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俠
摘要: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教學目標更好的實現(xiàn),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閱讀教學中,學情不同、教學文本不同、教師的素質也不同,所以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243-01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語文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和感悟,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和自我實現(xiàn)。
1.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
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要考慮學情,尤其是不同學段的學生在認知方面、生活經(jīng)驗方面是有差別的,低學段學生注意水平、思維能力都較薄弱,接受能力差,在教學中宜選擇講授法、談話法等,讓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呵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有了基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才能有效、有得。高年級的學生,知識儲備豐富,學習方法的運用比較熟練,教學中宜選擇研究法、討論法,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樂于參與學習,在參與中與人合作的能力、積極創(chuàng)新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如,在講授《漁夫的故事》這一課時,學生通過前幾年的語文學習,他們的復述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的能力都有了提高。教師在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時,完全可以把講故事作為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來運用。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整理思路,理清表達順序。學生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就會自己深入文本,對漁夫和魔鬼的形象有個深入的了解。然后,學生之間互相評誰的故事講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通過品評故事,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也進行了個性化的解讀,雖然有些解讀與文本偏離的很遠,這時需要教師對不符合文本價值取向的進行糾正和引導。
2.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文本呈現(xiàn)特點
教材是由不同的文本組成,每個文本設置目的和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中要充分考慮文本的特點。根據(jù)不同文本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方法,突出不同文本在教學中的不同作用。如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剛剛學習簡單的文字、拼音,教學時宜選用演示法、講授法,直觀、直接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到了高年級,文本的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也要多樣化,如在劇本、寓言、童話、神話的學習中,宜選用討論法、演示法,可以通過讓學生扮演人物形象,在表演中感受人物特點,學習故事文本的特殊形式。在綜合性的學習中,宜選用研究法和討論法,給學生預留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在討論中加深感悟,提高解讀能力。
3.閱讀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教師教學特點
教師的素質不同、能力不同,教學風格各異。同一個教學方法并不是每個教師都擅長。所以,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自己的特點,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知道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選擇自己最能夠駕馭、效果最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大顯身手、如魚得水,給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最擅長的舞臺,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
如有的教師擅長談話引導,那么教師就可以選擇談話法、傳授法進行個性化閱讀教學。如果教師擅長朗讀,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朗讀環(huán)境。教師擅長多媒體的運用,那么教師可以選擇演示法,積極利用現(xiàn)代教學媒介,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
4.鼓勵學生質疑和討論
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解放,讓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過程中得到知識的積累、認識的提高。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允許學生質疑,有了疑問,學生就有了閱讀文本的動力。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質疑,這些質疑應該包含在教學的全過程。首先鼓勵學生課前質疑,這是學生預習文本,對文本初次感知后的質疑,懷疑的可以是作者的觀點、文本的內容,甚至是文本的價值取向。這些疑問都是學生最真實的內心解讀。其次是課堂中的質疑,懷疑的是教師的講讀,如果學生對教師提出懷疑,那么這個學生就是在真正的聽課,真正的在與教師對話、與文本對話。通過質疑,他就有了自己的個性收獲。教學后的質疑,學生懷疑的是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個性化閱讀學習中,生成了自己的觀點,但隨著認識的深入,學生也是在質疑--解決--質疑的過程中認識文本。學生能夠質疑,說明學生的思維在不斷的運動,認識在不斷的深入。
5.注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發(fā)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復讀機、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運用給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多的便捷,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作為教師一定要緊跟潮流,讓現(xiàn)代教學技術為我們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更好的服務。如網(wǎng)絡多媒體教學,它能夠給學生帶來聲、畫、影等多方面的演示,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閱讀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中不好揣摩的、比較抽象的內容,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
參考文獻:
[1]施虹.小學語文不同學段提問的設計--基于個案的分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6(20).
[2]劉玉平.淺析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及相關教育[J].科學咨詢,2014, 6(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