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寧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落實,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逐漸轉變了自身的教學方式,尤其在新課改之后,初中英語教師更是迎來了一場大變革。傳統(tǒng)教學中一人講、眾人聽的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素質教育的需求了,教師要主動變換教學模式,利用學案導學,讓學生主動學習。基于此本文淺析了初中英語學案教學的意義和目的,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學案導學 初中英語 自主學習 策略 課堂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068-02
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后,校園教育提倡學生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因此初高中學校的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理念,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逐步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更多的應用學案導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轉變“填鴨式”教育模式。但由于各種原因,學案導學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一定誤區(qū),導致教學質量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二、學案教學的概述和意義
1.學案教學的概述
所謂“學案”是指教師在教學理論知識基礎的前提下,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把課本中對應的知識點和內容進行整理的過程,其定義是相對“教案”而言的。學案是教師授課的標準和方案,能夠使教師在課堂上將知識更好的傳遞,幫助學生完成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同時學案中的模擬場景能夠設置出遞進性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復習,因此可見學案是教師啟發(fā)學生的工具。而學案導學就是利用學案的設計方案引導學生學習,這不單一是“教案”內容的拷貝,更是幫助學生將知識重新進行總結和組合,將有規(guī)律或同類知識點歸納進行講解,從而提升教學效率[1]。
2.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
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仍然占據主體,教師通常采用講解和練習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新的知識,但這樣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潛能,單一的培養(yǎng)學生解題技巧不能夠適應全新的課改要求,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非常明顯。首先應試教育過度重視分數同教育的長遠發(fā)展背道而馳,其次從教育對象上來看,傳統(tǒng)教育體制通常更加重視高分的學生,而不能面對全體學生,違背了義務教育的宗旨,此外,傳統(tǒng)教育通常是圍繞考試內容而展開學習的,忽視了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如英語的聽說能力,在英語考試中只占有少部分,而英語的聽說能力是英語應用的主要部分,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無法達到學以致用的程度。
3.導學案教學的意義
學案導學最突出明顯的意義就在于它能夠轉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顯著提升教學效率,其能夠最大程度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由消極怠慢轉變成為積極主動。同時導學案能夠清晰的展示出學習的內容,從而增加學生同教師的互動,減少死記硬背的英語知識,更多的通過師生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在面對重點疑難問題時導學案能夠從不同角度讓學生來分析問題,簡化了知識點的難度,鼓勵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fā)問,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導學案教學的應用對教師角色和教育理念的轉變有著重要的意義?!耙詫W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導學案教學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學案導學的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學生的思維和想法也得到了尊重,使其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而教師從主體位置轉變成為了引導者,便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教師能夠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從而更深層次的貫徹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從拘束中解放出來,徹底的轉變了教育理念[2]。
三、初中英語導學案教學的誤區(qū)
1.初中英語學案教學編寫問題
學案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案的編寫是否成功,首先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較為嚴重,在編寫學案時缺乏創(chuàng)新,設計思路和樣式缺少自己的主見,只是依靠固定模式進行編寫,從而不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其次有些初中學校英語教學任務較重,教師為了減少壓力采用電子學案,這樣的電子學案通常在網上直接下載,或者截取大量的網絡資源,這就導致學案沒有取舍性。不能夠良好的結合實際情況,違背學案設計的初衷,此外,由于學案的設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其中包括了包括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學法、備學習過程、備達標習題等,這些都是教學前的準備,但是很多教師為了應付檢查,或者為了在評比中得獎,而忽視了教學的實際意義,一味的增加學案的復雜程度,忽視了教學的應用效果,這樣的教師沒有進入真正的學案設計狀態(tài),學案教學自然起不到預期效果[4]。
2.初中英語實施學案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在完成了學案的設計之后,學案教學在實施中教師們也經常走入誤區(qū),很多教師重視顯性目標,而忽視了隱形的教學目標,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呈現機械性,不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其次由于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本身具有開放性,教師在實施學案教學時候要注重師生交流,但是實際的教學中多數教師在使用學案時,往往過于生硬,難以應對或者無視生成、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預設的學案,這都是受傳統(tǒng)教案觀念的影響,不考慮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性,不進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情調查造成的。此外教師還容易過度重視學案而輕視教材,學案是對課本的二次加工,畢竟不能包含課本中所有的內容,很多教師脫離教材單獨使用學案,沒能很好地與教材進行結合有關,另一方面與缺乏對學生教材使用指導的指導有關,導致學期結束后很多學生的課本還是全新的。在完成學案教學時,部分教師缺少評價總結部分,學案教學貫穿教學整個過程,學案的使用過程同時也是學案的再設計過程。學案設計在教學實踐應用后,難免會出現些問題,此時教師要不斷總結,完成學案再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學案教學的意義和效果[4]。
