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春
【摘要】隨著社會競爭愈發(fā)激烈,應用型人才在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優(yōu)勢越發(fā)凸顯,高校在培養(yǎng)學生方面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也逐漸加以重視。針對應用性較強的會計專業(yè),高校只有培養(yǎng)出具有綜合應用能力的畢業(yè)生,才能在社會上謀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國制造類工業(yè)企業(yè)居多,會計工作包括成本會計核算,所以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更應該重視實踐教學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應用。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成本會計的教學還停留在理論大于實踐的階段。鑒于此,本文介紹了成本會計教學的現狀,分析了成本會計教學困境的成因,并提出了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策略,以期提高我國成本會計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教學手段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F230-4;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022-02
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是會計教育的目標,為了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許多高校已經把實踐教學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重視理論教學之外,會采用多種手段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成本會計課程是會計教學的主干課程之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應用性,除了要求學生掌握系統(tǒng)、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又要求學生掌握成本會計的實務操作能力。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中,要將理論和實際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學習后能夠具有全面的成本會計的能力。
一、成本會計教學的現狀
1.實踐教學形式單一
高?,F有的成本會計課程實踐教學主要是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虛擬企業(yè)的會計手工做賬實踐、畢業(yè)生畢業(yè)實習。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主要是對整個會計流程的熟悉,對會計類軟件操作的練習,其中包含的成本會計內容少之又少,并不能起到將所學成本會計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操作中的作用。虛擬企業(yè)的手工做賬,主要針對憑證、賬簿、報表三環(huán)節(jié)的賬務手工登記,通常情況下是在理論化的框架范圍內虛擬出某個工業(yè)企業(yè)的各項發(fā)生事項,學生可以運用自己學習的基礎會計、成本會計等內容對這些業(yè)務進行登記。畢業(yè)環(huán)節(jié)到企業(yè)實習,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企業(yè)進行實習,但是在選擇過程中,由于會計崗位的保密性和特殊性,不是每位學生都能找到會計類崗位,而且企業(yè)性質多種多樣,也并不是在畢業(yè)實習崗位上就能把會計所學全部內容得到實踐,特別是成本會計的理論必須在制造業(yè)企業(yè)才能有可能用得上,所以針對目前高校對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并不能達到真正實踐的目的。
2.實踐教學資源缺乏
模擬實訓是目前高校會計專業(yè)最主要的實踐手段,模擬實訓根據實訓教材中的要求一步步引導學生來完成實踐操作,所以在選用實訓教材的時候,必須保證實踐教材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不能將錯誤的操作引入教學中。目前教材市場中,針對會計實訓的教材多種多樣,但是針對成本會計的教材幾乎沒有,一些高等學校采用自編實驗教程或者講義來進行實訓教學,這個也符合學校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意義。但是并不是所有高校都適合自編教材這一方法,因為大多數學校的教師并不具備編寫教材的能力和水平,還是采用已經發(fā)行的實訓教材進行教學,這種教材可能是針對主編者所在高校會計專業(yè)的實際情況來編寫,并不是對每個高校的會計專業(yè)教學都適用。而且,發(fā)行的教材質量并不能完全保證,實驗設計、數據等內容的合理性和正確性需要進一步確定。
3.教學內容不完善
成本會計是在學生學習了基礎會計、財務會計之后才學習的,主要包含4部分內容:一是成本會計的發(fā)展歷程和理論;二是成本會計的核算方法學習;三是產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四是作業(yè)成本法等其他方法的應用。教材不同,但是每本教材中的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目前教學中,大多數學校成本會計的課時是一個學期介紹完畢,教學任務比較重,導致任課老師沒有多余時間來讓學生進行理論應用與實踐,教學時間有限,老師每次上課只能挑重點來進行詳細介紹,其余內容要求學生課余時間自學,學生學習壓力大,課外活動豐富,部分學生不自覺,導致并不能融會全部成本會計的內容,教學質量低下。
4.與管理會計交叉性強
目前我國流通的國外的會計教材并沒有獨立的成本會計教材,成本會計內容是和管理會計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介紹的,而且國外教材比較重視管理會計的介紹,成本的內容只是在管理會計中占了很少的章節(jié),國內的教材雖然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有各自獨立教材,但是學生學習的時候把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分的很開,不能融會貫通,達不到學習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的目的。
二、成本會計教學困境的原因分析
1.教師實踐知識薄弱
自從要求部分高校轉型以來,高校對教師的要求也提高了,提倡教師向雙師型人才發(fā)展,培養(yǎng)應用型的學生,首先要有應用型的教學團隊。高校招聘老師要求碩士以上,但是并沒有要求老師必須有社會工作經驗,所以很大部分老師是從高校到高校,理論知識豐富但是缺乏社會崗位的實踐經驗。對學生的實踐教學也只是道聽途說,按部就班,并不能教授給學生真正的崗位一線的實踐內容。
2.對成本會計課程認識不足
對成本會計的認識不足是成本會計實踐教學不能很好地完成的主要原因。高校重視的是基礎會計的教學和實踐應用,并沒有針對成本會計的實踐內容,在大多數高校只有成本會計這一門課程,并沒有成本會計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所以不能使成本會計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以核算為主的財務會計長期占據了會計學的主要地位,限制了管理會計的發(fā)展,從而導致高校管理成本會計教學落后。
