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經濟在不斷發(fā)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信息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課程相結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
我們正處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傳遞和處理信息,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將信息技術和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整合,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對于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信息技術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意義
1.創(chuàng)設合適的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物理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因此,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積極性就顯得比較重要。信息技術能夠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刺激,使學生對物理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對物理產生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電流”的概念時,單純地對電流的形成原理進行講解就顯得比較抽象,學生也難以理解什么是電流。如果運用信息技術,將電子的定向移動過程用動畫呈現(xiàn)出來,學生便一目了然很好理解了。這樣不但節(jié)約了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加愿意主動地學習。
2.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效果,控制教學節(jié)奏
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通過物理實驗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能夠鍛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善于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然而有一些實驗是學生無法自己動手解決的,而老師單純地對實驗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又顯得空洞乏味,使課堂教學的計劃不能順利實施。然而,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學習“分子的擴散原理”這一節(jié)時,由于分子是肉眼不可見的,我們無法通過實驗對分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進行詳細的了解,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分子的不規(guī)則運動進行生動的動畫模擬,這樣學生很快就能理解,從而保證了課堂計劃的順利實施,使教學的節(jié)奏不至于被打亂。
3.信息技術可以突破教學難點,拓展學生思維
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多媒體課件的使用,能夠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概念和現(xiàn)象變得形象具體化。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這一節(jié)時,學生難以理解什么是電磁感應,我們可以用幻燈片在課堂上演示,讓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就會產生電流。學生在觀看幻燈片后,就會對電磁感應產生原理有了一定的概念,老師接著對原理加以解釋,學生頭腦就會更加清晰。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學生在學習書本的專業(yè)知識之余,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查找資料,通過觀看有教育意義的視頻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二、信息技術和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方式
1.信息技術和教學內容相整合
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出教學內容,對課堂教學有很好的導入功能。比如,在學生學習新課的時候,老師先讓同學們觀看一段視頻,這節(jié)課的內容就會生動具體地呈現(xiàn)出來,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所學的文化知識,老師也能夠通過這段視頻直接導入到教學中去。信息技術所傳遞的內容非常廣泛,學生不但能夠學習到課堂上的知識,還能夠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因此在學生的課堂之余,用計算機查閱相關資料,可以使其受到更深層次的教育。信息技術還可以對學生實施品德教育,可以通過播放有教育意義的電影電視等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樹立他們的愛國情感。
2.信息技術和學生學習方式相整合
信息技術可以改變學生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一方,而是主動地學習、查閱資料,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一些概念和原理難以理解的時候,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在網上下載和觀看與物理學有關的資料、視頻,總結學習的方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3.信息技術和教師教學方法相整合
信息技術在不斷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幻燈片、下載相關視頻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因此,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僅僅局限在教材上,教學方法也不僅僅局限在對理論知識的傳授上。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精心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進而促進整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總之,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帶來了改變。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建偉.淺議如何整合初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J].魅力中國,2014(16):120.
[2]梁小東.探討初中物理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4):129,145.
[3]王倩.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J].神州,2012(1):1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