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蘭
【摘 要】大班“幼小銜接”教育指的是幼兒園大班到小學一年級初期這一段過渡時期的教育的銜接。此時期是兒童結(jié)束幼兒園生活,開始接受正規(guī)小學教育的時期,也是幼兒心理發(fā)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zhuǎn)折期。此階段開展幼小銜接,引導幼兒順利過渡,有利于兒童進入小學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那么,怎樣做好大班幼小銜接教育活動呢?
【關鍵詞】幼小銜接;大班;指導策略
一、確立幼小銜接教育基地,做好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之間的日常聯(lián)系工作
幼小銜接工作牽涉到小學和幼兒園教育等多方面,確立一所離幼兒園較近的小學作為幼小銜接教育基地,建立幼兒園教師和小學教師之間的日常聯(lián)系,如幼兒園教師可以參加小學一年級教師的教學活動,參加研究幼小銜接的研討會,與一年級教師之間進行教育教學雙向交流活動,使雙方相互了解、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幼兒園教師只有在了解小學一年級教育教學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做好幼小銜接,比如小學課程設置、課時安排、教學內(nèi)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以及對學生的要求等,小學教師也應該深入研究幼兒教育的特點、具體教育教學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一年級授課大綱要求,適當?shù)貙π律M行適應性訓練,這樣才能在兒童心理和生理上順利適應幼小之間的過渡。
二、從大班幼兒實際出發(fā),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小銜接教育目標
幼兒存在個體和年齡差異,了解幼兒實際發(fā)展狀況,深入觀察和分析幼兒的各種表現(xiàn),制定以習慣養(yǎng)成為目標,以能力訓練為主線,以知識學習為載體,以游戲活動為手段,開發(fā)兒童大腦潛能,全面提升兒童學習能力的活動目標。
依據(jù)目標,選擇教材,組織開展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水平的幼小銜接教育活動,活動重點放在為幼兒進入小學打好扎實的基礎,避免使用小學教材,因為這樣不僅會加重幼兒的負擔,還會降低他們?nèi)雽W后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甚至造成他們智力發(fā)展延緩。教師嚴格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從幼兒心理、生理、智力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為幼兒入小學作好銜接。
三、加強幼兒養(yǎng)成教育,做好幼兒入學前的心理準備
要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實現(xiàn)幼小之間柔性過渡,也要加強幼兒養(yǎng)成教育,這對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極其重要。一要加強幼兒體能訓練,重視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使其入小學后能接受小學的緊張生活,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缺乏自理能力,不會自己收拾學具、整理書包,不會做值日,就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二要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做事要一心一意、多思考、多提問。三要培養(yǎng)幼兒堅強的意志力,告訴幼兒小學和幼兒園是有區(qū)別的,小學以上課為主,幼兒園以游戲為主,小學要學會漢語拼音,認識許多漢字,要考試,小學生上課要注意聽講,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都要求孩子有一定意志力。
四、注重家園共育,指導家長掌握正確的幼小銜接方法
在兒童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家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工作包括端正家長對兒童入學前后要求的認識,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和學校對兒童入學過渡的要求和教育措施,了解孩子的全面情況以及掌握正確的家教方法。許多家長在兒童入學準備的問題上,往往存在各種不正確的認識,比如有的對孩子的學習能力要求過高過急,而不太重視兒童入學前的健康準備和入學后的作息時間;有的認為幼兒園就應該讓兒童學會認讀和書寫,學習做數(shù)學題;還有不少的家長對幼兒園的游戲不理解,持有疑義;更有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特點,不善于引導和幫助,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等等。
做好家長指導工作,首先,激發(fā)孩子入小學的興趣。為了讓孩子愿意上小學,產(chǎn)生做一名小學生的美好愿望,家長應注重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如帶孩子去小學參觀、去鄰居的小學生家做客,了解小學的生活,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學后學到了許多本領,這些都是幼兒園所學不到的,使孩子產(chǎn)生羨慕、向往之情。
其次,調(diào)整幼兒的作息時間,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和小學是完全不同的,家長應從大班下學期開始就要有意識地調(diào)整幼兒的作息時間。養(yǎng)成按時睡覺、按時上學的良好習慣,讓幼兒有時間概念。
最后,為孩子準備合適的學習用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大班開始,家長為孩子準備單獨的小睡房、小書桌,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 ,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家長指導孩子多開展一些相對安靜的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既培養(yǎng)他的閱讀能力,又可培養(yǎng)他的傾聽能力,并配合教師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書寫姿勢,為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做準備。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小學和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階段的過渡,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宇俊.讓幼兒在“幼小銜接”中順利過渡[J].青年教師,2007年06期.
[2]潘小余.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考試周刊,2015年27期.
[3]鄒平.幼兒園和小學雙向銜接,提高幼兒入學適應性[J].幼兒100(教師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