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與發(fā)展,我國對于小學英語的教育越來越重視,現(xiàn)在許多學校都采用故事課教學,故事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它使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不至于覺得英語學起來太枯燥,將一些簡單的英語小故事帶入到教學課堂當中,能極大的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故事簡單,帶入性強,小學生就很容易跟著老師的故事情節(jié)走,極大地提高了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教學研究;教學策略
一、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不合理
傳統(tǒng)的故事講授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特點是老師在教學中主要讓學生留意一些生詞和句型,不對整篇故事進行講解,因為老師認為故事是不重要的,只要生詞和句型掌握了,學習目的就達到了,而對于小故事老師根本不要求學生進行理解,其實這種故事教學模式完全不符合教學理念的。
2.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英語故事課學習的課堂中,學生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起引導和輔助的作用,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中,老師聲情并茂的在講臺上進行教學,而臺下的學生卻成了觀眾,老師自以為自己的教學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但學生卻早已失去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為他們并沒有融入到英語故事教學當中。
3.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較弱
對于我國的小學生來說,英語是第二語言,他們很難像掌握漢語一樣去理解英語,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因此他們無法有較強的邏輯記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但是英語故事教學要求小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將小故事串聯(lián)起來,許多小學生雖然能夠讀出小故事,也是靠死記硬背,這種故事性教學就完全違背了教學理念。
4.忽略背景知識疏于引導
有一些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有一定的知識背景,這些背景知識對于故事講解具有導入的作用,但是許多教師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當中并不注重對于知識背景的講解,僅對于現(xiàn)有的材料進行課堂教學,有些只是背景對于小故事的發(fā)生具有因果關系,如果缺乏對小故事的背景的了解,就很難對小故事的整體脈絡進行掌握。
二、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中應采取的對策
1.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強調(diào)理解故事弱化句型結構
以往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重生詞和句型,而對于教學過程的故事本身缺乏應有的重視,小學英語故事教學之所以能夠獲得小學生的普遍喜愛,就是因為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們比較容易受故事的吸引,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故事本身,而不要將重點放在對于生詞和句型的掌握。
例如:新課改的當下,在實際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運用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圖片作為引導,讓小學生能夠有興趣看下去,相對于枯燥的單詞和句型小學生對圖片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讀懂了小故事再將其中的教學內(nèi)容自然而然地引出,學生也就不會太反感,這種圖片引入的方式對于教師的教學也是很有幫助的。
2.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應該成為教學和學習的主體,然而原來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方式中教師太過于注重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這種現(xiàn)象,就是有必要進行調(diào)整,將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主題地位歸還給學生,調(diào)動小學生對英語故事教學的積極性,這樣的方式才更適合學生。
例如: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過程當中,將教學主體定位為學生,選定一篇英文小故事,在學習完小故事,可以讓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給每個參與的小學生一個特定的人物角色,讓他們根據(jù)人物的特點進行自我發(fā)揮,讓小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當中去,這對于小學生的英語故事教學結果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3.了解學生真實認知水平,根據(jù)他們的認知安排進度
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他們一定是不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的,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是對英語故事課程學習有一定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讓小學生接受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老師絕對不能因為急于完成教學目標而忽略小學生認知能力,老師應該了解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jù)小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安排學習進度。
例如: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首先了解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根據(jù)他們的認知水平來選擇教學材料,對于課堂講課速度可以適當控制,一開始可以選擇較慢的講課速度,讓小學生漸漸進入狀態(tài),等他們都進入了狀態(tài)之后,在適當加快自己的教學進度,在課堂上也應該時刻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傾聽他們的反饋意見。
4.注重對于知識背景的講解,適當進行學習引導
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當中,對他們進行知識背景的講解是十分必要的,知識背景對于整個教學過程起一個引導和輔助作用,能夠讓小學生為進入故事情境做準備,教師應該注重對知識背景的講解,讓學生能夠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從而能夠更好的接受老師的知識。
例如:在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當中,學生對于一些故事的知識背景并不了解,有一些知識背景對英語故事的講解具有決定性作用,知識背景的講解不足導致學生無法真正進入故事情境而非常迷茫,此時,教師就應該察覺到學生的問題所在,對故事的知識背景進行詳細講解,在教師完成了對小故事的知識背景講解之后,小學生就很容易進入到故事情境當中,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總結
小學英語故事教學已經(j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趨勢,因為它具有代入感比較強的特點,深得學生和老師的喜愛,但是要解決的問題還是有很多的,要想能夠較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就應該解決這些問題,這樣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才是最有效的。
【參考文獻】
[1]羅曉杰.英語教學與教研[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1
[2]岳蔚.新課標小學英語教學設計與實例[M].寧波出版社,2012endprint