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清+楊素
摘 要:小學階段學生普遍缺乏自制力,因而教師的課堂管理能力高低,對小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當前,從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現(xiàn)狀上看,其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諸如部分教師管理方法失當導致師生關系失衡,進而影響教學管理成效。針對此,教師可從轉(zhuǎn)變課堂管理觀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以及改善教學管理水平等策略入手,進一步促進小學課堂教學管理質(zhì)量和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教育;課堂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4-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16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學習主動性、自覺性以及自制力等缺乏,易產(chǎn)生課堂學習秩序混亂、紀律渙散等現(xiàn)象,影響小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為此,針對這一時期的課堂管理,教師應當適當加以強化,以保障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小學課堂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一)教學管理對象的特殊性
小學課堂教學管理對象為小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身心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較為活潑、好動,但自制能力較差,注意力較不容易集中,且保持時間較短,約為10分鐘至25分鐘左右。為確保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教師則必須想方設法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合理把握教學時機,有效管理教學課堂,使課堂教學盡可能地保持高效、高質(zhì)。
(二)教學關系的特殊性
上述提到,小學階段學生普遍年齡較小,對教師依賴性大,尤其是對于教師的一言一行,更是深信不疑,且由于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為此,教師的言行舉止,將直接對學生的行為產(chǎn)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還應當注意自身的言行,堅持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為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樹立好的學習榜樣。
二、現(xiàn)階段小學教師管理課堂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現(xiàn)階段教師管理課堂現(xiàn)狀剖析來看,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師管理課堂方法失當
1.對部分學生聽之任之、放任不管
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一些教師過于偏愛優(yōu)秀生而忽視后進生的現(xiàn)象,對于部分成績較差、態(tài)度不端正的學生采取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做法,只要求其不大聲喧嘩、隨意打鬧即可,導致這部分學生未能得到有效管理和約束,進而影響其未來學習和成長。與此同時,也容易導致其他學生有樣學樣,最終影響課堂整體教學成效。
2.濫用懲罰手段
對于部分較為頑皮且屢教不改的學生,一些教師可能會采取懲罰手段進行教育。適當?shù)膽土P固然有助于教育和管理學生,但若是教師懲罰手段運用未能得到有效約束,則容易導致懲罰手段被濫用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qū)W生的小錯誤而隨意懲罰的不當管理行為。不當?shù)墓芾硇袨?,不僅未能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而且還容易導致師生關系遭到破壞,更有甚者引發(fā)學生逆反心理,進而滋生出不利于課堂教育管理的反面行為。
(二)教師教學管理工作缺乏藝術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分配、管理以及對教學主次的合理把握至關重要。但由于部分教師資歷較淺、管理經(jīng)驗缺乏,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對教學時間安排不當,教學重點未能突出,且把握不準教學節(jié)奏,易出現(xiàn)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還有部分教師教學管理形式僵化,單一為追求課堂教學紀律的嚴謹,而忽視教學實質(zhì)目標和任務,造成教學課堂單一化、形式化、刻板化。此外,還存在部分教師將學生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唯一標準,而缺少對學生實際發(fā)展需要的關注,導致教學功利性傾向嚴重,不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存在重智育而輕德育、重知識教學而輕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也偏離了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三)師生之間缺少和諧關系
師生間的和諧關系直接影響著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的整體成效。但由于教師在課堂管理工作中扮演著管理者的角色,為維持教學秩序,通常會為嚴肅課堂紀律而采用懲罰手段來管理課堂。在教師的“高壓”控制之下,易導致小學生出現(xiàn)恐懼心理,對教師的要求唯命是從,課堂上只想如何規(guī)避教師懲罰,而難以將注意力集中到具體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上。這種師生之間不平等、不和諧的關系,既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又無法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致使課堂教學與管理工作質(zhì)量低下。
三、如何提升小學教師課堂教學管理能力
(一)及時轉(zhuǎn)變課堂管理觀念
課堂管理觀念決定教師課堂管理方式,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氛圍是否融洽以及教學內(nèi)容能否順利推進。因此,教師要及時摒棄傳統(tǒng)“教師權威管理”的觀念,結(jié)合教學實際及學生實際,不斷優(yōu)化管理方式,確保其能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課堂管理應當更加關注學生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fā)展,避免陷入“唯成績論英雄”的怪圈,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二)提升教學管理藝術
管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時,要注重管理的藝術,通過嫻熟的溝通技巧和準確的教學語言,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能夠及時接收和理解教師的用意,從而達到提升教學管理效率和水平的目的。特別是對犯錯誤的學生,更應當注重教育管理方式,多使用語言誘導方式進行教育,少用或不用懲罰手段進行壓制。勸導的言語應當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身錯誤并及時改正。除了語言教導以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細微的行為,如眼神暗示、搖頭點頭、輕敲桌子等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保證課堂教學正常有序。
(三)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貫穿始終。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現(xiàn)有效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前提,其不僅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還影響著教師教學的積極性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管理工作中,要重視師生關系的構建,通過確立師生間平等的地位,以及與學生加強互動和交流,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社會性也能得到培養(yǎng),促使其人格和心理不斷完善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振甫.青年教師課堂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2013(25).
[2] 張廷碧.淺談如何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J].科學導報,2014(22).
[3] 李軍玉.教師新型課堂管理能力淺析[J].讀與寫(上),下旬,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