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艷宏
【摘 要】在外語教學中,聽力課程作為英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在實際教學中,影響聽力的主、客觀因素很多,因此探索出有效的聽力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聽的能力成為現(xiàn)階段英語專業(yè)教學中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聽力教學的現(xiàn)狀入手,進而探討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策略。
【關(guān)鍵詞】英語聽力;訓練策略;培養(yǎng);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H3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6-01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6.072
0 引言
在多年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本人深深體會到,教師的適當引導、正確的訓練方法,對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聽力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聽力作為英語專業(yè)專門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剛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有一種懼怕感,在聽的過程中,經(jīng)常是只能抓住支離破碎的幾個詞或幾句話,腦子里反映不出整體意思,或者是好像聽懂了,聽后回答問題時卻糊里糊涂,腦子一團糟。經(jīng)過分析,這部分學生有五種情況:一、聽音過程中雖聚精會神,但不分主次,甚至記下一些次要的東西。二、不熟悉說話者的方言,比如不熟悉英音和美音的區(qū)別,聽不懂黑人英語,印巴英語等等。三、不熟悉連讀、失去爆破、弱化、濁化、重音、縮讀等許多音變形式。四、不熟悉語調(diào)節(jié)奏所隱含的感情色彩和意義,同樣一句話, 以不同的語調(diào)、節(jié)奏說出來, 意思可能完全不同。五、文化背景知識貧乏。學生對目的語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以及價值觀,甚至英美教育體制和宗教文化了解甚少。這一點在新聞聽力中也表現(xiàn)突出,因為新聞聽力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專有名詞,包括一些地名,國家的名稱還有一些英語俚語,習語以及慣用語,如果不熟悉這些詞匯,往往在聽音的過程中因為聽不懂某個單詞而影響了聽的持續(xù)性。因此,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加強聽力課教學,教師要以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針對性的將策略訓練與具體的聽力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以便學生將學到的策略與技能靈活運用到具體語言材料中去。
1 合理安排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
學生使用教材為施心遠主編的《新世紀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本科生系列教材:聽力教程1(學生用書)(第2版修訂版)》,內(nèi)容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人文等各個方面的題材,及對話、訪談、短文、專題報道和新聞等各種語境形式。為了訓練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分別安排如下教學過程:
1.1 辨音訓練
對學生進行語音訓練,首先讓學生從音素的辨別開始, 逐步過渡到語篇, 由易到難, 同時讓他們了解一些英語語音方面的知識,如語流中的吞音、連讀、弱化、同化、不完全爆破、強讀式、語句的重讀,升、降調(diào)及英音、美音區(qū)別等。語音知識的缺乏影響學生對聽音材料中各種語言現(xiàn)象的認同,因此,通過語音規(guī)則的學習和技能訓練,學生才能快速正確的做出反映。
1.2 精聽訓練
教材中生詞量少的聽力素材作為精聽材料,聽之前,教師可先把材料的中心思想或者要談論的問題讓學生有個初步了解,隨后就逐句的仔細聽,聽不懂或者某個詞沒聽懂,就反復聽,每聽一次,讓學生記錄下來聽到的內(nèi)容,直到可以完整地聽懂整個小段的精確意思。精聽是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對語音、語調(diào)就比較熟悉了,聽力會逐漸提高。
1.3 泛聽訓練
教材中相對難的短文作為泛聽材料,這個訓過程可以讓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讓學生看著短文去聽(聽之前一定要看懂該篇文章),邊看邊聽,可以反復很多遍。泛聽訓練要做到廣,就是經(jīng)常聽,而且聽些多領域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英語電視節(jié)目,英語電影,或聽一些英語電臺節(jié)目作為補充內(nèi)容讓學生聽。美國電視情景喜劇《老友記》就是很好的聽力素材。
1.4 聽寫訓練
聽寫可以檢測學生的手速能力、拼寫能力以及辨音能力。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從短文材料中抽出一小段來給學生聽寫。首先讓學生整體聽第一遍,第二遍每一句放三遍,第三遍時讓學生自查,分別用紅、藍兩種筆對著文本校對,紅筆糾正語法錯誤、聽寫錯誤。藍筆把沒有聽到的詞記下來。第四遍讓學生對照自查的聽寫文本聽。
