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鵬
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我們越來越重視網絡化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國家教育部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對于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計算機課程給予了一定的重視。我們計算機任課教師也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加大對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我們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積極鼓勵學生開創(chuàng)新思路,開拓新辦法去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問題。本文我就想就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我的一點建議和看法,以期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創(chuàng)新教育 創(chuàng)新意識 思維能力 思維模式 興趣
前言: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大腦高度活躍,吸收閱讀能力最強的時期,所以,我們計算機任課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一時間契機,開拓新思路,拓寬新視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我就實際的課堂教學工作出發(fā),談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
一、任課教師要扭轉舊觀念,開拓新思路
要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我們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我們要摒棄傳統(tǒng)的思維定勢,一切以“教師為中心”,任課教師要與時俱進,與時代接軌,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從自身業(yè)務能力出發(fā),大膽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展開“引導式”、“啟發(fā)式”“案例教學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師生之間的親密接觸,更好地提高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學習效果。我們要從“神壇”上走下來,積極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展開交流,通過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實時調整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培養(yǎng)方案,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等等。通過一種良性的溝通氛圍,促進小學生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二、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的互動課堂環(huán)境
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對知識說“不”,引導學生敢于質疑,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我們要改變“教師為中心”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自己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的答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當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發(fā)生矛盾的時候,任課教師不要強行將自己的答案植入學生的大腦當中,要展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啟發(fā)鼓勵學生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另一方面,我們要引導學生進行課上課下相結合的形式。鼓勵學生不僅僅拘泥于課本的學習,還要求學生課下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計算機常識,加強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與有效滲透,積極做好小學計算機課程與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大融合,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用創(chuàng)新、發(fā)散性的思維去解決實際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組織一些競賽活動,提升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關注程度。比如說,舉辦電腦大賽,PowerPoint制作比賽,繪圖大賽等等,并進行學年間的評比與交流,給予學生個性展現(xiàn)的機會,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三、在學生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3.1 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加大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如果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的奧秘,這樣的學習效果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過自身的努力,也會提高學生對于課程的專注力,提高學生的敏銳度和觀察力,豐富自己的想象力,開拓思維,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勢頭。計算機是一門新興學科,相對于數(shù)學語文外語等理論性科目,實踐性強,學生也愿意去著手操作,去探索不一樣的網絡世界。所以,我們更應該乘勝追擊,優(yōu)化教學手段,精選教學內容,給學生以最適合的,結合本地區(qū)。本學校的辦學層次,合理定位, 因材施教,給學生最適合的。
舉個簡單的教學例子,指法練習是小學計算機課程當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夯實理論基礎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指法的訓練對于活潑好動 的低年級學生而言,肯定是枯燥乏味,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的,那么,我們就要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寓教于樂,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訓練了指法技能,比如,通過敲打一個有趣的格林童話,通過打字,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指法,又可以增添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消化理解。這豈不是起到了一舉雙得的作用?
3.2 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是“填鴨式”教學模式,都是“授之以魚”,老師恨不得將知識一股腦的都傳授給學生。但是,過多的知識對于一個小學生而言,難免“消化不了”。所以,我們應該轉變舊有的教育教學模式,將“授之以魚”過渡成為“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思路和辦法,啟發(fā)學生開展自主性學習。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夠深入透徹的了解知識的奧秘,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我們可以采取“任務驅動式”教學手段,將新課的教學內容變?yōu)橐粋€個任務模塊,由學生自己通過課程的學習,進行任務的分解與學習,鍛煉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從被動的課堂接受者一躍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的把知識學到自己的手中。
3.3 利用有效的教學課時,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實踐性和操作性往往理解的還不夠,我們應該加大課堂教學當中的實踐時長,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來掌握課堂的教學內容。操作時長的提升,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書本內容與實踐環(huán)節(jié)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增強課堂教學的實用性與科學性。而且,在學生的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老師也可以邊演示邊指導,這樣的指導要遠比枯燥的理論教學要好的多的多。我們也可以和學生進行激烈的探討,共同分析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了解,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巖峰,王偉華,李東楊.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09).
[2]王建華.小學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4(06).
[3]郭少輝,李明浩,王浩越.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5(04).
[4]李想,張家富,李明耀.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信息與電腦,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