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英
摘要:古典詩詞是古人留下來的藝術瑰寶,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文化魅力,并且隱藏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情感。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文的明象征,古典詩詞正以不同的形式向世界展現(xiàn)著它的美和價值,同樣也是作為現(xiàn)代人的我們,需要對其傳承和發(fā)揚的一種珍貴的歷史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也涉及到很多對古典詩詞的學習,那么對學生進行一定審美教育也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開展高中語文課堂古詩詞美育教育更是重點的教學內(nèi)容。作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的挖掘古典詩詞中的美、和靈魂。實現(xiàn)從形式、內(nèi)容和情感的有效連接,并加以細致的分析,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其可以獨立的對古詩詞進行鑒賞和分析,感受其中的韻律和精髓。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詞;美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02-01
1.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古詩詞美育中有哪些問題
教學活動是學校各類活動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課程為傳播媒介,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互動,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那么,現(xiàn)實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呢?
1.1 缺少朗誦的環(huán)節(jié),即動口環(huán)節(jié)。老師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工程中,讓學生朗誦古詩詞是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誦,可以加強學生對古詩詞的整體感知,和宏觀的把握,有助于學生理解古典詩詞的韻律之美。但是現(xiàn)在的一些語文教學老師,為了能更多的傳授相關知識,往往對朗誦環(huán)節(jié)進行時間的縮減,甚至省略。這樣做非常不利于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和掌握。
1.2 缺乏自身對古典詩詞的理解和領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的注重了對字和詞的理解,從而導致古詩詞在結構分析上缺乏統(tǒng)一性,忽略了古詩詞的整體所表達的情感。從而失去了古詩詞的美感。所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古詩詞的整體意境,不利于用他們的審美能力的提高。
1.3 學生自身存在一些被動的受教問題。高考被很多家長和學生視作學習的最終目標,就是說考試相關的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的全部,老師講什么,學生就學什么。所以造成學生高考的"目的性"很強。致使他們覺得只有高考的相關內(nèi)容才是他們的學習重點,以考試無關的問題和知識就可以忽略不計,由于美育不是考試所涉及的內(nèi)容,在考試中也無法直觀的體現(xiàn),所以學生也就忽略了對古詩詞美感的鑒賞。
1.4 教育觀念的落后,由于一些教師的思想仍然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依舊進行"一言堂"的教學方法,缺乏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學過程中注重古詩詞字和詞的理解,重視字和句的翻譯,過分的注重答題技巧,從而忽視了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2.如何加強高中語文古詩詞美育工作
首先應該使審美的主體和客體相適應,在高中語文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被視作是審美的主體,那么客體就是古詩詞本身。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的特點,把握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審美水平,將兩者有效的結合起來,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得到美的領悟和感受。其次要求老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3.高中語文古詩詞美育的具體思路解析
3.1 通過教師積極的引導,使學生發(fā)現(xiàn)詩詞之美。古語云:"師者,傳道受業(yè)解惑也"語文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知識的引導和傳遞的角色,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其自身的作用,對學生加以積極的引導。由于高中生在以往的學習和生活中對古詩詞的接觸還是非常有限的,加上自身的閱歷不是很豐富,所以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也很難從中發(fā)現(xiàn)古詩詞背后的深刻含義,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的發(fā)揮主導作用,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接受并且領悟到古典詩詞的內(nèi)在美和意境美。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對象,應該充分的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古詩詞的表達形式是比較簡潔明了的,寥寥數(shù)筆就可以將事件和情感描述出來,但是并不是隨便的幾句話就可以稱為古詩詞,要讓學生感受到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偉大和中華文字的運用魅力所在,體會古典詩詞的美境。
3.2 借助現(xiàn)代的技術,展示古典詩詞的美。古典詩詞的鑒賞過程中,對現(xiàn)代技術的運用,有著重要的價值,要想深入的了解和學習古詩詞,需要我們從表達的意境入手,通過現(xiàn)代技術的手段,將古詩詞的表達意境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通過視覺的沖擊和聽覺的刺激使表達內(nèi)容更加生動和形象,由于古詩詞的學習一般來說是比較乏味和枯燥的,教師一味的講解只會讓學生更加厭煩,形式過于單一、內(nèi)容過于死板和固定,導致對學生跟本沒有什么吸引力,從而使學生也失去了興趣。因此結合現(xiàn)代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目前最為重要的教學任務。
3.3 教師需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學生應該轉變觀念。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要對美學、地理、歷史方面的知識都要有一定的掌握,作為學生應該拋棄應試學習的觀念,認識到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樹立綜合素質(zhì)教育的觀念,實現(xiàn)全方位的發(fā)展和進步。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古詩詞美育教育是一個逐漸滲透的過程,陶冶學生的情操,體會古典詩詞的文化魅力和內(nèi)涵,是語文古典詩詞教育的最終目的。它利用多種教育形式,讓學生了解古典詩詞,感受其中的文字魅力,學習鑒賞詩詞的方法和技巧,通過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感受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文化內(nèi)涵,和價值觀的體現(xiàn)。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于利娟. 高中語文古詩詞美育研究[J]. 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2):82. [2017-09-19].
[2] 孫敏. 高中古詩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