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波
【摘要】傳統(tǒng)聽力教學主要是老師播放錄音,學生邊聽邊做,被動的合作,提高學生聽力能力甚微,通過運用TESOL中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配有一定量的綜合訓練,聽和說同時進行,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TESOL 聽力教學 互動 合作
近幾年來,一些專家學者、教師走出國門,進行TESOL教學的深造,TESOL教學在中國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大。本人也于2013年到澳大利亞悉尼進修了TESOL課程,回來之后試著將TESOL教學理念很好的融入到英語聽力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從中也有所獲益。本文將對TESOL進行全面的剖析并結合筆者自己的教學實踐對TESOL理念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一、TESOL教學及其理念
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即對外英語教學,其對象為英語非母語國家的人群。它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起輔助作用”。然而,傳統(tǒng)聽力教學的采取的主要是老師播放錄音,學生邊聽邊做,之后對答案,學生被動去聽、只聽不說、對學生以單項技能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TESOL教學中,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的安排都是圍繞學生而進行的。
二、TESOL的教學模式
1.“合作+自主”學習模式。但在傳統(tǒng)任務型教學合作模式下,學生是一種被動中的合作。而在 TESOL 教學模式中,教師應該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真正成為合作的主體,而同時教師應該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激發(fā)學生合作意識和自主意識。這種合作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還應包括教師間的合作,老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分享與交流,集體備課或討論講義,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課堂組織和教師的作用。教師在每堂課開始的階段,會交代當天將要學習的教學技能。在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都可以選擇合適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聽說能力。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活動,老師都會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小組討論當中的表現(xiàn),不允許任何一個學生使用母語或是偷懶不參與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調(diào)動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秩序,并及時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和點撥。
3.課程設計。TESOL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老師會以某些教材為藍本,給學生發(fā)放學習資料。在課程設計上,TESOL課程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平時成績占到總成績的50%,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引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會設計各種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當中,利用課堂實踐操練語言,以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應用技能。
三、TESOL理念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
1.關于教材的選擇。市面上各種教材都有利有弊,有些教材的每一個單元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但是只以填空形式為主,訓練模式單一了一點;有些教材聽力難度適合學生,但是是零散的聽力資料拼綴在一起,不便學以致用、進行拓展練習;有些教材題目形式多樣,有長短對話,篇章和新聞等的理解,考察形式也多種多樣,選擇、填空、對錯題等,但是聽力難度和語速不符合學生的水平。作為聽力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準備不同的教學資料,甚至編寫教義。所選擇的內(nèi)容要貼近生活,盡可能緊跟時事,并涉及歷史,科技,娛樂及體育等多個方面。教師甚至可以把最近的新聞事件選入課堂討論活動中。這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實用性強,能夠使學生置身于有情境、地道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到新知識,接受新體驗,全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譬如,教師準備有關火災的新聞資料,有人被困在火災,請同學進行小組討論,設計方案來營救他們。這種課堂學習材料和任務能夠使學生在自己思考解決方案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在突發(fā)事件中的自救能力。
2.課堂互動。教師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對布置的任務集體完成,根據(jù)任務的不同難度討論的時間大致為10-15分鐘,然后公開每個小組的完成情況。比如,要求學生聽完聽力材料之后,集體討論一下題目,之后對大家的討論進行總結。為了讓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老師需要不停地穿梭于教室中,鼓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督促每個小組完成討論,并適當?shù)亟o予語言協(xié)助,爭取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言運用能力,并且能增強相互之間的競爭意識。
3.課程設計。根據(jù)不同的資料,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活動。比如,可以把不同的聽寫活動如shouting dictation, murmuring dictation, loop dictation等作為warmer,進行暖場,提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說、寫能力,讓他們明白三者相互關聯(lián),好的聽力離不開口語和速記能力,以督促其以后努力提高各方面。在聽錄音之前,可以通過running dictation或者猜詞等活動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和生詞。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選出每組中一到兩名口語表達能力較好的同學,讓他們提前準備用英語配上情景或者動作來解釋生詞,屆時可以讓他們回到別的組去解釋生詞,讓其他同學去猜新單詞或者其意義,看哪一組能猜出最多的生詞。學完了某一主題,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參與討論,說出自己的觀點,如上面所說的火災事例,或者要求學生寫一篇與主題相關的作文。教師課后則可以利用QQ作業(yè)或者云班課APP布置作業(yè)并且在線檢查學生作業(yè)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
四、結論
在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應該大膽、積極探索其教學模式,如何與英語聽力教學進行完美結合,發(fā)揮其最大效果,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寫運用能力。通過運用TESOL中各種教學方法,配有一定量的綜合訓練,聽和說同時進行,相互促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的聽力得到提高。但同時也必須看到,TESOL 的教學模式也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也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挖掘自身潛力。
參考文獻:
[1]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83.
[2]Brown H,Douglas.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Pedagogy[M].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3]蔣署.澳大利亞教學思想和模式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J].懷化學院學報,2011,(11):105-106.
[4]孫鵬.探究式學習模式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南昌:瘋狂英語(教師版),2010,(4):61.
[5]張萬義.當代外國主要教學模式的探討[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1997(06):70-74.
[6]王坤.TESOL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25(05):51-53.
[7]宗世海,劉曉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第38屆TESOL年會綜述[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04):71-76.
[8]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