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智華
摘要:本文先對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之后,提出了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包括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導入、個性差異、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高效備課等,通過多種渠道,構建適合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體系,以期構建理想的初中語文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主體性;主要思路
一、 引言
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學方法不能創(chuàng)新,使得本該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索然無味。主要是因為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把分數(shù)放在了首位,再加上教師和家長急功近利,語文教學方法單一、機械,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整個課堂毫無生機可言。在新課改背景下,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完成教學任務,并取得具有較高影響力的教育教學效果。高效課堂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高效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是一種狹義的高效。下面將提出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新思路。
二、 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主要思路
1. 了解學生,因勢利導
教學開始能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課堂導入有很大關系一個有效的課堂導入,能迅速吸引抓住學生的心理,帶給學生的學習欲望是非常大的,這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也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刷題,往往開門見山地進行教學,久而久之,學生面對這種教學方法也習慣了,他們面無表情,思維處于停止狀態(tài),機械地記憶著教師傳授的東西,無法提高教學效率。這種課堂非要說高效,也就是學生死記硬背了更多的知識點。其實,初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叛逆心,他們有著追求新奇的欲望,我們要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迎合他們的審美觀。比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這篇文言文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太陽在一天不同位置的大小、顏色、溫度有什么不同,學生暢所欲言,然后學生會產(chǎn)生疑問,老師再給學生講一講冷暖色調和光滲效應,進而引出《兩小兒辯日》,這樣的開局可以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如果開局就講古文,沒有鋪墊,學生的學習興致不會高漲,而且還不容易理解課文。
2. 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老師都是把備課時設計好的教案帶到課堂上,然后按照設計好的環(huán)節(jié)一步一步展開,在教學過程中,要求的標準是統(tǒng)一的,目的都是讓學生完成制定好的目標。但是仔細想想,一個班級有40多個孩子,這些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具備不同的智力和能力,就好比公園里的植物,它們擁有各異的生活習性,它們的花期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如果讓這些植物都一起開花,這是不現(xiàn)實的。同樣,面對一個班級內幾十個孩子,如果運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有的學生會感覺特別困難,而有的學生認為太簡單,沒意義,這種課堂有可能是高效的嗎?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幾十個孩子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的目的就是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種教學才是最高效的。
3. 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追求的永恒話題。新課改強調,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更是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不應滿足于學會,更要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所以,學習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而不單純是一個知識受眾。一旦他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了,學生也就主動去探究知識,去有效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課堂教學延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比如,學習《趙州橋》時,當?shù)氐睦蠋熆梢越M織學生一起去趙州橋參觀,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沒有條件的可以通過視頻來讓學生真實感受;又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課文時,讓學生充分閱讀,然后分組扮演小說中的角色,加深學生對文中描寫于勒前后人物的變化的理解。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而非自己獨霸課堂。改變以往的課堂風格,開始以學生交流為主,給他們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展現(xiàn)自己,開發(fā)自己。設置具體的恰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讓學生聯(lián)合生活實際,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自己的角色,演繹新的自己。除此之外,鼓勵學生自己探索問題,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培養(yǎng)他們自己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讓學生得到了鍛煉,并且對于學生以后的理解和掌握有著深遠的意義。
4. 精心設計教案
設計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jù),也是教師最基本的教學能力的體現(xiàn)。教案設計的好,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課堂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突發(fā)情況,教案中沒辦法預想,這樣教學效率會受到影響。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突然會提出一個問題,這時候如果教師為了趕進度,沒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上,很可能會撲滅這個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那這樣的激情不會再上演。我們要把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在設計教案的時候,給學生預留出一部分時間,不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對他們的問題置之不理,很可能這一次的積極討論,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提煉和總結,采取課前制定的教學方案,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友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始于點滴的引領——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2):68.
[2]張玲.淺析初中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及其突破路徑——對“自主探究熱”教學模式的幾點反思[J].考試周刊,2014,(86):24.
[3]朱愛蘭.全面樹立新型理念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問題[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2011,(10):120-121.
[4]劉必春.立足學生發(fā)展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對初中語文分層教學的幾點體會[J].文理導航旬刊,2011(3):37.
[5]李國華.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小老師”開創(chuàng)語文教學的“大局面”[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