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光
摘 要:音樂教學不在于培養(yǎng)音樂家,而是以教育為核心,展開審美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音樂教育中不斷創(chuàng)造美的環(huán)境,通過融洽的師生和生生關系,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和延續(xù)美,從而有"潤物細無聲"之感。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從增加學生審美體驗入手,增加此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音樂教學,不僅給學生一種美的聽力感受,更給予視覺的沖擊。從如何增加小學音樂中的審美體驗入手,根據(jù)相關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幾點意見。
關鍵詞:小學音樂;審美體驗;創(chuàng)造力;意境
從審美本質上來講,要激發(fā)內心對美的渴求,能夠體現(xiàn)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有對美的熱情,所以音樂課堂要充分結合審美教育,將教學目光放在學生身上,幫助他們真實感知美、體驗美。而音樂是非常好的形式,它不是一種學習,而應該是一種享受和娛樂,用愛好的心理接受它、體驗它,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一、充分解讀音樂教材,挖掘音樂審美教學因素
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依據(jù),小學音樂教學也不例外。音樂教材能使學生獲得更加強烈的審美感受,體驗到與眾不同的學習樂趣。從教材編寫的角度來說,具有很強的欣賞價值,而且教學有美感的音樂,能夠帶動學生的情感,最大化音樂教學價值。
充分解讀音樂教材,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度的教學意義挖掘出來,如為什么欣賞這個歌曲?從音樂知識到音樂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初衷如何?或者是音樂教學的邏輯是什么?通過怎樣的手段展開教學才是最合適的?等等。教師不僅僅要作為一名教學者進行解讀,還要作為一名編著者,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教學邏輯,也要作為一名學習者,更好地體會學習者的快樂和精神以及興趣方面的豐富程度。深入分析音樂教材,發(fā)現(xiàn)其中不乏情境美、意蘊美和曲調美等。一首好歌是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是能夠表達學生的心聲的,是能夠了解學生的心愿的,也是包涵著美好的祝愿和向往的。解讀音樂教材,不僅僅要從樂理知識的角度進行分析,更要注重其他教學因素對學生的感染力,挖掘教材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元素。建議教師對自己的音樂教學課堂進行充分的記錄,這樣如果第一次沒有深度挖掘出音樂教材中的內容,可以在第二次、第三次的教學中繼續(xù)開展。教學過程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好的學習機會。
二、提高教師的審美修養(yǎng),從教學細節(jié)入手
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一方面來自于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來自于教師本身的魅力。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是他們的榜樣,他們天生對老師有尊敬之感,而且很容易效仿老師的一些行為。音樂教師是美的傳播者,也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和發(fā)散者,一個好的音樂教師形象,不僅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而且能夠傳播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讓學生在學習中不自覺地產(chǎn)生學習動力,維持學習熱情。提高教師的審美修養(yǎng),從教學細節(jié)入手:注意教學儀態(tài),從教師的穿著打扮,到儀表儀容,再到行為舉止等,都應該符合一個“美”的要求,做到大方得體,整潔干凈,有新穎的色彩感,做到恰到好處。行為動作上,要穩(wěn)重,更要有親切感,能夠自然地向學生流露;在教學語言方面,使用音樂的相關用語,在生活交流中也可以用音樂作比喻,這樣會顯得更加生動一些;教學氣質方面,要幽默,也要優(yōu)雅,要簡潔也要生動,能夠帶有生活的藝術和教育的美感來體現(xiàn)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并且不斷在學習實踐中創(chuàng)造美。
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融入審美體驗
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音樂教師要將學生帶進音樂世界,這就必須是學生的自主融入。在施教過程中,用耳朵聆聽,也用心靈感知,傾聽學生對音樂學習意見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對音樂作品反復地聆聽,每一次傾聽相信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融入審美體驗,教師還需要注意教學課堂意境氛圍的營造,從每一個教學細節(jié),到每一處教學內容,可以是裝扮教室,也可以是走出教室,到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還可以是多媒體播放相關圖片或視頻,也可以是教師的語言描述等。音樂和其他的藝術形式是相通的,甚至和文學、理學也是有關聯(lián)的。因此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培養(yǎng)良好的審美體驗,閉上眼睛欣賞音樂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審美體驗不是空口的說教,而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學習指導。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從音樂的學習背景入手,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音樂內容和作者編寫樂曲的出發(fā)點,在聽歌曲的過程中,就會在腦海中浮現(xiàn)畫面,這也正是審美體驗的過程。如在欣賞《紅星歌》這首歌曲時,可以講述一些歷史故事,增加學生的民族情感,這樣的審美體驗會更加豐富和真實。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的審美體驗需要從教材入手,深化教材,并突出意境的感染力,以語言、圖片、視頻等作為輔助,將音樂形式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加強審美體驗。
參考文獻:
[1]楊婕.試論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體驗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旬刊,2011(8):237.
[2]楊靜.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審美體驗[J].讀與寫(上,下旬),2014(8).
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