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梅
【摘要】 目的:分析臨床路徑在腦動脈瘤手術患者中應用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10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50例患者實施將臨床路徑護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對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不僅能提升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的滿意度,還能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 臨床路徑; 腦動脈瘤手術; 護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2.0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32-0141-02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ZHOU Yame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32):141-14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s surgery.Method:From August 2015 to February 2016,100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pathways of nursing,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Result:After treatment,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linical pathway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but also 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s; Cerebral aneurysm surgery; Nurs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3,China
腦動脈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在臨床上患者一旦被確診,應立即治療,研究顯示,對于腦動脈瘤患者行手術治療,由于該疾病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多數(shù)患者有心理負擔,而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癥狀嚴密觀察,能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1-2]。筆者將100例腦動脈瘤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腦動脈瘤手術患者10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均符合臨床腦動脈瘤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資料未填寫完整患者。觀察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36~61歲,平均(48.15±1.23)歲。對照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37~61歲,平均(47.25±1.28)歲。兩組患者平均年齡及性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指導,術后密切觀察,加強巡視等。
1.2.2 觀察組 給予臨床路徑護理。由護理人員自愿成立護理小組,制定臨床路徑護理方案,再根據(jù)護理路徑步驟對患者實施干預,以患者中心,分別實施不同環(huán)節(jié)的護理:(1)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音樂療法和心理輔導,告知患者腦動脈瘤手術的效果,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同時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避免患者誘發(fā)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對患者的意識、瞳孔或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和觀察,若患者伴有意識不清,應早期實施處理措施,為了提高腦動脈瘤手術的效果,應在術前1 d對患者實施腦血管造影,使手術主治醫(yī)生能充分了解患者腦動脈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狀,同時還需對患者進行血生化、血糖、血常規(guī)以及尿常規(guī)檢查,了解患者臟器情況,術前6 h應禁止患者食用水和食物,實施青霉素過敏試驗,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應為患者插好導尿管;(2)手術中,護理人員應完全掌握緊急情況處理和手術流程,為患者擺好體位,在手術過程中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各項操作;(3)手術后,在24 h內(nèi)所有患者均選取平臥位,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是否存在血腫、局部滲血等情況進行觀察,觀察患者術后血壓和脈搏,對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和功能鍛煉,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及拍背,避免誘發(fā)肺炎;對患者進行術后康復的健康指導,通過發(fā)放手冊、講座、宣教方式讓患者了解肢體運動和腦動脈瘤手術的認知,做好術后相關護理措施,避免發(fā)生出血情況,在患者出院時,應陪同患者辦理相關手續(xù),告知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定期進行復查。endprint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治療后的各項指標(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臨床研究中使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進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平均住院時間為(15.01±0.15)d,對照組的平均住院時間為(20.15±1.15)d,觀察組明顯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的護理滿意度為92.00%,高于對照組的70.00%,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腦動脈瘤破裂為臨床急診,具有發(fā)病迅速、病情急等特點,若搶救不及時,易導致腦動脈瘤患者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同時多數(shù)腦動脈瘤患者進行手術后,易產(chǎn)生多種應激反應,例如緊張、焦慮、抑郁或者自暴自棄等,對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效果易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腦動脈瘤患者實施手術過程中采取護理措施,具有顯著效果[4-6]。
臨床路徑護理是近年來護理領域中的新型護理方式,具有高效、方便及低費用等特點,能降低腦動脈瘤患者的心理壓力,加強患者和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使腦動脈瘤患者不良情緒降低[7],臨床路徑護理主要是根據(jù)每位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的護理計劃、手術流程實施護理,將護理內(nèi)容具體至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使護理工作具有預見性、針對性、計劃性,能避免常規(guī)護理中的盲目性,臨床路徑護理中能將心理指導落實到位,為每位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提供有效護理服務,能體現(xiàn)護理工作中個性化和人性化,提高護理各操作水平[8]。
臨床路徑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具有諸多優(yōu)勢,能減輕經(jīng)濟負擔、促進患者康復,使護理人員具有預防意識和預見意識,能將被動護理轉(zhuǎn)化成為主動護理,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能增加患者對知識認知度,提高每位患者治療配合度,使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效果增加,促進腦動脈瘤患者在術后恢復健康[9-10],因此,臨床路徑護理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成為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首選護理方式[11]。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治療后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不僅能提升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的滿意度,還能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趙翠梅.臨床路徑護理在腦動脈瘤手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9):245-246.
[2]張金梅.腦動脈瘤手術治療中臨床路徑護理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5(35):7972.
[3]張明歡,牛欣,張秀麗,等.臨床護理路徑對囊性動脈瘤介入手術患者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4,14(3):557-559.
[4]周菊芳.臨床路徑護理在腦動脈瘤手術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11):158-160.
[5]馬靜,馬蕊,楊權.臨床路徑在腦動脈瘤手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5):209-210.
[6]劉許梅.腦動脈瘤手術治療患者的臨床路徑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8):129-131.
[7]蔡志紅,張玲霞,王利.臨床路徑護理在腦動脈瘤手術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腫瘤藥學,2013,3(1):75-77.
[8]譚淼.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中的護理效果[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5,26(12):1560-1562.
[9]黃秋環(huán).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護理管理的概況[J].右江醫(yī)學,2012,40(3):421-424.
[10]陳華征,華紅果,楊亞茹,等.臨床護理路徑對顱內(nèi)動脈瘤介入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5,44(12):1449-1451.
[11]陶麗娟,張海燕.臨床護理路徑在顱內(nèi)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41-42.
(收稿日期:2017-07-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