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芬
摘 要:積極心理學是一種新型的心理學理論,關注人的優(yōu)秀品質和美好心靈,致力挖掘人的發(fā)展?jié)摿透鞣N美德。高校輔導員是幫助和引導大學生積極健康成長的重要一員,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理念,不但有助于高校輔導員轉變思維,樹立起積極教育理念,而且有助于高校輔導員轉變角色,更好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還有助于高校輔導員轉變方法,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因此,文章就如何加強積極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問題提出了幾點思考建議。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輔導員工作;應用
一、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作為一種新的心理學派,積極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末,它核心內(nèi)容在于關注人的優(yōu)秀品質和美好心靈,致力挖掘人的發(fā)展?jié)摿透鞣N美德。具體來說,積極心理學主張采用積極的心態(tài)和價值取向來分析人的心理活動,以欣賞、開放的眼光來看待人的動機與潛能,從而采取有效措施調(diào)動人身上所蘊含的積極品質,激發(fā)人們追求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積極力量,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1.用積極視角看待大學生心理問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面對日益突出的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校輔導員應學會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來看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進行重新定位,積極關注和把握大學生的日常心理狀態(tài),多對存在消極心理的學生進行積極教育、心理疏導與關心關懷,積極評價大學生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閃光點,積極引導大學生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支持和鼓勵學生參與素質拓展訓練、心理鍛煉以及班級、社團活動等,從而加強對大學生積極潛能的開發(fā)和積極健康人格的塑造。
2.注重大學生日常管理教育中的積極體驗,提升大學生積極品質
高校輔導員在進行日常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對大學生進行價值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實踐中,應當注重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大學交心談心,對于學習基礎較差、家庭經(jīng)濟困難、就業(yè)壓力較大、面臨感情困惑、心理存在障礙等困難的一些特殊大學生,輔導員要適時適當?shù)亟o予特殊的關心關愛和幫助扶助,并積極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積極樂觀地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
3.注重高校積極教育環(huán)境建設,提高高校輔導員在學生中的信任度
高校輔導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圍繞學生工作開展學生工作,而要放寬思路和開闊視野,高度重視大學生所處環(huán)境對其積極身心的影響,并努力為大學生積極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具體來說,一是要加強與高校內(nèi)各專業(yè)老師、行政管理部門等的溝通聯(lián)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良好學習風氣,為大學生健康品質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大環(huán)境。二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管理組織和學生干部的組織帶動作用。三是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個人特長等,并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內(nèi)的文藝社團、興趣小組、活動組織等,促進和加快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形成和提升。四是高校輔導員要嚴格要求自己,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保持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良好的為人師表形象,發(fā)揮自己在大學生中的“行為示范”作用。
4.不斷完善高校輔導員工作制度機制,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創(chuàng)造更好條件
積極心理學理論,其適用對象不僅僅局限于大學生,也適用于高校輔導員這一群體自身。具體來說,一是要在觀念上把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師資隊伍的重要人力資源和承擔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要素來看待,注重對高校輔導員智慧、潛力的開發(fā),努力促進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二是從制度設計上,要完善相應的輔導員管理、制約和激勵制度,努力提高高校輔導員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增強高校輔導員的獲得感和認同感。三是要鼓勵輔導員積極學習和進行自我能力素質提升,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開展研究,注重對高校輔導員積極品質的開發(fā)。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主義的接班人,高等教育新形勢下開展高校輔導員工作,可以針對當代大學生身心特點、管理教育實際等情況,引入和應用積極心理學中的相關理念和知識,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心態(tài),促進大學生積極品質和良好素質的培養(yǎng)與開發(fā),從而促進當代大學生的積極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懷征.積極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66-67.
[2]管義珅.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