幼兒在戶外發(fā)生摔傷、磕傷等情況多數是因為幼兒不會正確地進行游戲或不會使用一些工具造成的,所以在教育活動中要增加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如為了教幼兒在生活中學會如何保護自我,我設計了“調皮的大灰狼”活動。以孩子們愛聽故事為切入口,通過講述故事和提問的方法,使幼兒明白了大灰狼都做了些什么事情,為什么會受傷,引發(fā)幼兒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大灰狼怎樣做,它才不會受傷,從而掌握了一些戶外活動的方法:摔倒時要用手撐地;玩皮球時,要用手接球;爬梯子時要用手扶。通過這樣的教育活動,使孩子們學會如何游戲,如何安全地游戲,并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四、通過家園攜手共育,確保孩子遠離危險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家長的一些很小的行為都會對孩子們產生影響。安全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和幼兒教師的任務和責任,需要我們家園合作,增強孩子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可以在家園欄定期張貼一些介紹安全教育的小知識,還有遇到緊急情況時的處理方法,很多的家長會在接送孩子的空隙閱讀,有些家長還會把他們的一些好的建議提供給我們,進行角色互換游戲,讓孩子親身體驗,例如,遇到壞人時怎么辦,找不到媽媽了怎么辦等等。在家園合作中,共同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使家長與幼兒園達成一致的安全教育目標,確保孩子遠離危險。
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快節(jié)奏變化,社會人口的不斷增加,對幼兒進行保護性的安全教育已經成為保護他們的必要方法。為了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教育安全知識的同時,要從小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為孩子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兒童心理之研究[M].商務印書館,1925.
[2]徐明聰.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M].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
[3]馮曉霞.幼兒園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