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摘 要:對于高中生來說,每門課程的學習都十分關鍵,更與高考成績掛鉤,可以說,面對高考的壓力,學生必須將所有的時間充分地利用起來,掌握更多的知識,尤其是物理課程,在實際教學當中,想要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這也是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任務之一,本文針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進行了論述,希望對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
一、 前言
社會的迅速發(fā)展,也促進了教育的改革,新課改中明確表示,作為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身的引導角色。想要構建高效課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特別重視,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不能一味地再進行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給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是不利于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只有對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行提高,才能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各方面進行深入的了解,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針對性地開展有效的教學,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實現高效課堂。
二、 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預案
對于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教師想要實現高效課堂,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預案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會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預案的設計,需要教師對課程內容進行不斷的探究和分析,只有這樣,才能讓設計的教育方案更加的科學、合理。在設計教學預案時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
(一) 架構出新的知識結構
在教學當中,在新知識的傳授前,教師需要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仔細的探究,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度等方面進行仔細的劃分,教學應該突出層次、循序漸進的原則,在教學當中,教師只有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的深入探究,才能更好地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相反,如果教師設計的教學預案沒有層次,結構不清晰,在進行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將概念混為一談,思維也會受到影響,這無疑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困惑,并且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高效課堂流程的設計,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對知識結構的合理構建,更利于對課堂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從而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可想而知,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高效課堂的實現至關重要。
(二) 設計合適的教法
對于預案的設計,實現科學性、合理性,教師就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為出發(fā)點。教學方案的設計不僅僅是簡單的將教學內容進行設計的過程,它應該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給成績較好的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對新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和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當然了,在教學當中,教師還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自身的指導角色,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等各方面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
三、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只有產生興趣,才會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其中,對于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也一樣,尤其是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著關鍵的作用。如果學生對物理課程感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相反,如果學生不喜歡物理課程,不僅會對其產生一種厭惡感,甚至會失去學習的信心。高中生和低年級的學生不同,他們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激情,更有著極強的斗志,容易對新鮮的事情產生興趣,其思維方式尤其活躍,作為教師,應該運用有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和求知欲,學生才能真正地享受課程的學習。
對于學生來說,正是好奇心非常強烈的時期,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通過物理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以物理知識為出發(fā)點,通過不同懸念的設置,在教師設計好的疑問中,讓學生能夠不斷地探究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
例如,在進行“浮力”的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在對知識進行深入的傳授前,可以通過實驗內容對教學進行導入。在課前教師先準備好鐵塊以及木塊,在一個容器中盛滿水,在課堂上,教師將鐵塊以及木塊同時放到盛滿水的容器中,讓學生進行觀察,鐵塊在放入水中后沉入水底,木塊卻浮在水面。教師將該現象進行問題的設置,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鐵塊怎么會下沉?木塊怎么上浮了?通過這樣教學的導入,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并且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這更利于對學生潛能的有效挖掘。
可以說,一個教師的教學手段好不好,直接會影響到學生是否能夠對學習產生興趣。高中物理課程和其他學科不同,一些物理知識本身比較抽象,教起來比較乏味,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在教學當中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例如,在進行“萬有引力定律”內容的教學時,在實際教學當中,如果教師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雖然會對概念進行記憶,卻不會對其產生興趣,更不會對其進行深入的探究。所以,教師如果能夠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才更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教師在課前先準備一段衛(wèi)星發(fā)射的視頻,在課上進行知識的講解時,給學生進行視頻的播放,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能夠集中注意力聽教師進行內容的講解。
四、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新課程理念對高中物理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過去運用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代教學的發(fā)展需求。如今是信息時代,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這樣能夠讓教學方式更加的豐富,而且能夠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不足進行有效的補充。多媒體設備能夠將圖片、文字、視頻、音樂等教學元素進行融合,從而形成優(yōu)質的教學內容,能夠直觀地為學生展示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知識進行展示,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拓展,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endprint
例如,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如果教師進行實驗操作時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讓學生觀看實驗操作,可能無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的學生會在課上開小差,這樣無疑讓實驗課轉變成了講實驗課,根本不能發(fā)揮實驗課教學的真正作用。教學當中,如果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實驗課的教學,可以將實驗的相關演示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不僅能夠讓實驗的現象擴大,更能讓實驗可見度得到提高,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積極地投入思考當中,可以說,多媒體教學能夠讓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如,在進行“行星運動規(guī)律”知識的教學時,因為這類的知識現象比較遙不可及,教師進行教學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將知識通過動畫的形式給學生展示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更能夠讓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五、 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
高效課堂的實現,教師將物理知識和生活建立密切的聯(lián)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梢哉f,知識來源于生活,物理現象也一樣,教師在教學當中,對于物理知識的教學,完全可以和現實生活建立聯(lián)系,這樣學生能夠對知識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所學的物理知識。例如,在進行“氣壓”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實例進行講解,比如說吸塵器、火罐等,這樣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知識的認識和了解。
六、 以適時的激勵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
相關的研究發(fā)展,人被激發(fā)或者鼓勵后,其動力也會變大,這樣的結果在學習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而且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渴望被教師和學生肯定,更希望被贊揚,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適當地使用激勵性課堂評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發(fā)展要進行關注,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使得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七、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中,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師只有對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才能有效地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畢亮.對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的商榷[J].教學與管理,2017,(10).
[2]王潔琳.淺談如何快速、高效適應高中物理學習[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12.
[3]王怡寧.淺談高中物理中的電磁偏轉問題[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6.
[4]梁如韻.高中物理有效學習的幾點策略[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