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
摘要:學案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但具體實踐中,也存在著學案過多、學生丟棄學案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關鍵詞:學案教學;實踐;反思
新課改倡導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學案教學以其在發(fā)揮教師主導性作用與學生主體性作用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學案教學“以導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這種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案教學一改過去“滿堂灌”的模式,使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和諧統(tǒng)一。教學中,通過基礎知識的自主學習和一些典型例題的設計,以及合理的情境設計讓學生展開探究,從而使學生由原來的“學會”轉變?yōu)椤皶W、會用”。
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我切身感受到:
一、 “學案”有許多較之于“教案”的優(yōu)勢
第一,“學案”為學生自學提供了導學、助學的工具,為教師施教提供了藍圖。學生做學案的過程,也是自主預習、自主探究的過程。完成學案的過程,也是學生預習中問題暴露的過程。學案的完成,有助于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這就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其次,學案中的“合作探究”部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究能力。第三,從學習內容上講,學案中的“自主預習”部分,有助于學生明確有關知識結構,從而更系統(tǒng)、更全面地掌握有關知識,達到思路的條理化。
二、 學案教學在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 學案過多,學生無法按時完成
隨著課改的深入,基本每門學科都設有學案。上每一節(jié)新課之前,學生都要完成各學科中的自主預習部分。教師通過批改學案,才能發(fā)現學生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教學,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但是,學生每天要完成的學案過多,因此有時無法按時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會出現嚴重的抄襲現象。這使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而導學案教學在課堂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講解的主要是重難點和易混知識點。對這些知識的準確把握,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真預習的基礎上。因此,學生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的問題又進一步影響了課堂教學,尤其是小組間“合作探究”效率不高。這就造成部分學生基礎不扎實,重難點也不能完全理解。針對這樣的問題,很多教師又不得不在課堂上花費時間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這樣往往使課堂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2. 學生課后丟棄導學案現象嚴重
學案是教師針對每節(jié)課的重難點、考點等精心設計出來的,其中的“自主學習”部分往往包括每節(jié)課的知識框架。一份精心制作的學案,對于學生課后復習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發(fā)現,學生課后丟棄導學案的現象比較嚴重。這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又使學案教學的優(yōu)越性難以發(fā)揮。
3. 學案中“層次性”體現不明顯
學案的制作與實施,都應該根據不同學情體現層次性。比如,政、史、地、物、化、生幾門學科,在學案的制作與實施中,都應該體現層次性。如果文、理科共用一份學案,往往造成理科教學任務難以完成。另外,很多理科學生由于學習側重點在其他學科上,所以在完成學案之后,往往沒有更多時間完成練習冊,練習冊抄襲現象會比較嚴重。這也是造成以往考試中即使出現練習冊原題,也有很多學生犯錯的原因之一。
三、 對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幾點反思
1. 學案的編制必須體現層次性
這種層次性主要應該體現在文、理學科的差別上。文、理科學案的制作應該有所側重。文科學生的導學案應該相對較細致,除了涉及基礎知識外,還應該有知識拓展方面的內容。理科學生的導學案應該側重于基礎知識及重難點、考點。
2. 學案的編制要求“精”,而不是“多”
學案過多,往往會加重學習負擔,反過來只會使學生應付完成,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此,學案制作要求“精”,而非“多”,以減少學生應付作業(yè)的現象。省下來的時間,學生可以認真完成練習冊,這樣也會起到鞏固學習的作用。
3. 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學案的良好習慣
一份精制的學案,對學生復習有很大作用。因此,收集、整理學案也應該成為學案教學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否則,課后丟棄學案,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會使學案教學流于形式。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課后收集、整理學案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學案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之所以能夠廣為推行,必然有其內在的科學性。但是,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其優(yōu)越性,還需要我們根據具體學情去探索。
參考文獻:
[1]鐘世軍,雷新菊.淺談中學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11).
[2]王有鵬.巧妙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