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
摘 要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在高校中家庭困難學生也成為了一個重要且不可忽視的群體。在高校中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其關系到整個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本文對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有效教育策略,從而培養(yǎng)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促進家庭困難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家庭困難學生 高校 誠信教育 時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85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he Timeliness of Honesty Education among
Family Difficult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Dong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Guangxi 545006)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tudents with family difficult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non negligible group in univers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with family difficulties to develop good faith education,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nesty education among the family difficult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educ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train the good faith personality of the family difficult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with family difficulties.
Keywords students with family difficulties; college; honesty education; timeliness
0 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校學生人數(shù)也在快速增長,同時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數(shù)量也隨之有所增長。我國高校的招生制度、收費制度也在不斷改革深入,對于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問題,國家和社會也在不斷努力。但是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高校在重視如何更好地利用各類資助之外,還應該適當采取一定的誠信教育措施以培養(yǎng)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
1 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現(xiàn)狀
1.1 誠信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
很多高校注重智力學業(yè)的教育,而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還有所欠缺。對于經濟困難的學生,許多高校只是通過給予國家資助進行經濟補助,而對于補助后的管理教育問題卻不夠重視。高校并沒有建立相應系統(tǒng)的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體系,也沒有給家庭困難學生營造激勵創(chuàng)新、改革誠信教育的學習氛圍。高校誠信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也不夠強,從而導致很多經濟困難的學生未能認識誠信人格的重要性。
1.2 教育形式單一化,教育途徑不暢通
隨著高校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高校師資隊伍變得非常緊缺,學生的學業(yè)壓力也越來越大,更多的是追求科研、就業(yè)等,使得高校對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方式過于單一。根本沒有深入的了解、總結、創(chuàng)新等一套完整的誠信教育模式。并且高校幾乎沒有針對誠信教育的專業(yè)輔導員,即使有,其教育方法也非常簡單。在很多高校教師誠信教育的觀念不強,只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同時偶爾進行誠信教育,沒有通過觀察家庭困難學生的心理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對經濟困難的學生進行實踐教育。因為誠信教育途徑不夠暢通,所以經濟困難的學生不能真正接受系統(tǒng)的誠信教育。
1.3 教育主體缺失
家庭困難學生是高校學生中不可忽視的群體,所以對其進行誠信教育也是尤為重要的。高校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對這類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但是有很多貧困學生由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不愿意參與學校的誠信教育。在很多高校中,誠信教育的教師資源較為匱乏,因此誠信教育的主體也有所缺失。[1]
2 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工作目標:立德樹人
高校在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工作中應該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立德樹人是與德育為首要,通過教育引導學生、感化學生、激勵學生,在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來塑造學生、改變學生。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立身之本,誠信教育也是高校教育內容中的重要部分。高校中經濟困難的學生會有很多不誠信的表現(xiàn),比如拖欠助學貸款、考試作弊等。其原因或許是學生在經濟困難的條件下產生自卑感導致價值觀扭曲,漸漸偏離了立德樹人的軌道。所以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群體,應該給予正確的誠信教育,讓學生通過教育能夠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學校應當加大德育力度,學校德育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在誠信教育中能夠明白具有良好的品德才是做人的基本。立德樹人是國家教育的根本,家庭困難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誠信人格,才能進一步引導他們樹立健康向上的思想。
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之所以有所欠缺,和學生自我的人格品德有很大的關系。家庭困難學生由于在眾多學生中經濟條件較為貧困,而現(xiàn)如今的高校學生都過分追求物質條件,家庭困難學生也隨之有了攀比的想法,動搖了家庭困難學生的道德誠信標準。從而在家庭困難學生中出現(xiàn)的誠信問題較為嚴重,比如拖欠校園貸款、借款不還等。家庭困難學生由于家境貧寒,往往會有自卑心理,所以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首先應當引導學生有積極健康的心理,不貪慕虛榮、不追逐物質。只有教導學生無論貧困富貴都要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完善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
3 提升高校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工作實效性路徑