三、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措施
1.轉變教師觀念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先從培養(yǎng)雙師型教學團隊做起,因為教師是教學中的主體,只有開闊教師的眼界,才能培養(yǎng)出眼界開闊的學生。在成本會計的教學中老師往往是根據教材中給出的理論知識傳播給學生,然后布置課后作業(yè)讓學生自主完成,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只負責講自己的課,讓學生自己消化,在學生做作業(yè)的過程中沒有起到監(jiān)控的作用,有的學生偷懶抄襲別的同學的作業(yè),這樣就達不到每位同學課下復習的目的。有的老師為了方便,在教學的數十年過程中不變換教材,連課后作業(yè)也是每年都一樣,引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有的老師不愿意跟著變化,這就導致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不能帶入到每位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口號就白喊了,實際并沒有變化。endprint
為了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觀念,跟上時代要求,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專業(yè)技能水平,換掉陳舊教材,培養(yǎng)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追蹤最新潮的專業(yè)技能發(fā)展方向,在學校的支持下最好能到社會崗位中進行歷練,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抓住重點,主次分明的傳授給學生知識。
2.教學方法多樣化
成本會計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課程,應該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在課堂上提倡引入案例教學,從傳統(tǒng)的教材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橐越滩臑檩o助,尋找實際案例,有老師引導學生對實際的案例進行核算分析,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應用在真實的案例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更好地監(jiān)督過程性教學,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4~6人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案例分析,抽出時間闡述各組對具體案例的分析情況,組與組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在各個小組分析案例的時候,根據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分工,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匯總,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有發(fā)言的機會,轉被動聽課為主動講課,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占有主動性。教師作為觀眾可以對學生的分析進行點評,提出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同時更加重視思維的全面性發(fā)展。
3.重視成本會計,完善教學內容
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多,教學課時不夠成為任課老師不能有效地貫穿實踐教學的主要原因,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在上課時間對教材進行傳輸,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態(tài)度進行聽課,老師講完后學生可以自主復習或者預習,效果有待檢驗。理論內容介紹完畢,要有配套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比如引入一個針對的案例,讓學生將學習的理論或者核算方法在案例中得到應用。
另外,現在企業(yè)會計不應該局限在財務會計核算這一塊內容,也應該在管理會計方面下功夫,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相融合,在學習成本核算的同時,也要會分析成本核算包含的會計信息,為企業(yè)提供會計的管理決策提供數據參考。成本會計還可以和財務管理相結合,做好成本的預測、預算和分析,將成本會計與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的重點分明地介紹給學生,可以在會計專業(yè)的主要教學中融合進行。
四、結語
在一個企業(yè)的經營中,會計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核算、監(jiān)督、提供決策信息,很大程度地參與到企業(yè)的管理中去,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成本會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會計核算來參與企業(yè)管理的意識和基本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會計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了解企業(yè),并能將所學會計知識拓展到企業(yè)的決策上。這種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培養(yǎng)勝任現代工作的復合型會計人才,同時也利于學生快速適應社會對財會人員素質方面越來越高的要求。成本會計對確保企業(yè)經濟良好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因此,高校要與時俱進地調整成本會計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真正為企業(yè)、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力和競爭力的應用型成本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申艷艷.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2]張云娜.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管理會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教育與職業(yè),2015(03).
[3]徐綺爽.基于國際化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管理會計》雙語教學的探索[J].科技風,2014(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