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針對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特點,在引導學生參與體育學習中,針對學生實際,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實施自主學習方式、促進自我鍛煉等學習過程中實施有效的愉快學習策略,從而促使情緒高漲地參與體育學習,提高學生體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愉快學習;實施策略
小學體育這個學科是學生比較喜歡的科目。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緊緊抓住這一點,在引導學生參與體育學習中,針對學生實際實施有效的愉快學習策略,從而促使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學習,是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大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更好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一、 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學習哪一門知識,都必須以“興趣”為前提,儒家經典中的名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體育教學更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在體育學習情景創(chuàng)設中激發(fā)興趣
由于體育課大多是在室外進行,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因時因地為學生量身定制,以創(chuàng)設充滿激情的、新穎的情境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發(fā)生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體育課堂上來。例如,我教學二年級的跑、跳運動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景,由老師提示,學生模仿動物動作。讓學生圍成一個大圓圈,想象這是在一座大森林里,這時,森林里來了一只大老虎,學生就學老虎的樣子,邁步走,忽然從林中竄出一只小白兔,學生就學小兔蹦蹦跳,這時驚動了樹上的小鳥,鳥兒飛起來了,學生就學鳥兒展翅高飛的樣子。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景,組織學生由“靜態(tài)集體背景”,轉化為“動態(tài)集體背景”這樣學生的課堂教學氛圍既有趣又有激情,因勢利導,使學生沉浸在歡快之中,與教師的距離拉近了,有利于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也方便老師對課堂的掌握,對于下面運動技能的教學就達到水到渠成的狀態(tài)。
(二) 在自主學習方式實施中激發(fā)興趣
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對于體育教學我們更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等特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此,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式:
1. 在猜字謎、講故事中激趣
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這是兒童的天性,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這些特點,設計一些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的謎語、故事等。在“前滾翻”的教學中,我出示一個謎語“兩手用力撐,兩腳迅速蹬,團身如滾球,展體似雄鷹”,學生興趣盎然,很快猜出了這項體育運動——“前滾翻”。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地,發(fā)自內心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 在寓教于“玩”中激趣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玩”顯得尤為重要,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教學內容游戲化,把“玩”作為教的輔導手段,以“玩”助學,以“玩”促練。例如,在教學躲閃練習時,我設計了“老鷹捉小雞”“丟沙包”等游戲。在教學二年級“穿越障礙跑”時,我通過設置障礙物,讓學生抱著球穿越障礙物,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友誼賽,通過這個游戲既提高了學生奔跑速度和反應能力,又提高學生的團體協(xié)作及頑強拼搏的精神。
3. 在聽覺變換中激趣
“哨子”是體育老師的“專利”,學生一聽到哨聲就知道要上體育課了,那么除了哨聲,我們能不能用其他的聲音來對學生產生刺激呢?我的做法是,學動作時,播放有節(jié)奏的音樂;比賽時,用音樂來渲染氣氛,用小號和鼓聲來加油助威。在音樂伴奏下,學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悅,從而激發(fā)了興趣,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4. 在多樣的訓練中激趣
正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通過訓練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各項技能,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運用各種靈活的形式進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編一些韻律操,或趣味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反口令訓練法”等,通過學生的自練、互練、小組會練來鞏固知識,培養(yǎng)興趣。
(三) 在發(fā)揮體育教師魅力中激發(fā)興趣
偉大教育家羅伯特·特拉費斯曾指出:“教學是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藝術,它區(qū)別與其他的表演藝術,這是由于教師與那些觀看表演的人的關系所決定的。”體育課中的表演技巧,體育動作的和諧性能夠給人愉悅的感受,這充分體現教師的內在人格。老師就像一面鏡子,課堂上老師的一舉一動,學生都會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因此,老師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體育老師。在教學中,在老師的言談舉止中無不體現著老師的素質與涵養(yǎng),這對學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要通過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響學生,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 在自我鍛煉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苯】档捏w魄是學習之本,體育鍛煉應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習慣,這在全民健身計劃中就提到:“各級各類學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做好學校體育工作。要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技能和習慣。”在教學大綱中也強調了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性,并把它作為體育教學目標之一提出來。那么,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怎樣做到在教學中既能傳授體育知識,讓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術、技能的同時又能自覺地進行體育鍛煉,并把它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呢?
(一) 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教學中應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身體特點和不同需求,設計一套實用、有效、科學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真正得到體能訓練,在掌握技巧和技能的同時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二) 促使學生形成自律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尤其是體育教學更無法一目了然,馬上看到成效,而是在循序漸進中顯成果,教師也無法時刻跟隨學生左右,督促其鍛煉學習,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自覺地學習,形成自律性?!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教給學生鍛煉的方法,使其能夠自覺、合理鍛煉。
參考文獻:
[1]耿建峰.讓小學生愉快地學習體育[J].文理導航,2013,(33):85.
[2]夏正兵.激發(fā)興趣 愉快學習[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06):16.
作者簡介:
陳財源,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