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摘要】面對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探索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就成為語文老師應該研究的重要課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等以實現高質量語文教學對職高語文教師而言尤為重要。
【關鍵詞】職高語文;高質量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79-01
一、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個性
課堂教學其實蘊含了學生鮮活的生命力,只有將這股生命活力有效的釋放,學生主體地位應受到教師的尊重,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yǎng)和教師自身的成長。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教師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理念。認識并堅持課堂的主人應該是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讓每個學生用心聆聽,認真思索,并能有所感悟。應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關注每一位學生,把每一位學生都看成是有著獨特的內心世界的鮮活個體。教師要從細微處關注每位學生,捕捉教學契機,把知識獲取、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先權、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促進他們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確立主體地位。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有效性
(一)把握學情,因材施教
在職業(yè)學校,不難發(fā)現,這里的學生較普通跟高中的學生要活躍很多,但真正在課堂上學習的卻不多。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不是簡單的課堂紀律就能把他們束縛住的。平等、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釋學生樂于接受的,也是教師需要努力營造的。教師要從了解學生的特點,將不同學生的學習模式差異發(fā)掘出來,因材施教,及時解答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溝通,主動傾聽學生聲音,從情感上點撥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也要主動和學生交朋友,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迫感盡量降低,在師生之間建立起自由平等的對話關系。
(二)選擇教法,以教法開啟學法
課堂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即“教師‘教學生怎么去‘學的過程”。因此,教法的選擇一定要能開啟學法。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在處理教材,選擇教法時,就要主動從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等方面予以培養(yǎng),使之掌握閱讀的本領——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吸收盡可能多的信息,為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也要能夠合理處理教材,注重生活性和實用性。在課堂上要敢于創(chuàng)新,能主動打破教案預設,活躍學生思維,破除課堂壓抑。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多鼓勵,但也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問題的難易程度等科學地進行激勵,不能對每個學生回答了任何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就給予一些“隆重”的夸獎,這樣才能使學生體驗到獲取知識的愉悅。也可充分利用各種活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特別是職高生因為基礎較差,在初中是很難有表現的機會,也造成了學習信心的不足,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課內外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讓其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習熱情。如課前可開展幾分鐘的演講、講故事、朗誦等活動。經常性的開展辯論等比賽活動,學生在各自的展示中,學會了欣賞他人,也學會了展現自我。
(三)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發(fā)揮好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效應,不僅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情景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所以首先就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教學思路,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如戲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根據角色需要自由組合若干小組,課前反復背誦臺詞,用心體會文章的主題,人物的內心與情感世界,認真排練,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比賽,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討論。詩歌教學中,利用課堂進行朗誦比賽,讓學生的誦讀中體會詩作的已經,與詩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之后讓學生談體會并展開討論,這樣既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四)創(chuàng)新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藝術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只有語文教育者的“授業(yè)”方式改善,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育者在課堂上可以利用網絡提供的積極有益的信息,如可以從中找尋文人的生平趣聞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輔助課本中較為單調的生平簡介。教師在教學中也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手段把語文課變成演講課、朗誦比賽課、表演課、辯論課、討論課等活動課,從而通過多種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語文運用的能力。運用先進的教學媒體還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三、重視課程評價,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語文評價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職高語文的教學目標決定了學生不是考多少分,而是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和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教師要尊重不同學生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結合他們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制定一套科學公平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模式,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現每位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的潛能。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取得的進步,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良好的評價模式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充滿信心,使學生朝著理想的學習目標不斷前進。與此同時,對語文教師的考核與評價也應當有科學的機制。堅持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分解性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相結合,穩(wěn)定性評價與靈活動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多元化評價模式。要把教師自我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家長對教師的評價、教師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起來,以克服過去那種單一的“以教論學”的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模式和理念,從而開創(chuàng)語文學科課程改革的嶄新局面。
總之,要想提高職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學校共同努力。職高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塑教學觀念,完成以教師為主到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轉變;把握學情,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校要加強重視,建立科學的語文教學評價體系。職高語文課堂上應該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和希望,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多收獲知識的愉悅,努力搭建恢復學生自信心的平臺,讓學生真正走入語文課堂,從而讓語文課堂變得高效、有魅力。
參考文獻
[1]何艷梅.淺談職高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yè)與教育.2009(02).
[2]徐培根.職高語文教學現狀及對策[J].職教論壇.2004,5.
[3]周勇.職高語文教學之我見[J].文學教育(中).201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