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繩浩
【摘 要】本文針對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論述提高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效果的策略,提出在教學中要適當引入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并對教學進行反思。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 多媒體教學?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09B-0153-02
當前,計算機已普及成為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普及于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掌握計算機的軟硬件的安裝知識,排除電腦信息中的報錯信息,掌握一般的檢測方法、日常的電腦的維護和硬件的保養(yǎng)知識,成為生活中一種必不可少的技能。在人們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中,計算機也擔負著較為重要的角色,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術也是立足于這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因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一門課成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專業(yè)課。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希望通過學習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術,提高實踐能力。那么如何消除中職生理論考試失敗的負面影響,讓學生開心地學習,體驗教學過程中的快樂呢,這是中職教師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一、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這門專業(yè)課程,是中職教育極為重要的應用類專業(yè)課程,但是在教學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在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教材內容相對滯后
當今電子產品迅猛發(fā)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更新?lián)Q代都非???,可謂是日新月異。但是,許多中職學校使用的計算機教材沒有跟上技術的發(fā)展需要,還是已經落后了的很舊的版本,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知識脫節(jié)比較嚴重。
(二)在教學中重視理論傳授,輕視實踐操作
有的中職學校,還沒有意識到中職教育的實質,仍然以義務教育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一味地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對學生動手能力關注不夠。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本來是操作能力很強的課程,在主觀上,有些老師在四十分鐘的教學課堂上,全堂盲目灌輸課本的理論知識,沒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客觀上,一些中職學校缺乏相應的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軟件環(huán)境,或者是計算機實訓室建設相對落后,設備跟不上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的腳步。這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高,動手能力差。
二、提高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適當引入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CAI)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演示功能,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在課間把一些與重點、難點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看,也可以通過網絡上提供給學生共享,讓學生課余時間下載學習,這樣既豐富學習內容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全課堂灌輸,教學方法單調乏味,學生容易厭學,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利用圖像、聲音、動畫動態(tài)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得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變得栩栩如生,促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上課上更加聚精會神地聽課,極大地提高課堂效率。
聞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促進進步,成為知識進化的源泉?!迸囵B(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計算機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來設計教學情境、問題情境,比如,利用視頻和圖片展示計算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讓學生想象真實的計算機與課本上的計算機的對應關系。利用音頻、視頻,圖文并茂地進行講解計算機的 CPU、主板、內存、硬盤等參數(sh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教學
1.采用理實結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采用“講授—實踐—再實踐—討論”的方式,一般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基本概念理論知識—— 教師講授基本要領和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第二步,實驗操作——學生在實驗室上實驗課,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和掌握概念及理論知識,使知識和能力得到提升。第三步,互聯(lián)網上的互動——學生通過計算機在線課程,經過自學、自問、互動、自解、自判等過程,培養(yǎng)其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步,知識升華—— 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并解決,教師指導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達到總結和提升的目標,使知識得到升華。
2.利用項目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交給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項目。學生在完成學習項目的過程中,自己查閱資料、收集信息、設計方案,然后實施并評價,使學生通過項目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基本要求,通過學習項目學習和掌握知識與技能。
中職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綜合歸納能力都是在半開發(fā)的朦朧時期,在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模塊化項目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這些能力,不斷挖掘他們的潛力。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它適合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的教學特點,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計算機的大腦—— CPU》這一章節(jié)中,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拋出問題—— 當前 CPU 的生產廠商有哪些?這些廠家生產的 CPU 各有什么特點?(學生通過上網查實,知道主要有 Intel 和 AMD 兩家公司,這是過渡性問題)然后進入實質問題:如何認識 CPU 的品牌和安裝方法。
(2)確定問題—— 引導學生認識 CPU 的品牌和安裝方法。
(3)解決問題—— 教師示范,然后讓學生學習安裝。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職業(yè)習慣,在安裝 CPU 前要注意,一定要采取散熱措施,在 CPU 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層散熱膏或加散熱墊進行散熱,否則 CPU 就會被燒壞。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動手操作,掌握方式,然后發(fā)現(xiàn)、討論、交換和解決問題。
(4)成果評價——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進行分項記錄,注意過程性評價,以便更加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教學反思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是一門實操能力很強的學科,有它本學科的特殊性,它對學生的實操能力要求很高。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比如,多媒體演示是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展示,課件內容要反映硬件、軟件的發(fā)展動態(tài),以及新舊硬件的參數(shù)與性價比等內容,以便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由于中職學生對計算機內部各部件的性能、用途以及各部件在計算機內部的位置、作用等都不熟悉,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展示各組成部分的內容,讓學生先有一個理性的認識,然后向學生展示實物,讓學生看到真實的對象,這樣學生就能有深刻的印象。為了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當涉及相關的硬件知識時,與學生一起上網查找最新的硬件資料和發(fā)展信息,以此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不再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主動去學習和探究組裝和維修的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慢慢地對課程產生興趣并愛好,最終使課程內容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更有效地完成,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又比如,學生對計算機硬件的各個組成部件有了基本的認知之后,教師要及時帶領學生進行機器組裝和拆卸實驗,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與技能。在這樣的實踐課堂上,教師只講解操作的注意事項和做一些基本的操作演示步驟就可以,不必講太多,要留有余地。例如,拿安裝三大件中的電腦內存條來說,內存條應該是垂直于主板,把兩端的卡應打開,放置平整后同時按下;CPU 上標注有金色的小三角符號,要對齊插座上也有金色三角符號的地方,小心插入 CPU。這樣講解之后就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并進行檢測,這樣學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要求的原因,也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在教學中,要設計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去解決,以獲得收獲感。比如,采用設置故障點—尋找故障范圍—排除故障這樣的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把故障點的種類檢測方法以及排除方法的步驟向學生講解、分析,然后設置適當?shù)墓收献寣W生排除,使學生在排除故障中獲得成就感。這樣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師要根據(jù)實際,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能力,就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海英.淺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的教學方法[J].科技信息,2012(34)
[2]張克勤.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組裝與維修》中的應用[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