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臻毅
摘 要:分層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應用于小學高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顯示了巨大的優(yōu)越性。綜合考慮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同一班級的學生編組分層。在學生編組分層的基礎上,教師要有針對性進行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評估測試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公平合理的個性化發(fā)展與提高。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分層教學
一、 引言
分層教學滿足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是小學教學改革背景下,轉變教學觀念,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桎梏的有效手段。教師通過合理分層,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選擇教學手段,設計教學內(nèi)容,這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可行性,真正將教學面向了全體學生。同時,由于分層教學,給予了每一位學生相同的權利,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懷和尊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會更加高漲,也會逐漸建立起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 分層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的目的
開展小學高年級分層教學,符合教育改革的各項要求,也是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必然結果。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中,不同的人,都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興趣和愛好。分層教學就是利用了這些差異,將其作為教學的依據(jù),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教學對策,這不僅避免了傳統(tǒng)“一刀切”教學模式片面化的弊端,而且優(yōu)化了教學環(huán)境,促進了課堂交流,真正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
落實小學高年級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及學生的堅持,達到最佳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并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分層教育法在小學高年級教學中的效果尤其顯著。
三、 試析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分層教學策略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教學中引入分層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合理的分層,強化課堂信息的有效傳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促進小學數(shù)學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1. 學生編組分層
分層教學實施,合理分層是非常重要的,在編組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學習差異性等,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A好、能力好、悟性高的學生為高層;學習基礎一般、能力一般的學生為中層;學習能力差、不喜歡學習的學生為低層。之后,教師要將這三個層次的學生交叉編組,高層次的學生能夠帶動低層次的學生學習,學生之間互助學習,學生整體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
2. 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實行分層
在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教學的時候,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整個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進而使得教學內(nèi)容能夠具有一定的分層,進而就會相對容易地進行教學。比如,在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的數(shù)學課本中的內(nèi)容有如下幾個方面:
2.1 對于分數(shù)的乘除法以及四則運算的理解
2.2 倒數(shù)的求法
2.3 比值的求解和化簡
2.4 百分數(shù)相關的求解和計算
2.5 圓的相關計算
2.6 了解扇形
2.7 了解對稱圖形,并且能夠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在上面的這些知識點,都會有難易的區(qū)別,所以,數(shù)學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能力不同進行教學,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使得學生都能夠在老師的這種分層次的教學下進行不斷的基礎的掌握,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進而使得學生能夠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以及成績,進而學生在心理上都會有對自己有信心,進而學生能夠針對老師給自己定下的學習目標進行不斷的努力,進而能夠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達成自己的目標,最終使得學生能夠對所有的課程內(nèi)容都能夠進行有策略性的學習。比如,在進行百分數(shù)的學習中,老師可以針對學習成績相對弱的學生,只要求他們掌握一些簡單的計算就可以,之后再逐漸地進行相應的百分數(shù)的知識的學習,最終使得全部的學生都能夠掌握所有的百分數(shù)的知識。
3. 分層教學的案例分析及具體的應用
下面以一個實際的例題為例說明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教學的方法。
【例1】 在一個村鎮(zhèn)的種子公司中,在用200粒大豆種子做出芽實驗,最后有160粒大豆長出芽,最后求解大豆的種子發(fā)芽率。
解析:老師在進行問題的講解時,應該將整個問題的求解過程進行詳細的解析,使得學生能夠在自己進行求解的時候能夠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進行準確的求解。首先想要求解發(fā)芽率,那么就需要知道發(fā)芽率的求解公式,發(fā)芽率=出芽的大豆種子數(shù)/試驗的大豆種子總數(shù)*100%,然后將題目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代入,就可以求得結果發(fā)芽率=160/200*100%=80%。對于這類問題,只需要知道計算的公式就可以進行解答,學生只要仔細認真就能夠得到答案。
【例2】 還是上面的那個例題,這次的問題變?yōu)椴簧康拇蠖狗N子占所有的種子的百分之幾?
解析:這個問題會比第一個問題復雜了些,這里的答案應該等于(200-160)/200*100%=20%。
因為這個問題的難度會比第一個問題困難,所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不用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進行解答,進而使得學生的壓力可以減輕,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成績先進的學生的能力。
四、 完善科學分層的評價系統(tǒng)
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進行科學的分層,不能以一次的考試成績作為分層依據(jù),而是應該建立一個科學的分層的評價系統(tǒng)進行分層??梢赃M行三個層次的分層,比如優(yōu)秀、良好、一般。之后根據(jù)長期的考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評估是分層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教師了解教學情況,以及分層效果的有效手段。利用分層的理念,使教學評價更加合理,以學生差異性為依據(jù),不同的學生,能夠獲得不同的收獲。合理運用考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各層次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獲得學習的動力。在考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創(chuàng)新,轉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根據(jù)學生不同水平設定不同的題目,以這樣的方式,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能力,讓各組學生在考查中充分發(fā)揮各自的水平和能力。
比如:教師在讓學生練習“比例的應用”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分層題目的方式落實分層教學。
基礎題:某服裝廠花了4天的時間加工了160套衣服,以這樣的速度計算,如果生產(chǎn)360套服裝,需要多長時間?
中層題:三角形有3條邊,這三條邊的比例是2∶4∶5,其中最長的邊與最短的邊之間的差為6厘米,那么這個三角形的周長是多少?
提高題:甲乙兩輛車分別從A、B兩個地點向同一個方向出發(fā),其中甲車的速度是40千米/小時,如果兩輛車在途中相遇時,甲車行使的路程與乙車行使的路程之比為8∶7,兩車相遇后,便立刻返回出發(fā)點,這時甲車把速度提高25%,乙車速度不變,當甲車返回A地時,乙車距B地還有6/5小時的路程。問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五、 結束語
小學數(shù)學改革不斷向前推進,對小學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學中不僅要關注教學有效性,還要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將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能夠滿足以上的要求,在落實分層教學后,小學數(shù)學教育效果顯著。本文從三大方面對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進行分析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小學數(shù)學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媛華.關于分層作業(yè)設計的思考[J].教育,2014,(01).
[2]胡葦.國外中小學家庭作業(yè)問題的研究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4,(12).
[3]劉景蕉.分層作業(yè)的設計技巧[J].小學教學參考,2011,(14).
[4]蔡金菲.淺析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1,(01).
[5]劉淑俠.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