四、初中英語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構建和應用
1.導學案教學的理論基礎endprint
學案導學的教學方式是依據哲學理論、構建主義理論、發(fā)現學習理論等創(chuàng)建的,其本身具備完善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是支持實踐的重要基礎,其中唯物辯證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都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屬于外因,學生屬于內因,如果只一味的重視“教”而忽視“學”的話,也是不能取得高質量教學效果的。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我們不僅要讓教師明確“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還要讓學生“知其用”和“知其誰用”。在完善了以上的理論基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應運而生[5]。
2.學案編寫流程
學案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簡化學習目標,因此在編寫學案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學習重點,學習目標的設定能夠明確學習意向,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產生一種期盼的感情,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是設計學案的關鍵。其次高質量的學案教學除了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外,還要注明學習重點,學習重點是相對教材而言的,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教材,不斷從教材中挖掘學習的重點,教師還可以根據以往的教學經歷以及自身學習英語的經歷來確定教學難點,但是更多的難點要靠課堂實際情況去發(fā)現。例如初中英語教材Unit5 Reading Birds in Zhalong:Zhalong—Aspecialplace此時教師要設定合理的目標,如:讀懂文章,了解自然保護區(qū)的基本情況,了解野生動物基本詞匯,能夠運用簡單的短句和單詞,在完成基礎學習目標的設定之后,還要加入情感目標,如:讓學生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動物等。此章節(jié)的學案教學重點可以設定為: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通過聽、說、讀、寫各種方法學習、掌握這篇課文。這樣一個簡單的學案教學目標設計就完成了[6]。
3.學案教學的應用
在完成目標設定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讓學生用英文表達不同的野生動物和鳥類,其次還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關于野生動物保護的詞匯,這樣有助于文章的學習和深入研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將自己預習的知識同小組同學進行分享。小組的成員通過師生、生生合作進行自學、討論、交流和操作、探索、研究等活動形式,獲得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學習,它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可實施性。它對于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良好的認知發(fā)展,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4.鞏固和提高環(huán)節(jié)
英語教學若想取得良好的成果,不但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兼顧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鞏固和提高環(huán)節(jié)是完成英語教學目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學到的知識不能夠靈活應用將達不到效果,因此教師要合理利用學案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后鞏固[7]。在設計游戲時,要注意其合理性,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加入到游戲中來,使平時不愛說不愛動的學生也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詩歌形式來鞏固學到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其次還可以利用表演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揣摩角色內心活動和口語情感,這不僅能夠復習知識,還能夠給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其次教師可以設定英文討論環(huán)節(jié),例如在8A第五單元閱讀課的學案中,教師可以設置What else can we do to protect en dangered birds?這樣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談論,從而升華主題,拓展知識,發(fā)揮學案教學的最大效果[8]。
五、結論
綜上,學案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相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其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潛力,促進師生溝通等優(yōu)點,在當前階段的教學實踐中尚未處于領先地位,加之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案教學仍存在一定問題,很多教師一味追求教學進度而不能發(fā)揮學案教學的真正效果。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乃至各個階層領導應當充分的認識到學案教學的優(yōu)點,積極鼓勵教師使用學案教學,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加強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我國素質教育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玨.以學案導學為依托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D].蘇州大學,2013.
[2]韓志勇.初中英語學案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王敏怡.學案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證研究[D].廣州大學,2012.
[4]張麗艷.通過預習學案對初三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5]蔣秀娟.對高中英語學案導學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劉宗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有效實施的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4.
[7]趙華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討[D].山東師范大學,2012.
[8]石志坤.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導學案[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12(0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