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衛(wèi)姣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高年級階段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密切配合,要讓學生多讀書,多觀察事物,多動筆寫作。我反復研究“精講——博覽——細察——勤寫”的關系,探索“精講一篇——閱讀一組——習作一批”“閱讀一組——重點講評——多樣練習”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讀寫能力的途徑。
關鍵詞:作文教學 閱讀教學 理解 觀察
小學語文《課標》提出:作文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聽讀說寫能力的綜合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教師值得探索的問題。作文教學需要和閱讀教學密切配合,要讓學生多讀書,多觀察事物,多動筆寫作。多年來,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反復研究“精講——博覽——細察——勤寫”的關系,探索“精講一篇——閱讀一組——習作一批”“閱讀一組——重點講評——多樣練習”的培養(yǎng)指導學生讀寫能力的途徑。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使我體會到:閱讀是教學生理解語言,認識事物,進而在觀察和寫作中發(fā)展認識能力;習作是教學生依據觀察,借鑒閱讀訓練表達能力,同時又促進對語言的理解,事物的認識。我的具體做法是:[1]
一、精講一篇,閱讀一組,習作一批
教師精講一篇課文,指導學生閱讀一組同類型的文章,引導學生寫一批內容,結構各有特色的作文,這一教學方法是教學工作中“舉一反三”的具體運用。[2]
精講要從語文教學的目的出發(fā),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著力教學生自己讀懂課文。講讀課文時要有取舍,理解中心語句的內在聯系,體會它的含義和作用,要有練有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在講讀中學習讀寫方法。我教一篇課文,先要求學生自己讀書,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然后指導學生閱讀工具書,閱讀有關資料,再讀課文。學生讀后,有些重點地方鉆不下去了,教師在提出啟發(fā)性問題,引導學生呢尋求作者的思路。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為例:這篇課文選取了魯迅先生的幾件典型事例。生動形象地表現了魯迅先生的“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的崇高精神。同時考慮到學生讀書往往停于一般了解,寫文章不善于從生活中獵取典型事物,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進而展開思路的通病,講讀時以此作為重點。在學生讀了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和中心之后。我為了使學生加深對課文語言的理解,事物內在聯系的認識,逐步掌握讀懂課文的方法,讀講第一課時提出:課文哪些事物使作者周曄感到魯迅先生得到人們的愛戴?這句話對下文有什么作用?經引導使學生懂得“愛戴”這個概念,包含著工人,學生,許多人向魯迅致敬,挽聯,花圈堆滿了整間房子這些具體事物。這句話使讀文的人和作者產生同樣的想法:人們?yōu)槭裁磹鄞黥斞赶壬??自然地引出下面四件典型事例,回答人們愛戴魯迅先生的原因?/p>
再如讀講最后一段時提出:結合上文的具體事例,我們怎么理解“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這句話?魯迅先生的遺作中,哪句話表達了這種崇高精神?讓學生在反復閱讀和回答中理解這句話,所以使人感到自然,熟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就能記下來。是因為它有上文的魯迅先生讀《水滸》,送書,給車夫上藥,扎繃帶,給錢,勸阿三多休息,和舊勢力進擊而“碰壁“的四件生活中具體事例做基礎。魯迅先生愛什么,恨什么很具體,他的崇高精神讓人信服,尊敬。這些事實,也加深了我們對魯迅先生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理解.經過這樣的精講,學生不僅逐步加深理解了課文語言表達的內容,中心,懂得了選寫具體事物的作用,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讀書時能夠從中心句,段落的內在聯系上和表現中心的作用上提出問題,深鉆下去,逐步掌握鉆研文章,探索作者思路的方法,發(fā)展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學生掌握讀書方法,要有反復實踐的過程,在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精講了典范的課文之后,我把從書刊物上選出的一組兒童同類文章,加上閱讀提示或印發(fā)給學生,或出在教室黑板上供學生獨立閱讀。學生憑借教師的閱讀提示鉆研文章,加深精講中知識的理解,訓練閱讀能力。[3]
閱讀課上,以學生的讀和講為主,著力讓他們理解語言,認識事物,體會具體事物對表現中心的作用,研究中心語句的內在聯系,探索展開思路的方法。在比較,鑒別課文的同異時,讓學生體會到寫文章要寫真實具體的事物,事物要有內在的聯系,意義要蘊含于事物之中。并讓學生從他們的生活中觀察學校,家庭或社會上的個人或別人的學習或工作上的有意義的事。作文課上,讓學生依據個人選擇的事物,借鑒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習作訓練。這樣學生既有事物可寫,又能借鑒寫法,寫出一批內容真實具體,附有生活氣息,構思新穎,各有特色的作文。[4]
