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李秦
摘 要: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是重中之重,而體驗式閱讀教學使學生有滋味地去品味文章。所以老師不僅要使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來上課,更要涉及現(xiàn)代語文教學所倡導的體驗式閱讀教學,這篇文章主要對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做了探索,明確體驗式閱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并就如何有效地進行體驗式閱讀教學提出對策。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教學;小學語文
語文課程承載著育人的重要使命,而體驗式閱讀教學中學生則是以教材為載體,在教師引導點撥下,學生自主參與的一種閱讀實踐活動。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方式不是普通概念上課堂教學的藝術技巧,而是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本應具有的一種實實在在的屬性,從本質(zhì)上說,體驗,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生長點,是關乎學生個性發(fā)展和人格健全的成長點,它貫穿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由此可見體驗式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
一、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內(nèi)涵
2011 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于閱讀教學部分提出了要加大閱讀體驗方面,即“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也可以說是通過書中塑造的形象,使學生對文中振奮人心的、痛徹心扉的抑或是歷盡磨難的各種現(xiàn)象作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評價,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有益啟示。總而言之體驗式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是極其重要的,需要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積極主動去品味、感受、理解閱讀文本,進一步可以結合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把原本陌生的、不理解的文章變成熟知的甚至能心智相融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
二、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一)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個別差異
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并不只是針對語文功底好的學生,應該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尤其是對于那些在班級或小組合作中極少發(fā)言的學生,更應該給予他們關照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讓所有學生都投入到作品當中去。在小組合作開展討論活動時,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們的言行,讓每一個學生都對討論活動有自己的看法,讓所有同學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二)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民主型的師生關系。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相互促進的關系,具體反映在對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過程和方法等,師生之間可一起商定、選擇和決策。在教師面前,學生們便可隨意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要尊重學生、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與學生平等合作。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式閱讀才能更好地實施。
(三)情意真切,調(diào)動主動性
在語文閱讀學習中情感的調(diào)動是關鍵,是閱讀教學關鍵的一步,由于小學生情感還不夠穩(wěn)定,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通過語文體驗閱讀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讓學生在學習中產(chǎn)生共情,需要教師傾注更多的真實情感,可以以情帶情,這種情感最重要的就是要來自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是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從而積極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感,從而讓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
三、 小學體驗式閱讀教學的有效實踐
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善于通過營造氣氛來實現(xiàn)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在這種氛圍或情境的營造,使學生能進入到場景之中,從而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對文章的共鳴。
(一) 以“美”入境,帶動情感
在所有的作品中都有屬于自己的“美”,無論是大自然的壯麗風景,還是社會生活中的絢麗的場景,也無論是那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還是最難割舍的骨肉親情,都能帶給讀者各個角度的美感,帶給人不同的心情,所以說教育者應從“美”入手,可以適當?shù)孛枋雠c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例如教學《草原》一課,上課開始,老師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大草原的視頻,接著問:“草原美么?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睂W生回答后,接著說:“咱們看一看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什么樣的?!睂W生就會帶著對草原美好向往的情緒愉快地讀著課文。這樣的設計讓學生不知不覺就仿佛已經(jīng)進入到了草原,對理解課文提供了感性的認識。
(二)以“情”相連,展開教學
在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的語言要做到“動情”,首先在示范朗讀上,要充分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其次在課堂用語上,使自己的課堂語言具有感染性,簡單地來說就是文之情激起師之情,再以師之情激起生之情,而學生產(chǎn)生的情感又會反饋到老師身上,所以他們之間是相互影響遞進的關系。就《桂林山水》來說,這篇優(yōu)美的文章寫了桂林漓江的靜、清、綠,寫了桂林山的奇、秀、險,在學習課文前半部分了解了漓江之美,老師讓學生做一次假想旅行,老師用語言音樂把學生帶到漓江,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學生會情不自禁地進入了作者所描繪的漓江的情景中。
(三)以悟促寫,大量積累
人人都知曉生活就是語文,人們每天的生活都與語文密切相關?,F(xiàn)在的課本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深刻的道理,需要老師來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理解作者,真正地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閱讀中的趣味,享受到學習的愉悅,這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一些精彩的語句,此時,教材知識成了學生張揚個性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憑借,閱讀與寫作也成了學生樂此不疲的生命活動,所以教師不能機械地加強語言文字訓練,而是要結合學生情感的升華,在合適的時機讓學生的感悟肆意發(fā)揮,只有這樣學生就不可能真正體悟到語言文字的無限韻味,寫出來的文字才會生機無限。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驗式閱讀教學應在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基礎上,采用各種有效方法來提高和擴充學生的體驗,把教學關注點集中在學生身上,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體,完全敞開心靈去閱讀和感受,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情感共鳴,獲得獨特體驗。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李吉林.教育:以“真、美、情、思”建構中國情境教育[N].社會科學報,2009-2-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