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果
[摘 要]低年級學生生活經驗較少,因此,其寫作受到限制。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提高要求,而只能搭建一個個臺階,引導他們逐漸走上健康的習作之路。鑒于此,通過“基于實際,腳踏實地;情景體驗,親身經歷;充分想象,感性升華”三方面指導,能有效地提高低年級學生習作能力。
[關鍵詞]基于實際;情景體驗;感性升華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28-0089-01
低年級學生生活經驗較少,因此,其寫作受到限制。作為教師,不能一味地提高要求,而只能搭建一個個臺階,引導他們逐漸走上健康的習作之路。在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對低年級學生的習作指導方法。
一、基于實際,腳踏實地
要想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在練習之初一定要著眼于“基于實際,腳踏實地”。所謂基于實際,腳踏實地,是指一定要從孩子們的已有經驗或者說意識出發(fā),不能用成人的思想來“拔高”,甚至強加給他們。因此,在引導低年級學生正規(guī)寫作練習之前的前提任務就是——口、筆相應。但是要尊崇一個原則——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例如,關于天氣涼了的話題,首先,引導學生說一說現(xiàn)在的天氣如何;其次,再說自己身上的衣服有什么變化,每次早起穿衣服時媽媽經常說什么,周圍的樹木、花草又有哪些變化……學生的回答很多都是只言片語,這是因為其年齡特點所制約。作為教師,此時此刻的作用就是在追問和重復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完整,比如:天氣涼了,陽臺上xx花的葉子漸漸變黃,有點泥土的顏色。這種基于實際的說話引導,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說話完整性,更利于培養(yǎng)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力,雖然過程很慢,卻是寫作的最好鋪墊。寫作需要想象,但“根基”扎于實際??陬^練說后,讓孩子們趁熱打鐵將自己的話原封不動地書寫在紙上,當然,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只是,要求邊說邊寫,這樣可以避免漏寫、多寫!
基于實際,腳踏實地的環(huán)節(jié)不可缺少,因為孩子們腦海里的情境和語言都是片段化的,缺少連續(xù)性,指導時應該遵從他們的認知水平,搭好提升的臺階,而不是一味地提高要求,那樣,只會“拔苗助長”!
二、情景體驗,親身經歷
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育指給了眾多教師一條”光明”的教學之路。孩子們因為年齡以及身份的原因,與生活、與自然有一定的距離。作為教師,必須要有目的地把這種距離縮短,讓學生與生活、與自然盡量零距離接觸。此時,情景體驗,親身經歷就是寫作的必經之路。如何讓學生能夠容易地、比較感興趣地進行情境體驗,其方式方法則是至關重要的。
例如,現(xiàn)在的學生很多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真的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作為教師,就要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親力親為,說出自己的當時所想。記得一次掃地練習,一年級的學生從來沒有拿過笤帚,手也不知往哪個方向用力,更不能保證笤帚掃地的順序,往往東一下西一下。如果讓他們講一講當時的心情,結果肯定是干巴巴的沒內容。因此,為了讓孩子們進行有效、有趣的體驗,我做了如下設計:教師先做示范,讓學生在后面跟著學習,一來孩子們會因為有內容可學而不再打打鬧鬧;二來他們也在教師的指導下懂得了掃地的“規(guī)律”。當學生看著自己的成果時,說的話也如滔滔的江水一發(fā)不可收拾,而此時我再引導他們將話說得有順序且完整。由此可以得出,學生的言語空洞是因為他們對此細節(jié)沒有了解,沒有親身經歷的緣故啊!
情景體驗,親身經歷,雖然過程慢了些,但一定會讓學生的思維和寫作更加靈動,也更能打動人,因為體驗過的細節(jié)才是產生共鳴的關鍵所在。
三、充分想象,感性升華
“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是教師們的一種共識??墒牵瑳]有基礎的想象是一朵無根的花,無法打動自己,更引不起其他讀者的共鳴。因此,引導學生想象,適當?shù)乩硇陨A是必要的。
例如,“早起時,看到了一只小麻雀在枝頭叫、鬧”,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我開始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它在干什么?”“它的媽媽呢?”“它可能說些什么?”……學生依據(jù)老師的提問,回憶著以往自己的此種經驗,然后用一種身臨其境的體悟表達出來,其結果自然是千奇百怪、百花爭鳴!最后,我再引導學生將想象升華到親情、感情上來!
這種充分想象,感性升華的環(huán)節(jié)是低年級學生練習寫作的必經之路。有了這一教學內容的運用,孩子們定會在有“根”的想象里打開頭腦中的“桎梏”,進而將此方法架構到習作上來;有了這一教學內容的運用,孩子們的習作也就有了點睛之處。
總之,通過以上三個寫作框架的構造,低年級小學生的習作積累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時,其方式與方法也會在他們頭腦里潛意識地建構到寫作體系中去。
(責編 韋淑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