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jù)統(tǒng)計高中生戀愛現(xiàn)象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文章運用調(diào)查、訪談等方法對戀愛產(chǎn)生的動機進行了較為全面地分析,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教育方法及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戀愛動機;心理疏導;教育對策
一.引言
高中的學生一般年齡都在15—18歲之間,他們處于準成人階段,男女學生之間的來往、“練愛”,是成人戀愛的熱身活動,這種戀愛是學生成長、成熟以及升華愛的標志。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若能以積極的一面為契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情感變化,進而學會把握、升華情感,或許就會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所以講究方式,尊重人格,促進學生心理的成熟,就變得非常關鍵。
二.問題的提出
如果你在課外活動時間隨便走進一所高中的校園,你就會看到樓前樓后以及操場上成雙成對的學生或穿行于體育活動學生的中間,或對面站在某處交談,或在一起吃零食,甚至還有更膽大者摟抱在一起親熱…… 有些過分的行為曾經(jīng)被老師或管理者進行過強制性的批評和教育,但效果似乎不怎么理想。因此,學校領導及老師對中學校園里的戀愛現(xiàn)象頗感憂慮和頭痛。那么,高中生戀愛的動機是什么呢?又怎樣進行疏導和干預呢?就此問題進行了調(diào)查研究。
三.調(diào)查研究
(一)被試的選取
呼和浩特市區(qū)高中一年級十班的學生。共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 50份收回48份,其中有效問卷48份,回收率96%。
(二)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 問卷調(diào)查法 訪談法
(三)調(diào)查工具:問卷
(四)數(shù)據(jù)收集與處理
經(jīng)過統(tǒng)計與搜集,處理后發(fā)現(xiàn):
①高中生戀愛的動機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動機 異性吸引 安全需要 緩解壓力 獨立意識 自我認定 尋求刺激 長遠打算 % 42.08 37.53 17.14 10.63 8.03 4.99 3.04 3.2、(能這么表示嗎? 代表什么?)
②.為了緩解壓力的占37.53%;
③高中生由于學習、家庭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受挫而選擇戀愛者占17.14%;
④有10.63%的學生極力想表現(xiàn)自己的獨立特性氣魄和作風;
⑤有8.03%的同學選擇戀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耐”;
⑥4.99%的戀愛者是為了尋求刺激;
⑦選擇戀愛是為了長遠打算者僅占3.04%。
四.調(diào)查結果與討論
戀愛的動機分析從調(diào)查結果來看,①高中生把異之間的相互吸引等同于愛情者占42.08%,如“覺得他(她)好”、“總希望看到她(他)”、“控制不了與他(她)的相處”等。這是把青春期異性的自然吸引當作愛情的典型表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交往范圍的擴大以及異性神秘感消失,這種“愛情”即告結束;②青春期焦慮是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時由于高中時期學習任務繁重,不可避免地要產(chǎn)生心理壓力和恐懼,為了緩解這種不良心理37.53%的高中生選擇戀愛來尋求理解、安慰、保護、幫助,如“他(她)特別理解我”、“與他(她)在一起特開心”、“心情不好可以得到安慰”等。③高中生由于學習、家庭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受挫而選擇戀愛得以緩解或撫慰者占17.14%,如“與父母談不攏,但他(她)理解我”、“班上我一無是處,他(她)卻是我的撫慰者”等。這些戀愛者一旦外界的壓力消失,“愛情”的原動力消失,“愛情”也隨之消失;④10.63%的學生隨著獨立意識增強,極力想表現(xiàn)自己的獨立特性氣魄和作風,進而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把他們當小孩看而處處受限,這時他們選擇了戀愛來表明自己長大了,如“別人不聽我的,但他(她)卻言聽計從”、“我就是想叫父母知道我自己的事自己做主”等。這種戀愛一旦使命完成,戀情即告結束;⑤有8.03%的同學選擇戀愛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耐”。這種自我認定(包括從眾)一旦獲得滿足,“愛情”也就會夭折。⑥4.99%的戀愛者是為了尋求刺激。這主要是受社會上庸俗文化的影響而追求低級趣味。這種人雖是少數(shù),但對社會的危害和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極大,尤其值得教育者重視。⑦選擇戀愛是為了長遠打算者僅占3.04%。說明絕大多數(shù)高中生對戀愛持一種游戲的態(tài)度。
五.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良好個性心理品質(zhì)的教育包括:自尊自愛、自強自立、開拓進取的教育;健康生活情趣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友誼、戀愛、家庭觀的教育和行為指導;堅強意志品格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
(二)建議
1.教育者應當對戀愛問題有一個正確認識。青春期由于性生理急劇發(fā)育、性意識的覺醒,個體對異性的興趣、吸引、向往不斷增強,有“戀愛”這種體驗是必然的,也是自然的。這就要求我們引導學生在對異性健康幻想的基礎上,自然的交往,學會思考、認識和把握自己,恰當處理自己的情感。
2.加強青春期性教育。這一系列教育對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坦然面對異性交往,強化健康心理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從而為他們正常的異性交往提供知識、技能、道德和心理保障,同時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異性交往氛圍,進一步形成健康的友誼、戀愛、家庭觀念,使青少年形成抵制色情文化的免疫抗體。
3.引導高中生升華自己的情感。愛的本質(zhì)是彼此的心靈豐潤、健康成長與成熟、體現(xiàn)人的尊嚴與價值。高中生戀愛發(fā)生的基本動機是情感交流的需要,滿足這種需要的途徑有許多,這種“談戀愛”的游戲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達到動機的目的,但不是最佳的選擇。因此,引導學生學會真愛,升華情感,就顯得非常重要。
4.正確對待已經(jīng)發(fā)生的戀愛。這對教育者正確疏導青春期的情感萌動具有深刻的啟示。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若能以積極的一面為契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情感變化,進而學會把握、升華情感,或許就會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所以講究方式,尊重人格,促進學生心理的成熟,就變得非常關鍵。
5.對癥下藥,關懷成長。需要教育者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給予足夠的關懷、理解與溫暖,使他們的情感得以滿足。
6.教師要充分運用主、客觀因素,讓學生意識并能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有效處理情緒問題;同時還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和實踐尋求他人支持與幫助的重要性,從而形成獨立自主學習與生活的品行。
參考文獻:
[1]《現(xiàn)代心理學》(張春興編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青春期人生教育手冊》(陳筠,王秀芳編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素質(zhì)教育實踐與研究》(汪瑩編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侯雪梅(1985-)中教二級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