1.5 聽力技巧訓練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除了教師采取正確的訓練方法之外,傳授適當?shù)穆犃记山o學生是有必要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貫穿一些聽力技巧。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首先,抓住首尾句。比如在聽新聞或短文時,聽者的注意力應集中到聽語篇中的關(guān)鍵詞和短首句。它簡明扼要地告訴聽者段落的內(nèi)容。因此,在聽新聞時,筆者要求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聽懂每條新聞的第一句上。其次,遇到時間、年代、人名、地名、數(shù)字時要對相關(guān)信息隨手做簡要紀錄。最后,使用縮略語。因為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可能比較全面地記錄重點信息,使用一定的縮略語和熟悉的符號是十分必要的:(1)利用數(shù)學符號如equal寫成“=”;“≠”表示“unequal”;“↑”代表increase/up;↓”表示decrease/drop/dip/fall ;“≈”代表about/almost;>表示more than;<表示less than;“+”代表include/cover;“-”則是exclude等。(2)利用數(shù)字和其他固定符號能用數(shù)字或其他固定符合代表的詞全部用阿拉伯數(shù)字或符號,這樣既能節(jié)約時間,又能避免拼寫錯誤,如:twenty寫成20;nineteen eighty seven記作1987;$=dollar;£=pound;11 in the morning=11 a.m.;11 in the evening=11 p.m.等。(3)創(chuàng)造自己的速寫符號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符合自己習慣的縮略語和符號,如u可代表understand(ing);m可代表mean(ing);h=hour;imp.=important/importance;nec.=necessary等。掌握縮略語有利于快速紀錄。
2 優(yōu)化語言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低情感過濾”的課堂環(huán)境
美國學者克拉申(S.Krashen)認為影響二語習得的情感變量主要有以下三類:學習者的動機、自信心和焦慮感。學生對聽力課有一種懼怕感,為了消除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感,優(yōu)化語言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低情感過濾”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可以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在正式上課之前,讓學生看一些簡短的視頻,比如TED演講,或者讓學生聽一段短文,小故事,幽默劇及電影對白等,造成一種英語氛圍,讓學生在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下開始進入正式的聽力課堂。
2.2 在課堂上,讓學生展開討論,桌椅可移動、可拼接,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小組,老師走下講臺,跟同學親密接觸,和學生互動、交流答案。
2.3 對缺乏語感、聽力能力差的學生,多使用“Well done!Excellent!Brilliant!等鼓勵性話語。注重情感投入,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培養(yǎng)情感,使課堂充滿人情味,學生不會那么拘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有利于提高和發(fā)揮聽力水平。
3 拓展聽力訓練途徑,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理解能力,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拓展聽力訓練途徑,要求學生課后每天堅持收聽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的英語新聞,美國之音(VOA)、英國廣播公司(BBC)等新聞節(jié)目。給學生介紹一些較好英語在線聽力網(wǎng)站或者網(wǎng)上英文電臺、英文原聲電影。既鍛煉他們的英語聽力,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又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不斷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增強語言的交際能力。
4 結(jié)束語
現(xiàn)代語言教育學理論認為:有效的聽力培養(yǎng)必須對聽的技能技巧加以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在聽力課教學中給學生進行上述引導與訓練,學生在聽音過程中能有的放矢地捕捉關(guān)鍵性的信息,加上借助各種手段,耳、眼、手、腦并用,強化記憶,從而提高聽力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Pergoman Press.1988.
[2]馮媛.淺談大學本科英語聽力教學[J].外語教學.1993年03期.
[3]李在國.尤克英.談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成才之路.2010年24期.
[4]翁超丹.拓寬英語聽力教學的窗口[J].中國校外教育. 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