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芬??
摘要:微課是信息時代的產物,也是新時代教學的輔助手段,能極大地提高歷史的教學效率,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本文從微課的基本概念出發(fā),介紹了微課在歷史課堂上的初步應用,最后提出了微課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給同行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微課;信息時代;歷史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逐漸應用于歷史的教學之中。微課主要是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將授課內容形象地展示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同學們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一、 微課的概念及其特點
“微課”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5-8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及各種微型課件和微型練習,對知識點、考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微課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具有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少、時間短、主體鮮明等突出優(yōu)勢,這些特點決定了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實用價值。
二、 微課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將微課運用于歷史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還能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一目了然。微課與歷史教學的結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堂教學的導入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正式內容講解之前,讓學生欣賞一小段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視頻,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課下的喧鬧中安靜下來,迅速調整狀態(tài)進入教學情境之中。例如在講解《鴉片戰(zhàn)爭》一課時,我先讓同學們觀看了幾幅中國人吸食鴉片的圖片,面黃肌瘦的幾個人躺在炕上,手里拿著大煙桿,目光呆滯。這些圖片讓同學們感受到鴉片對人身體的毒害,同時提醒同學們在當今社會也要抵制誘惑,遠離毒品。講到虎門銷煙時,播放了一段林則徐銷毀鴉片的影視資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鞏固了教學成果。
(二) 學習方法的傳授
以往為了提高自身的歷史成績,學生們往往死記硬背。作為歷史老師我們不僅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要讓學生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不變應萬變。在歷史考試,尤其是大型的歷史考試中,題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將出題人的思路和出題規(guī)律弄明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看過一個專門講解材料分析題的微課,視頻里老師詳細分析了高中歷史材料題的出題規(guī)律和出題人的意圖,并歸納總結了解題方法。我讓同學們課下觀看了這節(jié)課,一定要掌握住微課里介紹的答題方法,考試過后,其成績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說,作為當代的教師,不能只做學習的傳播者,還要做知識的源頭,不斷學習和創(chuàng)新,將新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提高歷史的教學效率。
(三) 重難點的突破
重難點的學習是教學內容的關鍵,關乎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可以用微視頻的形式講解重難點,并將其傳到學校網站,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下載觀看,課后自主學習,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理清學生自身的思路,更好地學習知識點。比如,在進行“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的教學時,可以制作有關秦始皇的微視頻,向同學們講解秦國統一天下的歷史,并介紹統一之后的舉措,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重難點。
(四) 學習交流平臺的搭建
歷史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用微視頻進行教學講解,還要利用微課搭建學習平臺,方便課下為同學們進行答疑解惑,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一方面,老師可以詳細地掌握每個同學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同學們在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向老師詢問,以便更好地鞏固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三、 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微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但是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自身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只能起錦上添花的作用。
(一) 教師動手能力不足
在高中,每個歷史老師的任務非常繁重,每個教師平均每周12節(jié)課,還有大量的練習題需要批改,出錯的問題也要一一指正,如此多的教學任務,使得老師沒有空余時間制作微課。而且我國的網絡化普及時間短,一些年紀稍長的教師根本不會使用電腦,更別說微課的制作。年輕的教師則直接從網上下載課件,生搬硬套,課件與教學內容的不符,不僅不能活躍課堂氣氛,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習效率。因此,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培訓,了解微課的制作與應用,教師要將學習成果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
(二) 信息化教學尚未普及
微生活的時代已經到來,微博、微信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微課的應用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方便了教學活動,但是微課并不能在歷史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它只是在課前導入和課后鞏固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教師講解新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同時由于信息化教學還沒有大量普及,教師更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想也不會制作微課。
(三) 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深蒂固
雖然教育部大力提倡教學改革,一些學校也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觀看微課的教學視頻及制作方法。但是由于一些歷史教師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上依舊是以老師為主導,進行填鴨式教學。即使有的教師使用微課教學,也只是生搬硬套,毫無新意。因此如何有效地將微課引入課堂,還需要教師的進一步努力和探究。
四、 結語
微課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提高了歷史學科的教學效率。但是由于普及時間短、教師自身能力的限制等原因,現在的微課還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如何培養(yǎng)老師制作微課的能力,如何將微課與歷史教學有效地結合,是我們今后應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顧懷晶.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2(3):107.
[2]蔡堅.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62,164.
[3]石娟.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讀書文摘,2016,(34):336.
[4]鄧霞.淺析“微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6,(27):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