教師精講一篇,教給學生讀書方法,進而讓學生閱讀一組同類課文,開闊思路,“采百花而釀蜜”為學生習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寫作實踐中又進一步運用了知識,訓練了閱讀,寫作能力,消化了教師精講的內容,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了寫作水平。
二、閱讀一組,重點講評,多樣練習
課外閱讀,能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培養(yǎng)讀書習慣,學習寫作方法,提高讀寫能力。小學高年級學生喜歡讀書,善于模仿,要在多讀中使學生逐漸懂得文章應當怎樣讀,寫什么,怎樣寫,這就需要教師加強指導,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根據學生讀寫需要,有計劃的組織,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一組同類文章,抓住內容或形式的不同特點,選擇立意,選材,結構,表現手法或文章體裁的一個方面,進行重點講評。教學生從不同的文章中比較,鑒別它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構思過程和表現手法,進而讓學生通過作文,日記,發(fā)言稿等形式做多樣的練習。[5]
科學的春風吹進校園,孩子的心上冒出了愛科學的幼芽,我給學生講郭沫若同志的《科學的春天》啟發(fā)孩子們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和閱讀科技讀物愿望,號召學生購買,借閱科技讀物。利用課余時間互相介紹,評議讀物內容,寫讀后感。學生閱讀新書提出一些疑問。我把科技讀物做了寫法分類:敘事,說明,抒情三種寫法。以學生的博覽做基礎,選了科技讀物中的幾段重點,講評了敘事,才、抒情,說明寫作方法的區(qū)別和作用。讓他們懂得:敘事是把敘述對象的情況具體,清楚地寫出來,使人了解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經過情形以及結果;說明是對事物的情況或道理加以說明,對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用途,原理等進行闡述;抒情就是在敘述,描寫的基礎上,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傾注于所敘述描寫的對象之中,即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寄情于景。并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區(qū)別,鑒別它們的不同作用,理解它們的特點。再根據不同的內容,教學生運用不同的形式多樣練習。班級舉行《我們的理想》中隊會,學生用敘事的形式寫了《遨游太空》:
“我們真的去月宮了。先穿好白色的宇宙服,再把特制的生命保險……”
學生在片段練習中用說明的形式,講述了機器人工作的原理:“機器人為什么會說話?它會說話全靠……”
學生用抒情的寫法,在日記里寫下了他們對《科學的春天的贊美》?!拔覑鄹叻澹坏珢廴荷街械母叻?,更愛那科學的高峰??茖W的高峰上,一顆顆明珠閃耀著光芒,等待著人們把它摘下。在通往那明珠的山路上……”
學生課外閱讀了不同的小故事以后,我引導學生座談個人喜歡的小故事和感受,重點講評特定環(huán)境條件典型事件和表現人物的關系;具體形象地事物和表達個人感情的關系,再讓學生從生活中選擇事物,借鑒寫法,進行學習。
這學期學生從《少年報》《兒童時代》《兒童文學》上講了《井水和河》《煙囪和濃煙》《氣球,花瓶和手絹》等小故事后,我讓學生把個人寫的觀察筆記,讀后感,講讀過的童話故事和這些小故事比較,看這些小故事有哪些特點。學生座談時說:這些小故事的事物都是比較著寫的;這些小故事把生物擬人化了……我讓學生借鑒這種寫法觀察周圍的東西。在一次自由命題的習作中,學生寫了《蝴蝶和蜜蜂》《書包和字典》《螞蟻和知了》等一批小故事,反映了學生的智力發(fā)展促進了認識事物能力的提高。
這些作文從內容和結構上反映出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技巧,證實了學生廣泛閱讀,認真訓練,對提高表達能力的作用。魯迅先生說的:“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的?!?/p>
實踐證明,這二條途徑把閱讀教學,觀察生活,作文教學密切配合,較好的體現“精讀,博覽,細察,勤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法,不僅增大了閱讀量,避免局限于課本選擇的閱讀文章,同時學生可以用教師精講的課文中學到的知識指導課外閱讀,在閱讀中訓練讀的能力,廣泛學習寫作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去接觸實際,觀察事物,再把生活中耳聞,目睹。心思的有意義的事記敘下來,訓練寫作能力。經過這樣的螺旋形的反復訓練,學生能把學到的知識逐步轉化為讀書寫作能力,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曹明海、錢加清.營構與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策略論[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8.
[2]張倩,丁九陽.小學中期習作教學的應對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07.
[3]谷禮娜.培養(yǎng)觀察能力提高作文水平[J].作文教學研究,2006.
[4]譚幫換.小學生科學觀察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1.
[5]宋祥.語文學科教學論[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