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學余
摘 要:散文作為我國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之一,一直以來非常受歡迎,散文有著自身的閱讀特點。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上進行散文閱讀教學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的相關問題,并針對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進行散文閱讀教學展開了幾點方法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方法策略
散文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近年來初中語文考試閱讀題目逐漸向散文方向偏移,這也與散文自身的閱讀特點有很大的關聯,散文一般是篇幅比較短,但情感豐富涵蓋內容比較多,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考試中,可以很好地根據散文進行出題,以此來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判斷總結能力。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散文閱讀能力,教師要在散文閱讀教學活當中采用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品味散文、閱讀散文,通過散文提升學生對文學的鑒賞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而將學生在散文中學到的技巧進行轉移,對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成績有很大幫助。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更好的開展閱讀教學,這是一個關鍵問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在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與其他活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散文這個文學體裁,讓學生逐漸探索散文的奧秘,在閱讀散文當中獲得提升和進步。
1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設身處地領會散文意境
散文雖然作為一種最受歡迎的文學體裁之一,但是學生在剛接觸時可能并沒有很大的興趣,因此在散文閱讀活動中并不積極,這將會對學生散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要在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將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模式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結合起來,致力于提升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散文閱讀能力。散文作為一種文學體裁,必須要通過仔細的閱讀細細品味,而學生在學習散文的過程中,閱讀和朗誦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當中重視散文朗讀教學,并且在讓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設身處地的領會散文的意境,進而更好的把握散文中的情感走向,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散文所表達的內容。
比如教師在講到《濟南的冬天》這篇初中課文散文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晨讀時間對這篇散文進行朗讀,讓學生好好的去體會一下作者老舍在寫這篇散文詩的情感。學生在閱讀到《濟南的冬天》中“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睂W生就可以深深的感覺到老舍對濟南的冬天是充滿喜愛之情的。濟南的冬天不像北平的冬天那樣狂風肆虐,也不像倫敦的冬天那樣沒有任何的陽光。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也是宜人的。
學生通過朗讀可以更好的掌握住作者的情感走向,更容易讓學生體會到這篇散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通過這種方法教師可以很好的在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開展朗讀教學,讓學生通過朗讀揣摩作者的意境,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這對于提升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質量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2重視細節(jié)教學,指導學生欣賞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這種文學體裁,更多的是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在散文的內容中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細節(jié),就不能夠理解文章的情感方向。因此教師要在散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進行細節(jié)閱讀,讓學生在這些細節(jié)當中去品味散文的情感美,這也是散文閱讀當中的一些技巧,只有讓學生掌握住了這些技巧,才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在引導學生重視閱讀細節(jié)時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盲目的細節(jié)導入可能起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解《老王》這篇散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讀一遍文章,掌握文章的大體意思,接著讓學生尋找文章的細節(jié)所在,把每一處的細節(jié)都做一下標記,再根據這些細節(jié)點進行情感分析。就像有的學生會找到文章中“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田螺眼”是瞎的?!边@一細節(jié)從側面描寫了老王的悲慘人生經歷,也為下文描寫老王的悲慘做了鋪墊。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重視散文中的細節(jié)所在,從細節(jié)中尋找出入點,引導學生在這些細節(jié)中尋找散文中的情感美,更好的理解散文的情感意境。
3緊扣散文標題,讓學生根據文眼分析體會
一篇散文的標題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個標題都可以很好的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揭露了散文的人物、地點和環(huán)境。學生可以從標題中得到更多的文章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因此教師在進行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緊扣文章標題,讓學生根據標題揣摩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內容。這樣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能看到散文標題就能與散文內容聯想起來,進而逐漸提升散文閱讀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背影》這篇散文的時候,教師先別急于對文章進行講解,而是先讓學生根據這個標題去想象一下這篇散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有的學生就會想到既然散文的標題是《背影》,那么肯定是描寫某個人的背影。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那么什么時候才能看到某個人的背影呢?學生就會想到只有當人離開的時候或者是逐漸遠離的時候才可以看到背影,因此學生會猜想這篇散文可能寫的是送別時的情景。讓學生針對題目進行揣摩之后,教師再讓學生進行散文的閱讀,去驗證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讓學生緊扣標題,讓學生根據文章的文眼去分析體會,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但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效率,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掌控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教學活動當中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手段,將一些好的教學元素和散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致力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錢曉柳.批文入情——淺談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J].成才之路,2010(19).
[2]牛風嶺.初中語文散文鑒賞教學的探討[J].學苑教育,201l(12).
[3]何洋.淺談初中散文閱讀教學[J].天津教育,201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