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行各業(yè)都出現(xiàn)改革發(fā)展的趨勢來適應時代要求。教育作為政治經濟發(fā)展的助力,作為國家和社會進步的基石,成為改革的主力軍。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要求逐漸偏向于促進課堂互動以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自身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就很難適應改革要求。高中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人才能力形成也有重要意義,物理是許多理科類專業(yè)的基礎,所以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是適應行業(yè)發(fā)展,滿足人民的需求。
關鍵詞:備課要求;課堂互動;情感關注
前言
物理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其理論是機械制造、化工等諸多行業(yè)的基礎,為了適應時代發(fā)展中各行各業(yè)的要求,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有實際意義。改革注定需要對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批判和改革,所以需要找出現(xiàn)存的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文章就當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以及改革的情況進行分析,提出幾種嘗試性的、有意義的做法,也有對相關問題的反思,希望進一步促進教育水平提高。
一、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及改革的現(xiàn)狀
教學反思就是指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對教學行為進行批判和改進的有意識的行為。高中是教學的重要階段,對整個人生也有轉折性的意義,所以高中相關教學內容的反思是追求合理化的過程,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思考以及解決問題,有著實際意義。
二、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及改革的反思
高中物理教學需要進行一定改革,因為在具體實踐中有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經過調查,得出以下幾點值得注意的問題:
(一) 反對理論脫離實際
物理學科目較為特殊,因為理論和規(guī)律都深深扎根于廣泛的實踐之中,所以學生在學習物理規(guī)律過程中,應該注意對物理現(xiàn)象的思考,理論是基礎,但是對現(xiàn)象的理解和問題解決才是學習的根本目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最重要的是能夠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僅僅是對理論進行機械式的灌輸,學生其實并沒有接受多少,所以在師生關系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都應該進行一定的改革。
(二) 改革的具體方面
實施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得課堂上具有更多的生命力,所以需要注重的是師生問題的改善以及教學設計及過程等。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應該樹立起為學習而學習的理念,精心地準備課堂的內容,使得課堂中的環(huán)節(jié)都有實際意義。教學方式、教學工具等方面在實現(xiàn)實際要求時難免會出現(xiàn)一定問題,所以應該揚長避短,積極改進,切實提高課堂設計的質量就好。學生有差異化,教師尊重學生多元化,提倡多元化,對學生的學習也有積極意義。
三、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及改革的建議
改革課堂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是教育在改革趨勢下的重要目標,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教學改革嘗試和反思有著較為突出的實際意義。筆者經過相關的調查和分析,得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 備課階段
備課質量對整個課堂的質量有重要影響,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物理知識較為系統(tǒng)化,在接受新知識時需要以原有的知識作為基礎,學生用來吸收新知識的基礎必須相當牢固,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遇到問題時,也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知識傳輸。學生需要在充滿求知欲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問題更好地主動思考和探究問題,將師生之間的教學相互化、優(yōu)化,進入高效的階段。如果教師仍然不改革一味地講學,不注重對學生吸收理解程度的關注,是不能適應當下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的。物理知識講究一定的構思和想象,所以常用的方式便是建模法,對學生的建模能力要求較高。物理模型是知識和思維的產物,通過建??梢愿玫匾龑W生思考、感悟以及升華,所以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建模能力的鍛煉,增加相應的改革內容來適應新課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學。
(二) 教學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方式都太過于片面強調知識傳授,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有利作用?,F(xiàn)代教育強調自身發(fā)展和個性化的發(fā)展,最終達到的教學目的應該是促進自己創(chuàng)新性的理解,而非單純地掌握知識。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去了解一些實際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相關問題,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不僅是工農業(yè)等物理知識付諸實踐的領域,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加強聯(lián)系,促進知識更好地理解吸收。教師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應該更好地啟發(fā)和指導學生進行問題分析,對知識進行探索。物理有很多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部分,所以應該在教育中多激發(fā)同學進行實驗的興趣,利用平常生活中極易獲取的物件進行理論探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以及困惑問題進行一定指點,在學生得出結論時進行理論灌輸,可以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是教育領域改革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三) 細節(jié)要求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興趣等入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先進手段直觀形象地創(chuàng)造語境。讓學生可以全方位地體會到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教學中,引發(fā)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激情,使得他們可以在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學生真正發(fā)揮主體作用。改變過去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主要是在考核中,減少對答案等強制性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去評價,理解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對能力有較大懸殊的學生,應該給予更多的鼓勵和夸贊,提出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保留每一個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使得學生淡化對成績的要求,享受整個教學的過程。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措施有許多,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改革需要結合物理科目自身的特點,所以值得注意的問題也有許多。教育的質量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時代發(fā)展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提高教學的質量。文章就物理改革的問題以反思的形式體現(xiàn),也提出相關的嘗試性建議,希望可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盧秀玲,鄒麗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嘗試與反思[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2,25(2):21-22.
[2] 霍國輝.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改革嘗試與反思[J].時代教育,2016(10):174-174.
[3] 尹艷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之反思[J].軟件:電子版,2015(6):174-1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