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守學生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了生計外出打工,但他們的孩子由于受到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和固有的戶籍制度制約卻留在了原籍家里,留守的孩子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chǎn)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給這些可憐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遺憾。留守學生問題是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而這些孩子的教育更是存在諸多問題,要解決這些教育問題,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結合學校和班級的實際情況,對留守學生家校共育做了一些探索,現(xiàn)將工作策略總結如下。
關鍵詞:留守學生;家校共育;工作策略
一、留守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父母一方或者雙方外出務工,造成家庭對孩子親情缺失、管理不周、教育不當?shù)?,使留守孩子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現(xiàn)。
(一)親情缺失導致的心理問題
留守孩子的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對自身變化、人際交往等方面有著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同時也面臨許多心理、生理、發(fā)育等方面的問題和煩惱,需要有渠道傾訴,有親人安慰。親情的撫慰與關懷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長年在外務工,一年半載的聯(lián)系一下或暫短相見,至使孩子對父母親情淡漠。例如,曾經(jīng)有一件事:留守的姐妹倆,其父在外務工意外身亡,老師擔心姐妹倆接受不了父親身亡之事,猜想姐妹倆要非常傷心。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天,姐妹倆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來上學,對父親的去世毫無悲傷之感。由于親情缺失,不少留守兒童表現(xiàn)出感情脆弱、焦慮自閉、性格孤僻、心理逆反,易激動走極端等心理異常。這種親情缺失對社會的危害是難以估計的!
(二)監(jiān)護缺位導致的行為問題。
留守孩子與父母聚少離多。多由祖輩照顧,隔代教育問題尤為嚴重,當孩子有錯誤時,祖輩們只是隨便提醒,或等其父母回來再說,甚至溺愛。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約束管教,部分留守孩子紀律散漫,不服管教,在學校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經(jīng)常遲到、早退、逃學、說謊、打架、欺負同學,有的迷戀網(wǎng)吧。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成人混在一起出現(xiàn)違法行為。
(三)輔導不力導致的學習問題。
一方面,父母一方外出,負責監(jiān)護留守兒童的祖輩,文化程度低,無時間和能力對孩子進行學習輔導。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使留守兒童學習受到一定影響。
(四)監(jiān)管失控導致的安全問題
由于留守學生系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對突發(fā)性事件也沒有應變和自救能力,沒有父母的直接監(jiān)護,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例如不法分子對多名女學生威脅強奸和利用小恩小惠對農(nóng)村留守女童誘騙強奸案件,性質(zhì)惡劣,影響極壞。
二、對留守學生家校公育工作策略
為更好地關愛留守學生,給他們營造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我校領導和教師按照留守學生之家的工作要求,從校區(qū)和班級實際出發(fā),做了一些探索,現(xiàn)將工作策略總結如下。
(一)召開家長會,摸清情況
每學期開學初,學校以班為單位召開家長會,會上除了向家長匯報學校的工作情況,另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長了解學生的監(jiān)護情況,加強與監(jiān)護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定期向家長和監(jiān)護人匯報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有的學習無人管理,出現(xiàn)疑難問題缺乏指導;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緒波動大;有的行為習慣差,常有違紀現(xiàn)象。為切實解決留守學生教育問題,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學校大家庭,我們成立了關愛留守學生之家,開展關愛留守學生工程。
(二)營造氛圍,健全制度,開展活動
1.營造關愛氛圍,感受溫暖
學校將關愛留守學生工作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在校園內(nèi)、在家訪中,在班級內(nèi)、對留守學生充分關注,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全校師生營造了關愛留守學生的良好氛圍,尊重留守學生的人格,滋潤他們渴望愛的心靈,達到讓留守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真正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2.健全關愛制度,明確責任
為了確保關愛留守學生工作落到實處,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和聯(lián)系卡。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認真的摸底,摸清了留守學生的人數(shù),建立了每個留守學生的檔案和聯(lián)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聯(lián)系電話;清楚代理監(jiān)護人的姓名、聯(lián)系方式,便于老師與家長、代理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溝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學生為中心的關愛網(wǎng)絡。
在每班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由班主任、科任老師與本班留守學生結幫扶對子。幫扶教師經(jīng)常找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定期家訪、關心生活、指導學習,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讓留守兒童在老師同學的集體中成長,以對他們?nèi)笔Ъ彝ソ逃M行補償,使他們走出孤獨和憂郁。
建立健全家校聯(lián)系。要求班主任老師期初、期中、期末與留守學生進行家訪,了解留守學生的在家情況。每月指導留守學生給父母寫信或通話一次,增強他們與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與留守學生臨時監(jiān)護人溝通一次,知曉他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狀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形式的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留守學生的監(jiān)護人進行科學監(jiān)護孩子的教育,提高他們教育孩子的水平。
3.開展關愛活動,快樂成長
開展關愛活動,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特殊關心和監(jiān)護,全方位關注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校園里做到對留守學生三個優(yōu)先:“學習上優(yōu)先輔導,生活上優(yōu)先照顧,活動上優(yōu)先參加?!睘榱羰貙W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總之,留守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更加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增強對家校共育的認識與實踐探索,他們的健康成長是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和影響下實現(xiàn)的,家長和學校的密切配合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既提高了家長教育孩子的素質(zhì)和能力,又聯(lián)絡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為留守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云華.關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探討[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
作者簡介:
易術鴻,本科,中學英語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教育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