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咪
【摘 要】一個國家和民族要在當代社會保持穩(wěn)定發(fā)展,不僅要建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方面的制度來保證各社會成員的各種社會關系,最主要的是要建立符合自身國情、獨具自身特色的價值體系,形成這個社會獨有的精神標志。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群體本位;個人主義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1-0081-02
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價值觀是經過本土的歷史文化、經濟基礎,以及政治制度的綜合影響而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因此客觀條件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國家及民族不同的指導價值觀。以歐美國家為例,在其發(fā)展過程中與我國有不同的文化淵源、經濟基礎及法律制度,從而導致價值觀方面的種種差異。而價值體系差異又必然產生了與之相對應的不同意識形態(tài)體系。這些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不同價值體系下的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
(一)我國傳統(tǒng)文化孕育的價值體系
集體主義影響下的群體本位及宗族本位。集體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及人們的價值導向,經歷了一個歷史演化過程。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中為了生存,便形成了最原始的集體主義思維方式。到了階級社會,集體主義思想演化成為以血緣為基礎,和國家制度相結合,以維護家長、族長及貴族的世襲特權為主的宗法制度。這種思維方式以及宗法制度孕育了群體、宗族本位價值體系。群體本位的價值觀使得人們始終認為,個人只是這個社會關系中依存的個體,是社會所屬關系中的一員。每個人也都是他所屬的社會關系的派生物,只有依附于合適的社會關系中,才能實現(xiàn)其最重要的意義。至此,群體本位及宗族本位作為原始社會及農耕社會價值體系下衍生的意識形態(tài),其新的內涵也在不斷增加,并根深蒂固于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意識當中,發(fā)展延續(xù)至今。
道德倫理影響下的義務本位及國家本位。道德和倫理是影響我國價值體系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自古以來,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里那些智慧的結晶都滲透著倫理與道德的色彩,其中群體、宗族價值形態(tài)也無一例外。重整體、輕個體,是中國傳統(tǒng)倫理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使中國人自然而然認為人倫、人情與人緣三位一體,個體的價值只能依存于群體而實現(xiàn)。這些處理人際、社會關系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指導人們形成了整體思維。把個人放在了倫理關系這張大網(wǎng)里,因而社會價值大于個人價值、國家利益大于個人利益,這種主導意識已經深入骨髓,滲透到每個人的行為和言語之中,形成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理念和行為標準。倫理道德甚至一度代替替宗教和法律,使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固定的思維。例如,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傳宗接代、養(yǎng)育兒女,自我的成才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光宗耀祖。從另一方面講,這樣的義務本位、國家本位作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文化軟實力,是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重要精神力量,這種經過中華五千年歷史深層積淀而形成的意識,依舊指導著我們如今和將來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
(二)“三大主義”孕育的價值體系
西方的核心價值觀也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指導規(guī)范著他們的思想和生活。與中國群體、宗族本位不同的是,西方的個體、主體、自由主義孕育了其獨特的價值體系。它們不僅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更植根于他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法律的各個層面當中,維護著西方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在影視作品《十二怒漢》中處處隱含著這些價值體系影響下的意識形態(tài)。個人主義作為西方社會重要的價值觀之一,可以將其概括為三個基本命題,第一,一切價值均以人為中心;第二,個人具有最高價值,社會只是達到個人目的的手段;第三,每個人都具有平等的權利,個人利益高于一切。
另外,主體主義則始終強調自我,并不關注除自我以外的客體?!耙磺写嬖谡卟皇强腕w就是主體,而究竟是什么,都視那個自我意識的主體而定。”
西方的自由主義核心是個人主義。這種價值觀在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里,強調的是個人的主導地位。在社會發(fā)展中,強調的則是個人的原創(chuàng)性和動力作用;在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上,個人才具有最高價值。因此,它們在處理任何關系時都是以個人的利益為出發(fā)點,這一點與我國的國家義務、群體本位有質的區(qū)別。這一點在《十二公民》與《十二怒漢》里有詳細體現(xiàn)。
二、影視作品差異分析
