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紐馬克將交際翻譯定義為: 試圖使讀者閱讀譯文所得到的效果盡可能接近原文讀者閱讀原文得到的效果。交際翻譯更看重的是譯文的讀者,以及作者的意圖。它試圖更能適應讀者,使原作文化內容更能讓讀者接受。本文在交際翻譯理論的指導下,對科幻小說翻譯進行研究。以劉宇昆的《三體》英譯本為案例,進行文本細讀。以期探析出譯者采取什么翻譯策略使得《三體》英譯本獲得海外讀者的喜愛,并且從《三體》的成功翻譯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發(fā),探討出交際翻譯理論是否適用于科幻小說翻譯研究。
【關鍵詞】交際翻譯 科幻小說 翻譯策略
第一章 引言
《三體》是中國杰出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主要講述了由文革期間一次意外的星際通訊而引發(fā)的外星文明對地球的入侵。小說一經(jīng)出版就廣受贊譽,堪稱中國最杰出的科幻小說作品。2014年《三體I》英文版由美籍華裔科幻小說家兼翻譯人劉宇昆翻譯完成,上市后反響熱烈,2015年獲得雨果獎后,成功地將中國科幻小說推上了世界的高度?!度wI》能夠獲得雨果獎的青睞,與劉宇昆的翻譯密不可分。
目前國內的《三體》英譯本研究多是將理論與譯本結合起來,從不同的理論角度分析譯者翻譯策略,有時會出現(xiàn)過于主觀的問題。因此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問題,本研究將從交際翻譯理論的角度出發(fā),不僅做譯者翻譯策略的研究,也進行讀者對譯者翻譯策略的影響研究,以期證明交際翻譯理論對科幻小說翻譯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 理論框架
“翻譯是在譯語中用最貼近而又自然的對等語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首先是意義,其次是風格,翻譯就是譯意?!币虼?,交際翻譯的核心與根本任務是翻譯意義,交際翻譯的過程始于意義的理解,終于意義的表達。意義的本質是一種關系,它是“符號(即它的形式方面)同符號之外的某個東西的關系”。查爾斯·莫里斯在1938年出版的《符號理論基礎》一書中,將符號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一是符號載體,二是符號的所指,三是符號解釋者。這三個部分的關系便是符號學的三方面意義,即形式意義(符號與其他符號的關系)、存在意義(符號與所指關系對象的關系)和語用意義(符號與解釋著的關系),符號的完整意義則是這三方面意義的總和。莫里斯還將他的符號學意義運用于語言研究,認為語言符號也有三個方面:(1)言內意義,即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2)指稱意義,即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3)語用意義,即符號與解釋者之間的關系所體現(xiàn)的意義。
因此,好的譯文語言應盡可能在指稱、言內和語用意義三個層面上與原文達到最大程度的等值,優(yōu)秀的科幻小說譯本更離不開指稱意義、言內意義和語用意義的準確傳達。接下來,本文將從三個意義的不同方面對文本進行分析。
第三章 文本分析
第一節(jié) 言內意義在翻譯中的應用?!把詢纫饬x是詞語成分之間、句子成分之間,或篇章成分之間的關系所反映的意義,表現(xiàn)在疊詞、重復、雙關、一語雙敘、音韻等修辭上。言內意義形象生動,是原文語言的精髓,翻譯的時候必須仔細推敲。語音層次主要包括各種音韻(如頭韻、元音疊韻、和聲、押韻)、格律及重讀等方面。詞匯層次有諧音雙關、譯語雙敘等;句法層次有組合關系、排比、倒裝等。篇章則有句式的變化、段落的安排和銜接、粘連等”。
源文本:她陶醉在這鮮紅燦爛的夢幻中,直到一顆步槍子彈洞穿了胸膛,十五歲少女的胸膛是那么柔嫩,那顆子彈穿過后基本上沒有減速,在她身后的空中發(fā)出一聲啾鳴。年輕的紅衛(wèi)兵同她的旗幟一起從樓頂落下,她那輕盈的身體落得甚至比旗幟還慢,仿佛小鳥眷戀著天空。
目標文本:She was intoxicated by her brilliant, crimson dream until a bullet pierced her chest. Her fifteen-year-old body was so soft that the bullet hardly slowed down as it passed through it and whistled in the air behind her. The young Red Guard tumbled downalong with her flag, her light form descending even more slowly than the piece of red fabric, like a little bird unwilling to leave the sky.
譯者完美呈現(xiàn)了原文中的明喻手法,并且使用了多個red相互呼應,突出了紅色在大革命中的特殊象征意義。
第二節(jié) 指稱意義在翻譯中的應用。指稱意義是語言符號和它所描繪或敘述的主觀世界或客觀世界的實體和事件之間的關系,是語言符號所代表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它的核心內容是區(qū)別性特征。在大部分情況下,指稱意義是語言符號的基本內容和它所傳遞的主要信息,也被稱為“信息意義”、“概念意義”或“認知意義”。
源文本:……對有關太陽的技術用詞反復斟酌修改,像“太陽黑子”這類詞匯都不能出現(xiàn)。
目標文本:… even technical terms related to the sun could be repeatedly revised to remove political risk. Terms like “sunspots” were forbidden. (腳注為:Chairman Mao was often compared to the “red sun”, especially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Culture Revolution.)
“太陽”一詞在文革時期是個敏感詞匯,具有雙關含義(指代革命領袖毛澤東),如果單純直譯則很難讓譯語讀者理解。所以譯者通過加注的形式使得讀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
第三節(jié) 語用意義在翻譯中的應用。語用意義是發(fā)訊人與收訊人在語言使用中與語言符號所發(fā)生的關系,“包括表征意義、表達意義(主要同發(fā)訊人有關)、社交意義(主要與通訊發(fā)訊人和收訊人的渠道有關)、祈使意義(主要與收訊人有關)和聯(lián)想意義(同時與發(fā)訊人和收訊人有關)”。
源文本:我是個一眼能從嘴巴看到屁眼的直腸子。
目標文本:Im a simple man without a lot of complicated twists and turns. Look down my throat and you can see out my ass.
源文本:講個禮貌打個招呼你還當成驢肝肺了。
目標文本:I chose to be polite and stop to greet you. Youre making being nice a thankless task.
“好心當成驢肝肺”是中國俗語,如果直譯的話,讀者會感到晦澀難懂,因此譯者采用了外國讀者能夠理解的表達方式,使得譯文更加流暢。
第四章 結論
我們可以看出譯者在交際翻譯理論的指導下很好地完成了對原文的翻譯工作,其中主要使用了忠實通順、歸化為主異化為輔的翻譯策略。譯者做到了忠實傳達了原文的主要內容,又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使得譯文通順流暢。
《三體I》的獲獎,使得中國科幻小說走進世界人民的視線,獲得了廣泛的關注。文學的對外傳播既需要好的文本,也需要好的譯者。因此,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的譯者對于中國文學走出去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Barkhudarov.語言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 1985.
[2]Morris,C.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8.
[3]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4]劉慈欣.三體[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5]Liu,Cixin.(2014).The Three-Body Problem[Z].Ttans By Ken Liu.New York:Tor Books.
[6]柯平.英漢與漢英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彭鳴(1991-),女,漢族,碩士在讀,大連外國語大學,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