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語文的學習,閱讀明顯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對閱讀的拓展教學為各小學母語教育的展開打下基礎(chǔ)。在學校舉行拓展閱讀就讓學生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鍛煉了他們的語文學習的技能,對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入、豐富,還能讓他們本身的語文文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應(yīng)當逐步培養(yǎng)學生研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能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的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彼员疚木蛯πW語文的拓展問題展開簡單的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拓展性閱讀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已讀為本”是語文教學的獨特方式,語文就是以文字的形式,通過聽、說、讀、寫來表達自我的學科。讀作為了解別人的文字方式之一,就要求學生必須在閱讀中思考,運用閱讀的技巧來感受文學的魅力,通過閱讀來將不同的人的感情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對于現(xiàn)在語文的教學,光是會認識字,能夠讀出文章的內(nèi)容是不夠的,語文的教學需要拓展性的閱讀,學生通過在對閱讀內(nèi)容的深入拓展,掌握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從閱讀中完善自己的閱讀思維方式,對閱讀有深層次的理解。并且能夠舉一反三,對于相同體裁的課文能夠迅速地運用拓展新閱讀所學到的技巧,將一篇課文理解透徹。
一、 課前生動地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tài)
翻開每本語文教材,即使是版本不同的課本,在正式學習之前,都會看見一段導語,由此可見導語對于引入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有著非常重要、積極地影響,小學生本就好奇心十分旺盛,當老師在介紹閱讀的文章前,用一種生動且形象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想要閱讀的動力,這樣就能讓學生在開始閱讀時處于最好的狀態(tài),更利于閱讀轉(zhuǎn)換情景的閱讀方式的實現(xiàn)。比如,在學習《雨》這篇課文時,就可以先提問學生,平時見過的雨都是什么樣子的呢?對雨什么特殊的感情么?雨是怎樣形成的呢?下雨的時候周圍的環(huán)境有什么變換沒有?雨過之后對雨的感情有什么變化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牢牢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雨”上面,對雨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想要閱讀這篇課文的感情也更加強烈,當然還能讓學生們在對雨的探討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流露出小孩天真爛漫的性格,在學生們自己的探討的回答中跟閱讀的課程進行比較,很大程度上達到拓展性閱讀的效果,讓課堂的學習氣氛更加熱烈,小學生們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更加強烈。
二、 對閱讀展開不同的拓展
閱讀并不僅僅是讀書那么簡單,更別說拓展性的閱讀,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拓展閱讀,讓閱讀更加簡單、精彩。
1. 閱讀時的文章體裁有不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的地方,所以教學時應(yīng)當注意對閱讀內(nèi)容的拓展性多加思考。所以,即使是在經(jīng)過教育學家們的不斷探討補充出版的教育課本,但這些課本對于對想要具有拓展性閱讀的思維學生來說還是不夠的,課本上的課文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量,要知道,那些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十分強烈的小學生,他們能極快地吸收閱讀中的知識,他們能夠完成閱讀數(shù)量是十分龐大的。這就體現(xiàn)出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學生們利用對課外讀物的閱讀,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又滿足了閱讀的需求,讓拓展閱讀更加輕松地展開。但是也應(yīng)當注意拓展閱讀并不僅限于不斷地閱讀課外書籍,而是要利用課外的閱讀量,來豐富學生們的閱讀的知識面,在閱讀中思考,提高閱讀的技巧。
2. 閱讀不應(yīng)當只要求學生們在課堂上有老師的指導,還應(yīng)該拓展閱讀的空間性,因為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边@句話同樣適用于對于學生的閱讀教育中,所以,讓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接受老師的教育,對閱讀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有不同的感悟。比如,多多組織同學們參加春秋游活動,或者在放長假時相約去博物館參觀,在休息的時候?qū)W生們圍坐在草地上,感受自然或歷史,傾聽老師對文章的講解,更能增加學生的記憶能力,讓在這種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閱讀的技巧,然后利用特定的環(huán)境,老師可以講述一些貼切環(huán)境的故事,讓閱讀自然地拓展開來。讓閱讀不再被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所局限,使閱讀的拓展性得到有效的展開。而這種由外到內(nèi)的拓展閱讀的深入形式,也能更加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教學氣氛融洽,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顯著提升。
3. 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獲取閱讀資料。隨著現(xiàn)在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媒體上的閱讀資料越來閱讀,所以教師應(yīng)當引導學生學會在網(wǎng)上尋找閱讀的文章,利用晚上文章的解析,在閱讀時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對于有些條件不好的學生,老師也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閱讀文字圖片、文學電影等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學到知識,利用閱讀的生活化讓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閱讀的重重小技巧。
三、 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上
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由于知識水平的有限性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只能讀懂文章的一部分內(nèi)容,可能存在對文章情感理解得不徹底。所以,這時候就體現(xiàn)了老師的教育引導作用了。老師應(yīng)當了解學生在閱讀時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學生覺得有疑惑的地方,用生動形象、貼近生活化的表達來解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在一次次的答疑中成長,慢慢養(yǎng)成自我思考的習慣。老師在學生閱讀時,也應(yīng)當化繁為簡,讓學生用最簡單的方式讀懂文章,這樣才能在拓展閱讀上有進步。
總的來說,小學語文的拓展閱讀是小學語文的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決定這學生們理解的深淺程度。用生動形象的引入吸引學生興趣,對閱讀的不同方面的拓展,對閱讀重點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成長,在閱讀中思考領(lǐng)悟,提高語文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淑華.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張坤熾.以教材為生發(fā)點,有效拓展閱讀[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0.
作者簡介:
馬正芳,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希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