3.1 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模式,注重思想引導,培養(yǎng)學生感恩意識
學校應該創(chuàng)新誠信教育模式,開展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誠信教育。誠信教育涵蓋了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需要充分發(fā)動家庭困難學生的自我教育。[2]學校應當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上進行突破,根據(jù)家庭困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進行教育模式創(chuàng)新改革,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誠信教育。在實踐誠信教育中還可以不斷探索新的教育途徑。對于誠信教育的形式,高??梢岳镁W(wǎng)絡、漫畫、講座等途徑,強化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心理、性格等各個方面,為學生營造健康陽光、積極向上的氛圍。
高校不僅要對誠信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還要做好對家庭困難學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在教育引導下,使學生明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教師與同學,感恩學校與祖國。對于如何做好感恩教育工作,高??梢越M織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活動或者義務獻血,在參加志愿活動和義務獻血中,學生可以深刻明白無私奉獻感恩社會的意義。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過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時刻,只有讓經濟困難的學生深刻領悟并常懷感恩的心,懂得回報,才能進一步明白誠實守信的重要性。
3.2 健全誠信教育制度,開展卓有成效的誠信教育
很多高校中因為側重智力學業(yè)教育,所以并沒有一套完整的誠信教育制度,因此想要培養(yǎng)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人格,就應該完善誠信管理機制。高??梢越y(tǒng)計家庭困難學生人數(shù),建立個人檔案,完善學生的基本資料。進一步積極擴展監(jiān)督管理渠道,同時還可以建立失信懲罰制度。對于經濟困難生勤工儉學自強自立的情況,高校也可以建立獎勵制度,鼓勵學生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良品質。高校還可以創(chuàng)建誠信的校園文化氛圍,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活動,比如演講、歌唱、征文等。通過開展各種關于誠信的活動,讓學生可以形成“誠實守信,立德樹人”的意識。學校可以通過舉行承諾宣言,要求學生對學習目標和誠信實踐目標進行承諾,促使學生能夠將誠實守信的觀念深入到自覺意識中。通過不同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誠信人格。
3.3 通過社會實踐轉變學生觀念
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高校不僅要加大誠信教育的理論教育,還應該結合社會實際,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真實案例分析等,全方位地開展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中,經濟領域有造假、欺詐、逃稅等惡劣現(xiàn)象。政治領域有貪污、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文化教育領域有抄襲、剽竊等現(xiàn)象。這些社會現(xiàn)象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也更加嚴重動搖了家庭困難學生的道德誠信標準。因此,學校可以結合社會實際,以真實案例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并且積極鼓勵家庭困難學生對不誠信現(xiàn)象進行舉報,激發(fā)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意識。在高校中很多學生在考試中存在作弊現(xiàn)象,這也是不誠信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對家庭困難學生進行教育。高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家庭困難學生展開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參與志愿打假活動、舉報欺詐坑騙現(xiàn)象。只有家庭困難學生親身參與其中,才能真正明白不誠信現(xiàn)象對社會以及個人的嚴重影響,也能堅定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觀念。
3.4 完善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制度
國家為了使家庭困難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經濟條件下完成學業(yè),其資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但是很多高校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認定制度還不夠完善,以至于有很多家庭困難學生并沒有享受到國家貧困生資助政策。所以高校為了加強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自身也應該完善貧困生的資助制度。很多高校中會出現(xiàn)經濟條件良好的學生也申請貧困生資金補助,而高校由于沒有完善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制度,導致在資金扶持對象上出現(xiàn)不公平現(xiàn)象,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高校對于家庭困難學生的資助制度,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實際家庭經濟情況進行考察,嚴格按照資助制度的標準來認定經濟貧困生。對于虛報經濟困難的學生應當給予懲罰,對于實際經濟條件過于貧困的學生給予高度重視。誠信觀念的確立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學生自律,但是學校的誠信教育能夠使學生的誠信觀念更深入牢固。所以高校可以建立誠信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誠信表現(xiàn)進行記錄,誠信記錄可以作為學生評優(yōu)、入黨的考慮依據(jù)。對于誠信度過低的學生,比如考試作弊、拖欠助學貸款的情況可以加大處罰力度,使其他學生引以為戒。[3]高校只有健全誠信教育制度,開展卓有成效的誠信教育,才能確保誠信觀念能夠更深入學生內心。
4 結束語
針對高校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問題,不但需要高校積極重視誠信教育,還需要學生自己、學生家庭甚至整個社會一起積極行動配合,為家庭困難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教育環(huán)境。高校作為人才教育的重要領域,應該高度重視家庭困難學生的誠信教育問題,采取相應的誠信教育策略,為培養(yǎng)具有良好誠信人格的優(yōu)秀人才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校園誠信風氣,家庭困難學生在高校的誠信教育之下也能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宏旺,李發(fā)軍.高等學校家庭家庭困難學生誠信教育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280-281.
[2] 劉健.高校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研究[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4.3:111-113+121.
[3] 王蕾.高校家庭困難學生實踐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5.3:34-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