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妮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文言文知識比較難以理解,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語文教師在備課時針對文言文教學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教學效果并不明顯,追求其原因,主要是對文言文教學存在誤區(qū),認為文言文學習只要掌握內容大意、理解實詞以及虛詞應用,就可以達到教學效果。此種方式忽視了學生對文言文精髓的掌握和理解,導致課堂效果不佳。本文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體驗進行深入研究,旨在提升教學有效性,促進初中語文教學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文言文;體驗
前言:
文言文教學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繼承,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通過教師的知識傳授,學生能夠學習古代文化,提升對傳統(tǒng)文化的鑒賞能力,了解文言文精妙之處。由于學生主要是從書本上接觸文言文知識,通過朗讀和背誦理解文言文大意,導致學生學習思維方式受限,無法提升學習效果。因此,需要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改變傳統(tǒng)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模式
在傳統(tǒng)文言文教學中,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聽講,缺少主動思考,教師和學生之間交流不多,學生學習體驗感不強。很多教師認為文言文知識難以理解,因此在教學中逐字逐句的給學生講解知識點,這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響,學生失去了對知識的主動探索興趣。除此之外,灌輸式教學模式很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對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比較薄弱,在后期學習中也會感到吃力。因此,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提升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選擇經(jīng)典的、具有藝術價值的文言文內容,從簡單到復雜,如可以從古詩詞開始,其篇幅較短,且理解難度較小,學生容易掌握知識,感受古代語言魅力。學生通過掌握學習方法,為后續(xù)復雜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知識,提升學習能力[1]。
二、建立完善的初中語文教學體系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較強、求知欲較強的特點,教師應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鼓勵學生探索知識,掌握多種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技能。教師應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在文言文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在開展《口技》相關學習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文章背景以及古代文化,從而引導現(xiàn)代新潮文化有哪些,哪些技術能夠讓人嘆為觀止,學生通過思考爭先恐后的回答,通過此種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再如:在講解蘇軾《水調歌頭》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導入故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之后將蘇軾詩詞風格與其他詩人進行對比,使學生對詩詞作者有所了解。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感受文言文學習的樂趣[2]。
三、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意境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語文課文內容形式增加、內容也十分豐富,語文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意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文言文作者創(chuàng)作時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內心豐富的情感,從而更好的理解知識內容。例如:《過故人莊》中所描繪的是樸實農(nóng)家人具備談天的情景;《月下獨酌》中感受作者浪漫、清涼的情感;《聲聲慢》中描繪凄凄慘慘的景象。學生通過了解文言文背景,體驗作者情感,拓展視野,增強審美體驗,從而提升文言文賞析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
四、合理應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合理利用教學工具,引導學生理解古代語言和現(xiàn)代語言的差異,如:文字“恨”在古代代表遺憾的意思,在現(xiàn)代代表著憎惡、憎恨的意思。通過視頻課件解析,可以使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學生通過書本知識很難有效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情感,對文言文內容的認知也不夠全面,通過查閱網(wǎng)絡資料,學生能夠打破時空界限,了解更多歷史背景,從而更好的感受作者情感。例如:在開展《愛蓮說》相關教學時,教師可以準備課件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蓮花圖片和視頻,使學生直觀了解蓮花品性,作者想要傳達的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通過多種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消除學生覺得文言文學習較難的情緒,使學生走進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學習魅力[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文言文學習能夠使學生感受作品所蘊含的意義和文化價值,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攻克學習難點,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掌握文言文知識和運用,提升語文文言文教學有效性,促進初中教育的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劍.關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如何開展的思考[J].學周刊,2018.
[2] 吳雪梅.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
[3] 劉洋.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淺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