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華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標準改革及素質教育改革不斷發(fā)展的大形勢下,對于初中教育教學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同樣如此。在當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為能夠進一步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教師可應用學案導學法,從而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能夠得以改變,使課堂教學效果能夠得以有效提升,對學生語文能力進行更好培養(yǎng),促使其能夠得以更好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案導學法;應用
學案導學法在當前教育教學過程中屬于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對教學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能夠更好地應用學案導學法提升教學效果,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對該教學方法加強重視,在積極分析該方法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積極選擇有效策略合理應用學案導學法,從而使學案導學法的作用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以保證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 學案導學法概述
對于學案導學法而言,其屬于教師指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主動進行合作探究,最終實現(xiàn)自我提升的一種教學方案。該教學方案的主要具體內容就是在使新課程改革標準能夠得以充分體現(xiàn)的基礎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使學生自主進行合作討論及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合作討論結果進行補充,從而使學生進行較好學習,因而其屬于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
對于學案導學法而言,其具備導讀、導思及導做功能,其將導學案作為載體,使學生在課下自學,不但能夠為學生更好進行課堂學習提供基礎,還能夠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其能夠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最終使學生能夠形成比較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進行科學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制定有效計劃及策略,可對各種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進行調節(jié)及控制,可使學生的自主控制得以強化,可使學生學習方式由消極被動轉變成為積極主動。另外,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可提供充足空間,使學生能夠較好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可使學生更好體驗學習過程,可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活力,可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最終可使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有效提升,使學生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案導學法進行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二、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法存在的問題
(一)未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主導地位
在初中語文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學案導學法的應用要求能夠突出學生主體體位,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主導地位,然而就當前實際教學情況而言,學案導學法應用過程中,未充分體現(xiàn)出教師主導地位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問題。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為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往往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課堂教學方式及進度全部由學生自主決定,教師完全不參與,這種情況的存在可能會導致課堂教學出現(xiàn)失控情況,導致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比較混亂。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情況,主要就是由于教師未能夠真正理解學案導學教學法,單純認為將課堂交給學生就是實施學案導學法。實際上,在學案導學法應用過程中,教師的導入屬于基礎,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更好進行學習,通過教師較好引導,才能夠使學生更好思考及分析問題,才能夠更好解決問題,最終對知識進行較好學習。因此,在學案導學法應用過程中教師主導地位不明顯屬于十分重要的問題。
(二)教學學案中設計過多習題
在當前應用學案導學法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另外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學案中設計習題過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均將導學案作為將教學內容習題化,因而很多教師在對導學案進行設計過程中往往會將其設計成教案模式,簡單地將教材中相關內容編制成為習題。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必然會對課文中相關內容死記硬背,甚至有些學生直接對課文進行抄寫,將大部分精力均投入到習題練習中,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無本質差別,并未能夠較好體現(xiàn)出學案導學法所具備的優(yōu)勢。對于導學案而言,其并非是讓學生在課前對作業(yè)進行預習,其本質為對學生語文學習進行指導,教師將學案設計成為習題形式,必然會導致學生負擔增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當對這一點加以注意。
(三)未充分重視學法指導
在利用學案導學法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法指導屬于十分重要的內容,是學案導學法能夠得以較好實施的基礎及保證,其能夠為學生在學習方面提供有效方法及策略。但是,在當前學案導學法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多教師對于學法指導并未能夠充分重視,也未能夠進行合理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掌握有效的知識學習方法,只能選擇死記硬背方式進行學習語文知識,最終也很難得到比較理想的學習效果,對學生語文知識水平的提升十分不利,最終影響教學效果。
三、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學案導學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合理編寫導學學案
首先,在對導學案進行編寫及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對學案內容精選,對學生書寫量及自學量進行控制,從而使學生學習負擔得以適當減輕。具體而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在課前導學案中,需要預習的內容應當包括字詞、資料查閱以及文章結構把握,此外還包括對不理解問題進行記錄;其二,對于需要在課堂上完成的一些內容,最好不要設計在導學案中;其三,在課后對語文學習中相關重點及難點內容及時進行復習,使相關知識點能夠得以拓展,使學案導學法的靈活性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
其次,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其基礎內容及重點內容為學前學習指導及課后學習指導。在進行導學案設計過程中,對于課堂上的相關學習內容,可由教師現(xiàn)場進行指導,因而該部分內容不必在學案中全部體現(xiàn),在學案設計過程中應當體現(xiàn)的重點內容為書寫練習部分,因而教師應當對書寫練習題量進行準確把握。
此外,在進行學案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對教材中的優(yōu)勢及缺陷進行充分考慮,從而使學案的優(yōu)化及補充作用能夠得以充分發(fā)揮。endprint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能夠較好運用學案導學法,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教師應當轉變以往教學地位,由以教授學生為主轉變?yōu)閷W生進行指導為主。具體而言,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使自身指導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
第一,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合理進行分組。在應用學案導學法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分組屬于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因而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實際分組過程中,教師應當依據(jù)學生實際語文水平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小組成員進行搭配方面,教師應當對學生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進行考慮,從而使學生及學生之間能夠進行較好地交流及討論。
第二,教師應指導學生掌握自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可先將學案發(fā)放給學生,使學生依據(jù)學案中相關重點及難點內容,帶著疑問進行課前預習,從而使預習效果能夠得到較好保證。學案的發(fā)放,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中重點及難點內容較清楚了解,對教學流程更加了解,從而保證學生自學能夠得到較理想的效果。
第三,教師應當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在應用學案導學法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告知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分組進行討論。在實際討論過程中,對于相關難點內容教師應當及時發(fā)現(xiàn),從而對學生進行合理指導,使其能夠積極地進行正確思考,在此基礎上將問題有效解決。
(三)合理講解及歸納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學案導學法而言,在教師精講方面其具有較高要求,要求教師應當具備豐富知識水平,還應當具備較強教學能力。對于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難度比較大的一些內容,教師應當依據(jù)學生所存在的一些疑難點,在學生進行探究過程中將精講內容快速確定,找出其中關鍵,理清講解思路,并且應當將問題作為案例,由特殊情況轉變?yōu)橐话闱闆r,從而使學生能夠學會舉一反三,對舊知識及新知識之間聯(lián)系準確歸納,使系統(tǒng)化知識框架能夠得以構建,最終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語文素質能夠得以有效提升,促使其能夠得以更好發(fā)展。
四、 結語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進行語文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要求,同時也是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必然需求。在現(xiàn)代初中語文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對學案導學法加強理解及認識,并且應當積極分析該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以有效途徑及策略實現(xiàn)學案導學法的合理有效應用,從而較好地進行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文知識水平及能力進行更好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段愛文,郭海青.初中語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3).
[2]王立鳳.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34).
[3]孫艷平.對初中語文教學導學案的思考[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