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從文
【摘要】 提問能夠促使人們形成完整的思考體系。在教學工作當中,教師要通過提問,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擁有自己的主觀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主動性。本文對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問題教學法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12-094-01
0
不恥下問當中的“問”便強調了提問的重要性。對于學生來說,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向教師和同學進行求教。對于教師來說,要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使學生在進行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成長。
一、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的概述
所謂問題教學法是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的蘇聯(lián),該問題的提出者是馬赫穆托夫,他強調教學活動中的問題教學,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的具體內容和教學實踐情況,開展有意識地引導,目的是讓學生能通過深入思考學習內容,提出問題,進而使得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與獨立探索的能力。
二、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的應用
(一)形象化教學引入 利用多媒體開展問題教學
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其在教育領域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能夠發(fā)揮出來的輔助作用越來越強。語文教學當中,可以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將教學知識點與問題教學法相結合,提高問題教學法的有效性,使得問題教學法能夠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發(fā)揮出更大作用。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當與學生進行一定的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在制作課件時,針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從而加強課件的質量,提高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力。在課件當中,教師要巧妙地結合問題,讓學生能夠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探究精神。在與同學的交流當中,學生可以取長補短,拓寬自己的視野,并且鍛煉自己的發(fā)散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寶玉挨打》時,教師可以準備與紅樓夢相關的影視資料或者小視頻。利用影音資料形象、生動的特點,使學生在學習當中能夠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將問題融入到這些影音資料當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思考和觀察。這種教學方式,在提高課堂教學氛圍的情況下,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使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更加被學生所重視,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對問題的探究當中,提高自身探究能力。
(二)互動化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提問方式
問題教學法的關注的不僅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有學生通過學習根據課程情況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在學習期間只有善于或者敢于提出問題,才能對具體知識點產生深刻的認知與理解。例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通過“小教師”講堂的方式給學生提供提問平臺,但是在學生思維方式與教師思維方式差異性巨大的情況下,學生可以自行備課開展課文講授,在講解《雨巷》這課內容的時候,教師習慣通過不同題材的比較來鑒別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風格以及詩歌流派,這能契合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能對知識有新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講解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但是若讓學生對本課進行講解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學生為了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情景,并使聽課者能理解“丁香”的內涵,使用網絡上耳熟能詳?shù)母枨抖∠慊ā?,然后讓其他同學思考“丁香”的真正內涵是什么,學生回答出有“美麗”、“孤高”、“憂愁”這些詞匯。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行點評,說出這種新穎教學法使用的優(yōu)勢,同時指導學生在教學中使用新穎方法的時候,也要對關鍵詞語、段落進行講授,在語文學習中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能提升整體教學效果,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對學生字詞的理解考察,所以這部分內容不容忽視。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例如,“‘丁香的內涵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具有代表性,教師與學生一起進行討論,教師可以提出自己問題,學生也可以對教師提問,師生間的互問互答能讓兩者的互動更好,同時能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鼓勵學生通過思考來創(chuàng)設問題。
(三)開展自主化教學?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占用了絕對的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使得學生的學習和思想成長都受到了絕對的束縛。問題教學法的使用,需要教師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的思考,讓學生能夠對教師所給出的答案進行印證和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例如,在學習《勸學》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提出問題,再讓學生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并進行分組討論。如: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那么作為學生是否一定要強于老師呢?教師讓學生帶著這個疑問來閱讀文章。學生通過閱讀深刻地理解與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后匯總為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教師一定要優(yōu)于學生,這樣才會給學生傳授知識;另一種觀點是學生一定要優(yōu)于教師,否則社會將很難前行。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討論當中,并在討論當中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不要摻雜任何的意見,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暢所欲言。使得學生能對文章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能多角度地理解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問題教學法是在突破原有教學框架的基礎上為學生營造具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空間,目的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解放。高中語文教學法推行中問題教學的使用對學生的主觀思維有著積極的影響,能讓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極大的推進。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環(huán)境的深化,能讓教師在積極探索問題教學法的同時,找尋其具體的應用方式,進而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理念,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劉春梅.高中語文問題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J].學園.2012(05):12-13.
[2]戚品紅.問題教學法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6(1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