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啟霞
摘要:教學無止境,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熟練地運用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精益求精。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興趣;學習主人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70-01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又是班主任,深感責任的重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怎樣才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是我們小學語文老師要深思的問題,我任教十多年來,不斷學習提升,積累了不少的教學經驗,我的具體教學實踐是:
1.熱愛語文教學,愛我的學生,千方百計,尋求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和方式
1.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對癥下藥,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開端引趣的方式除"提問設疑 "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1.2有競爭,才有發(fā)展。引入公平競爭,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平常的教學中,運用各類有趣學習競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連后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fā)言有創(chuàng)意。讓學生體味語文的樂趣。
1.3妙激趣。喜新和好奇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巧用多媒體和互聯網,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制作課件,給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注入點新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新詞匯。抓住學生求新心理,千方百計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講戲劇可以演一演;講詩歌舉行個朗誦會;范文朗讀時放一段錄音……新的方式讓學生覺得語文天地自有它的樂趣。
1.4巧激趣。有一次,我剛要講課,因我們地區(qū)雨水特多,外面忽然雷聲大作,大雨嘩嘩從天而降,學生都往外看;我靈機一動,讓同學們站起來,趴在窗戶上看雨景,隨即我說:"同學們,誰能一邊看雨景,一邊說出一些貼切的描寫雨景的詞句?"學生們高興極了,看看說說,課堂上妙語連珠,什么電閃雷鳴、烏云壓頂、傾盆大雨、雷聲隆隆……幾分鐘上了一堂精彩的口頭作文課,學生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又激起了他們的表達欲望,口頭能力的培養(yǎng)水到渠成。
2.與時俱進,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是課堂學習中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教師的作用則是隱性的,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
2.1師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2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勇于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靈活處理好考試和作業(yè)。
2.3根據學生和學校的特點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交流、辯論、競賽等,達成教學目標;組織學生通過實驗、制作、動手操作活動,嘗試錯誤和成功,進而完成學習任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認知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各種內容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并發(fā)展個性特長。
3.精心備好上好每一堂課,在課堂教學中認真組織學生運用各種形式學習的策略
創(chuàng)設情景給學生以主動施展才能的平臺,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平常精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3.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我在平常教學中,注意多啟發(fā),多反問,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教學《長城》時,"長城是什么樣?""你到過長城嗎?"......有些學生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
3.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fā)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主體地位更加突出,提高學生積極性。
3.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yōu)勢得到充分發(fā)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yōu)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3.3.1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發(fā)現別人,互相學習。一次做完課堂練習,我有意識地讓同學們互相學習,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勢。我讓同學們走出位置互相參觀試卷,然后寫出你認為練習做得最好的同學的名字。由于優(yōu)勢原則被同學們理解了,發(fā)生了可喜的現象:學習差的學生寫了優(yōu)生的名字;學習優(yōu)的學生竟寫了差生的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
3.3.2團結就是力量,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提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競爭。因為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要與其他組員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超過別的組。比如同一個問題,看哪一組先解決,解決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決辦法,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教學無止境,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精益求精;語文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