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義全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積極推進體育活動是一項值得的舉措,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以引導學生掌握營養(yǎng)知識、形成良好品格和培養(yǎng)其團隊意識,最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分析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概述,并闡述體育活動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體育活動;初中;健康成長
當前的體育教學不再僅是注重體育知識的授受和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yǎng),而是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如何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制約,開發(fā)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掌握對美的理解,培養(yǎng)其良好的道德品質應成為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師所關注并致力于解決的一個問題。為此,初中體育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全面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體育活動的優(yōu)勢來為教學工作服務,以促進初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概述
初中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 增進學生身體健康,然而,就我國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實施而言,情況并不容樂觀。一方面,一些學校僅僅是為了學生于考試中體育成績達標而開展課程,因此大量實施各種運動項目測定,如:800m跑及1000m跑、仰臥起坐、跳遠等。由此造成大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產(chǎn)生排斥感,難以激起參與興趣。另一方面,初中生因為自我認知對于體育課存在一定偏見,認為不屬中考主考科目,為了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以提升中考競爭力,很多學生希望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文化課程上,對體育課缺乏興趣。同時,由于現(xiàn)行體育教學模式陳舊、內容枯燥,而導致我國初中生普遍厭學體育的局面。
二、體育活動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
1.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營養(yǎng)知識。當前,我國初中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并不樂觀,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考慮到肥胖對初中生的健康危害較大,因此,初中體育擴展活動的開展可以此為入口,強化學生的科學、合理飲食意識,從源頭上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擴展活動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代表來對自己設計的飲食方案進行講解。完成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并強調科學的飲食規(guī)律應為3:4:3,即早餐攝入量為3分,中午4 分,晚上3分;減少高熱量食物、限制脂肪和甜食的攝入,而蛋白質食物不可減少,且要有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吃新鮮果蔬。同時,適當加大體育運動強度和勞動鍛煉,且運動后不能馬上喝水或吃東西,1個小時過后再補充營養(yǎng)。如此一來,在師生間和學生間的交流活動中,可提升學生對均衡營養(yǎng)和科學膳食的認知水平,意識到自身的不良飲食習慣,根據(jù)教師提供的科學飲食要求和標準來糾正自己的不良飲食。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可對體育教學和自身生活質量的提高產(chǎn)生積極影響,進而可實現(xiàn)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的多贏局面。
2.培養(yǎng)良好鍛煉習慣,讓學生“身體動起來”。動一動健康一生,體育健身習慣培養(yǎng)對學生一生的成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許多初中生并沒有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習慣,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時間緊,無暇顧及體育鍛煉,另一方面沒有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必要性,主觀上缺乏鍛煉的積極性。筆者在體育教學中首先強調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用一句形象的話語,運動就是在增進健康,讓學生直觀地明白堅持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讓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體育鍛煉。其次,強化了不同部位鍛煉方法的指導,如怎樣鍛煉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采取多大的運動量,應當采取怎樣的方式循序漸進等。有了思想認識的到位和運動鍛煉方法技巧的指導,學生接下來更需要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冬季,還是烈日炎炎的夏季, 筆者都身先士卒帶領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正因為有了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學生才能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筆者所任教的每一個班級都強化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將體育鍛煉作為每天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長期堅持下去,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養(yǎng)成每天鍛煉的習慣。
3.實施心理疏導教育,讓學生“情緒好起來”。青春期的初中生精神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的內心世界也形態(tài)各異。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在體育學習乃至整個校園生活中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但是不排除部分學生存在畏難、退縮、自卑等消極情感,這樣的心靈困惑直接影響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體育教師可以結合體育學科特點強化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在教學中要細致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言談舉止與神情動作,發(fā)掘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心理困惑,對心理問題把準脈進行分析,通過和學生進行談心交流及營造氛圍進行心理暗示等方法, 鼓勵那些存在自卑心理的學生主動昂起頭挺起胸,融入班級整體訓練活動中。這一環(huán)節(jié),重點表揚激勵一些具有進步之處和閃光點的學生,使他們以自信心戰(zhàn)勝自卑感,允許學生匿名發(fā)送短信,發(fā)送郵件,提出困惑自己的問題,予以一一回答,用這種雙盲的方式不計較是誰,也不需要知道是誰,關鍵在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讓他們內心障礙得到破解,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學習生活之中。
4.開展團隊合作訓練,讓學生“相互好起來”。團隊是當前社會發(fā)展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為一個社會角色的人,必須融入各種團隊之中準確定位自身,有效發(fā)揮作用,使團隊合作成為整個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推動載體。團隊協(xié)作意識要從小抓起,初中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還十分強烈,有必要通過團隊合作訓練讓學生之間增進了解、增進友誼、增進合作。在體育項目訓練中,許多時候采取團隊協(xié)作模式,如運球接力跑、團隊投籃比賽等,要么采取一組學生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要么以團隊為單位進行體育項目競賽等。為了實現(xiàn)訓練目標及取得好成績,每一個團隊的學生都會立即行動起來,大家一起分析動作要領,掌握較好的學生幫助較差的學生,只有實現(xiàn)共同進步才能夠取得較好成效。在這方面,以團隊項目訓練作為重要抓手,讓學生之間形成相互幫助、相互依賴、相互協(xié)作、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實踐證明,體育訓練項目的團隊化模式更能體現(xiàn)對學生團結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
總之,體育學科教學工作與初中生的身心成長息息相關,每一位教師都要重視緊貼學生成長需求,設計組織體育教學活動,使體育學科成為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好朋友。
參考文獻:
[1]鄧雨云,陳紅濤.淺談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5(6).
[2]劉連軍,寇正杰.淺議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J].科學導報,20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