(一)故事的背景不同。電影《十二公民》將故事重點設置在了價值評價的標準與倫理道德的精神追求上,也充分印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建設以及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歷來對道德和倫理的重視。我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中,群體本位、宗族本位都浸透了濃厚的道德和倫理,成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本行為準則。這在《十二公民》里被刻畫得尤為突出,也格外詳盡。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法律制度不存在陪審制度,這12位“陪審員”的聚集與辯論,其實是源于12位孩子的高校模擬法庭,抱著事不關幾、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希望盡早結束這場討論。而這1小時的辯論更是讓我們見證了一場情與法的撕扯,對話和言語間處處都流露著他們對于少年的價值評判的原則,以及倫理道德對于思維的能動作用。因而電影本身與歐美國家陪審制度的嚴肅嚴謹區(qū)別開來。
《十二怒漢》則是圍繞價值評價標準上契約法制的物質實現(xiàn)來展開的。他們對于物質的滿足是相當看中的。在他們的價值觀中,能否帶來名利以及物質利益才是判斷事物好壞的基礎和標準,生活是否快樂和幸福,同樣以金錢與功利為本體,于是他們將個人的利益當成人的自然權利及人存在活動的根本動力。因此,他們用契約和法治的力量來調節(jié)社會中的利益關系。
在電影《十二怒漢》中,12位陪審員來到模擬法庭時的態(tài)度,影響著他們言論和行為,他們對話的出發(fā)點以及字里行間的抱怨,不是源于對陪審員的不滿,也不是針對嫌疑犯男孩的行為和過失,是因為這樣討論中時間背后的經濟損失。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們對契約下的物質實現(xiàn)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作品的主題不同。電影《十二公民》導演徐昂在作品主題的設置上圍繞群體意識引發(fā)思考。究其這些無視法律意識觀念背后的原因,無一不是因為在評判事件、人物的出發(fā)點上堅持以道德理想為原則,以道德關系為調節(jié)杠桿,以群體、宗族、義務、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tài)造成的。endprint
這一場辯論的關鍵在于判定少年是否有罪,出席的12位陪審員一一聽取并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作為出租車司機的陪審員,用以往的一號證人(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的證詞,并從自身生活經驗出發(fā),以兒子的成長經歷為基礎,將主觀經驗作為依據(jù)和出發(fā)點,一口咬定少年有罪。而7號陪審員與前一位陪審員的判斷出發(fā)點有著驚人的相似,也正是主觀經驗上的相似性,讓作為觀眾的我們可謂是旁觀者清。另一位有著重要作用的19號陪審員,更是將判定的根基放在了地域差異和偏見上,以此來認為少年有殺人的動機,著實讓人可笑又可恨。7號陪審員更是義憤填膺地責備大家不團結、不抱團,來諷刺和挖苦跟自己站在同一立場的陪審員,表達自己的嚴重不滿。
其實,作為觀眾來講,我們能夠深切感受到這些來自群體意識的綁架和束縛,也能夠深切體會到它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而這種被放置于影視作品中的臺詞和對話所傳遞出來的信息,更形象地傳遞這些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的先入為主的“固定成見”對于公平公正的損害。
而電影《十二怒漢》的主題是探討陪審制度的合理性。正如片中的法官所說,如果能夠提出合理的證據(jù)與懷疑,判定被告無罪,要在每位陪審員意見達成一致的條件下才可以實現(xiàn)。電影之所以設置這場對話,是因為要體現(xiàn)美國法律對于陪審制度的規(guī)定,這類似于我們常常在港劇中看到的陪審制度,在聽取雙方的辯論并提供證據(jù)以后,法官對陪審員做出相應指示,只有全體陪審員意見一致,才可作為最后的結果。而這個一次又一次的投票過程,不僅考驗著觀眾對于劇情設置合理性的思考,更考驗著我們以及影片中每一位美國評審員對美國評審制度的理解。他們這個討論的過程正是一個制度產生到實施的過程,不僅艱難,更如同我們常人對事物的判斷一樣,也會有瑕疵和過失。這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三、中西方價值觀的融合與互補
通過以上兩部影視作品的文本分析可知在其中隱形運作的意識形態(tài)理念。但無論是中西方哪種理論價值體系,都應當是一種不斷創(chuàng)造的新的經濟體系,在繼承和弘揚精華的同時,也要時刻保持著精確和敏銳的眼光來辨析其中應當摒棄的糟粕。
“構建嶄新的倫理價值觀,必須要以時代精神為坐標;必須要在大力弘揚自己民族倫理文化精華的基礎上汲取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的精華,創(chuàng)造一種屬于中國人的,與世界性保持一致的倫理價值觀念新體系?!敝袊娜后w主義價值觀與西方的崇尚自我的價值觀,體現(xiàn)出倫理文化與思維特質上的差異。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繼承性,西方文化具有突出的求異性。在認識到這種差異的同時,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意識形態(tài),才能夠更好地促使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使之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參考文獻:
[1]賈然然.當代中西方核心價值觀差異分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任秀芹,張仁福.群體本位和個體本位——中西文化價值觀比較[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3]楊明,張偉.個人主義:西方文化的核心價值觀[J].哲學研究,2007(4) .
[4]張汝倫.海德格爾與現(xiàn)代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
[5]孫儀鳳.西方自由主義簡析[D].理論探討,200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